53.小名与禁忌有何关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213
颗粒名称: 53.小名与禁忌有何关系?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164-168
摘要: 本节概述了中国人一般都有小名,但小名却不是什么场合都可以称呼的。小名之所以叫小名,是由于它只能在小时候由家庭成员和玩伴称呼,当一个人长大成人,走进学校或踏入社会,进入了一个与家庭和小伙伴群体不同的环境时,就要使用学名或大名了。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秦可卿是贾蓉的太太,贾宝玉应算是她的叔叔,但秦可卿对贾宝玉的态度却颇暧昧。第五回写贾宝玉到宁国府赏梅,宝玉倦怠,可卿让他到其绣房中歇息,“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这一所在就是太虚幻境,宝玉遍游太虚幻境后,警幻仙子将其妹“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与宝玉,并“秘授以云雨之事”,那宝玉正与可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分难解之际,忽至一“荆榛遍地,虎狼同群”之地,被“夜叉海鬼”拖下迷津,宝玉失声叫道:“可卿救我!”“却说秦氏正在房外嘱咐小丫头们好生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忽听宝玉在梦中唤他的小名,因纳闷道:‘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可卿”是秦氏的小名,贾府无人知道,但却让颠倒春梦、意乱情迷的贾宝玉叫了出来。这说明小名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叫的,尤其是当一个人长大之后,他的小名被另一个人知道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必定非同一般。《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让贾宝玉在春梦中喊出秦可卿的小名,其意正在以此暗示宝玉对可卿的非份之念。
  这一情节向我们提示了“小名”所独具的私密性和禁忌性。
  中国人一般都有小名,但小名却不是什么场合都可以称呼的。小名之所以叫小名,是由于它只能在小时候由家庭成员和玩伴称呼,当一个人长大成人,走进学校或踏入社会,进入了一个与家庭和小伙伴群体不同的环境时,就要使用学名或大名了。
  小名用于家庭与伙伴,而大名用于社会公共生活,因此,称呼小名就体现了长者或伙伴的昵爱和亲切感,而称呼大名则有一种严肃和距离感。正因为如此,即使孩子已长大成人,有的父母亲也仍以小名相称,在父母面前,孩子永远是孩子,而父母则永远具有居高临下的权威,称呼小名就是父母体现其权威的方式之一,所以,一个人一旦被人以小名相称,也就自然而然地自觉矮人三分,如果一个同学或同事贸然呼出了他的小名,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他肯定会很尴尬,甚至恼羞成怒。
  这说明,小名与大名不同,它具有“私密性”,即它只能在有限的群体圈子内传播,对于不在圈内的“外人”,小名就成了秘密,小名是不能随随便便道与外人的。而大名则不同,一个人总希望他的大名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名扬四海,名垂青史,这就叫知名度。纵览中国历史,以小名留名于史册的了了无几,有名的只有那个“乱世奸雄”曹阿瞒(曹操)和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刘禅)。
  小名的这种私密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剧。一个人上学时,尤其是在小学和中学里,会与要好的同学少年互通自己的小名,作为其亲密关系的体现。但并不是每个少年都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小名,因为上了学的孩子常会觉得自己的小名有欠文雅。记得上初中时,曾有一位同学被摁在课桌下面,直到被威胁要当众脱掉他的裤子,也坚持不肯说出自己的小名,小名倒比屁股更羞于见人。走上工作岗位,谋得一官半职后,尊严和面子更重要,就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的小名轻易示人了。
  等到结婚,一个人就算成家立业的“成人”了,夫妻之间应该是无秘密可言的,他与她甚至会共同分享以前的浪漫故事和少时情趣,但是那充满“孩子气”的小名,就连在夫妻之间都是解不开的迷,因为告诉了对方的小名,无疑是向对方泄露出了自己的孩子气。农村中夫妻吵架,常见气急败坏的老婆提着丈夫的小名骂,让老婆骂了小名的男人再横也会立刻灰溜溜的。
  有一首“绝妙好词”,专说夫妻间小名的相互保密,“恩爱夫妻年少,私语喁喁轻悄。问到小字每模糊,欲说又还含笑。被他缠不过,说便说,郎须记了:切休说与别人知,更不许人前说叫。”这首《忆汉月·美人小字》见于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说得是“郎”问娘子的小名,被他纠缠不过,总算告诉了他,但如果是娘子问郎的小名,恐怕不管她如何软泡硬磨,他都会守口如瓶的。还有一点须记取,这就是,在农村,男子的小名比女子的小名往往更不讲究,更粗俗滑稽,令人难以启齿。所以出于想保持自己威严的虚荣心理,男子们也不会轻易在妻子面前透露自己的小名。
  一旦一个人有了孩子,为人父母,为了维护其长辈的尊严,其小名就更是“天机不可泄露”,此时,小名就不仅是秘密,而且成了禁忌。揭露了秘密有一种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快感,而触犯了禁忌则会有一种犯罪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妄称长辈小名确实是一种忤逆不道的罪过。如果一位父亲的小名不慎让孩子知道,在一段时间内,不仅会使作父亲的威信扫地,也会给他带来真切的心灵创痛,给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带来破坏。家庭生活的秩序,尤其是中国的家长制,正是靠一系列说不清道不明的禁忌来支撑的,长者小名的禁忌就是其中之一,长者的小名正如父母的性生活一样,对于小孩,都是绝对禁止窥探的。一旦有的禁忌遭到破坏,家庭生活秩序就会一度陷入紊乱。
  因为父亲的小名成了禁忌,因此没有哪个孩子会胆敢去打听自己的父亲的小名,但也正因为父亲的小名成了禁忌,孩子们可能会挖空心思地去刺探小伙伴父亲的小名,在农村,这种好奇心不难得到满足,因为大人的小名一直在同辈的大人中口耳相传,一生聚居一村,谁又不知道谁?一个小孩一旦获悉了小伙伴父母亲的小名,就等于掌握了最具威慑力的武器,如果两人玩恼了,在吵架时把对方的父亲的小名抛出去,公之于众,无需附加任何诅咒性、谩骂性的语言,就会一下子占据上风,喊出对方父亲的小名,较之给他几拳几脚还具杀伤力。
  这种通过喊出对方私密性的名字以杀伤敌人的伎俩不仅见于小孩吵架,也见于人鬼“吵架”,即巫师咒鬼的巫术活动,巫师是专门从事降神驱鬼的人,成为巫师的条件之一就是应掌握关于鬼神的秘传知识,鬼神的名号就是这种知识之一。巫师驱鬼时念的诅语往往就是由一系列奇奇怪怪的鬼神名号组成,念神名是为了招来神兵神将助阵,而念鬼名则是向被点名的鬼们宣战,让它们赶快夹着尾巴滚蛋,不要再扰乱人间,有趣的是,有的巫师在诅鬼时往往会把鬼的祖宗几代的名字都念出来,这与小孩子吵架张扬对手长辈的名字何其相似乃尔。鬼的名字正如长辈的小名一样是禁忌,而一旦这个禁忌被打破,名字被人说出,鬼们也就和让人道出小名的父亲一样威风扫地,只有“急急如律令”地仓皇逃命了。
  实际上,不仅小名会成为禁忌,人的任何名号,一旦与其人现实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不再相适应,就会从社会交往中退出,或故意回避,例如君主的名和字,就是禁止臣民称呼的,臣民只能称君主为“皇上”、“万岁”、“殿下”、“天子”,而不能指名道姓地称呼他“李世民”、“赵匡胤”或“朱元璋”等,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的可诛之罪,君主的名字之所以禁止称呼,是因为他一旦被称名道姓,就不再是位居至尊的神圣天子,而成了一个有名有姓的凡夫俗子,名字的禁忌正是为了维护其神圣性。君主姓名的禁忌在古代称为“避讳”,对此我们将在他节论述。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