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姓氏渊源举隅(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167
颗粒名称: 24.姓氏渊源举隅(二)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81-84
摘要: 姓氏渊源举隅概括了吴姓的来历、竹姓的来历的介绍等。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三、吴姓的来历据史书记载,吴姓是姬姓的一支。《史记·吴太伯世家》称周人先王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由于小儿子季历比较能干,再加之季历的儿子又从小显露过人才华,因此古公亶父有心将王位传给季历,以便季历的儿子姬昌能继承王位,以壮大周族。太伯和仲雍看出了父亲的意思,有心主动让贤,于是就以外出采药为父亲治病为名,主动离家出走,到了江南荆蛮之地。后来姬旦果然在季历死后继位,周人势力日益强盛。姬旦是周文王,文王的儿子终于推翻商朝政权建立了周朝。且说太伯、仲雍兄弟二人来到江南之后,也学当地土著的习俗,断发文身,与土著的装束没有区别。太伯自称为吴人。当地土著很敬重他,纷纷归向他。吴太伯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其弟仲雍继位。仲雍传位三世至周章,此时周武王已经灭商,周武王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人,找到周章,并正式封之为吴君,同时封周章的兄弟虞仲于北方的夏国故墟。吴国传至梦寿,势力渐盛,而此时北方的虞国已被晋献公消灭了。到吴王夫差之时,由于夫差刚愎自用,骄傲轻敌,听不进贤臣伍子胥等人的劝谏,最终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夫差自杀身死,吴国灭亡。吴王的后人以国为姓,故姓吴。
  以上是《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述吴国源流,历来姓氏书亦皆据以追溯吴姓之来源。据《史记》所载,太伯居江南,“自号句吴”,则太史公似乎认为“吴”是太伯给自己取的称号或氏号,但《史记》未说明太伯何以以“吴”为号,《史记集解》引宋忠的注释说:“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据此,则“吴”或“句吴”并非太伯自己取的名号,而是原有之地名,大概太伯所居之地原已有人居住,当地人名其地为吴,太伯只是以地名为氏而已。但自太伯、仲雍到吴受封,仅历季简、叔达、周章三代,太伯之族作为初来乍到的外来人,仅有三代的时间,其在吴地的势力不会很大,族众也不会很多,恐怕只是一般的平民而已,肯定不会有立家成族的资格,因此,太伯之族的以“吴”为号,或者说其将“吴”这个称号据为己有,并成为吴地的统治家族,必定是在周武王分封之后,太伯的后人是靠周人的支持才成为吴地的首领的。但即使这样,吴人仍始终被视为蛮夷,中原诸国直到吴受封立国十四世之后才与吴国有来往,吴国的历史是从这时以后才有较详细的记录。因此,可以断定,“吴”是太伯之族受封之号,亦即氏号,是以地(或国)为氏。
  这也就表明,“吴”这个称号作为地名,在吴太伯迁居江南之前就已存在了,并非吴太伯始称为吴,那么,吴太伯所居之地又何以会被称作“吴”地呢?名称—包括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只有人类才会命名,世界本无名,只是由于有人类在各地蕃衍生息,这些地方才被命名,而人类之所以要对其居住地和活动地进行命名,最初不过是为了表示其族群对这个地方的占有权,表示这个地方是属于这个族群的领地而已,因此,人们往往就以其族群的名字命名其领地,与美洲印第安人总是把作为其族群徽号的图腾柱植于其领地的边界和中心一样,中国的“分封”实际上也有这个意思。因此,最早的地名是源于族名,即最早涉足此地的族群的名称。
  据此,则知太伯所居吴地,当是因其地的居民为“吴人”而得名,也就是说,吴,实际上原是此地土著氏族的族名或者说“姓”。
  那么,太伯所居之地的人又何以自称为“吴”呢?实际上,“吴”字本来应当作“虞”,“吴”与“虞”是同音字,并且,据《左传》“太伯虞仲,太王之昭”,可知与太伯一同出奔的仲雍原被称为虞仲,虞仲亦即吴仲,仲雍被称为虞仲当因他居于虞地(即江南之虞,而非周武王封周章之弟的北虞)。“虞”字从虎得义,其本义当即指虎,《山海经》中有神兽名为“天吴”,即作虎形。可知,“吴”、“虞”、“虎”三个字原本同义。吴国处今江浙一带,现代考古学者在这一带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玉器,其最典型的花纹正是虎的形象,可知此地的居民崇拜虎,当以虎为图腾。这就暗示了,吴姓源于吴人的族氏,源于其原始的族群标志虎图腾。四、竹姓的来历竹姓的起源也与图腾有关。据《后汉书·西南夷纪》记载,汉代时,西南有一个叫夜郎的古国,夜郎国有一女子在遯水里洗衣,忽见有一根竹子流到她的两腿之间,竹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她将竹子剖开,看见里面有一个婴儿。女子把这个婴儿带回家抚养,婴儿长大后,才华过人,能文能武,自立为夜郎国王,由于他生于竹子,因此以竹为姓,人称竹王。汉武帝进军西南,派使出访夜郎国,并与之结盟。汉武帝在夜郎国设置牂柯郡,封竹王为侯,但过了不久,又把竹王杀掉了。但夜郎国人以为竹王是神人所生,故对之十分景仰,汉武帝只好又立竹王的三个儿子为侯,他们的后代就一直以竹为姓。
  这个竹子生人的传说显然源于图腾崇拜,原始氏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图腾。因此,竹姓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竹姓的祖先还是西南少数民族呢。
  关于竹姓的来历,另有一个说法,是源于姜姓。据传,远古时代有一个姜姓之国,叫孤竹国,孤竹国君有两个儿子叫伯夷、叔齐,孤竹君年老后想把王位传给叔齐,但叔齐认为自己不如兄长伯夷贤明,因此要把王位让给他,但伯夷坚辞不受,两人都不想继承王位,一同逃往周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伯夷、叔齐让贤的故事。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兄弟二人出来拦马阻谏,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又一同逃往首阳山,采野菜为生,最终饿死。二人因此被人们视为高风亮节的典范。二人死后,其子孙就以国为氏,因此就有了“竹”这个姓。
  竹姓后来又演变为竺姓,现在仍有姓竺姓者。竺姓始于汉代,东汉的拟阳侯竹晏因报仇结下仇人,怕人报复,于是在竹字下加“二”字变成“竺”,“竺”字仍读为“竹”,因此,竺与竹实际上是一个姓。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