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百年前是一家”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161
颗粒名称: 22.“五百年前是一家”吗?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74-77
摘要: 本节概括了姓氏是血统的标志,属于同一姓氏的人们往往有一共同的祖先,来自同一家族,因此,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初次见面的两个朋友是同姓的,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彼此间立刻就会亲热很多,仿佛血管里真的是流的同一祖先的血一样。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姓氏是血统的标志,属于同一姓氏的人们往往有一共同的祖先,来自同一家族,因此,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如果初次见面的两个朋友是同姓的,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彼此间立刻就会亲热很多,仿佛血管里真的是流的同一祖先的血一样。
  同姓的人真的一定是同一血统吗?实在是不尽然。试想目前中国的人口有十几亿,而常见的姓氏也就那么几百个,平均一个姓的人数有几百万、几千万,如果说这么多人全是一个老祖宗的后裔,是同一血统一脉相传的子孙,谁其能信?姓氏固然是血缘的标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最初一个姓氏只能被一个氏族所用,别的氏族就不能用。同时,已用了一个姓氏的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不见得自始至终只能用这个姓,而不会改用其他的姓,或者,它的支族不会为了独立门户而另立新姓。前一种情况可称为异族同姓,后一种情况则可称为同族异姓,这两种情况就决定了姓氏的历史并非是一以贯之的,而可能出现分叉或中断。
  先看异族同姓的情况。异族同姓反过来说也就是同一个姓却有多种来源,此种情况尤其存在于一些著名的大姓中。
  张姓。据史书记载,可以追溯的起源起码有四个。来源之一:张姓的祖先是弓箭的发明者。据传说,少昊氏有子曰挥,他在夜间看到天上的弧星,因弧星诸星在星空中排列成一张弓的形状,挥于是受到启发,发明了弓箭,并任弓正之职,因此就以“张”为姓,“张”的本义就是张弓的意思。来源之二: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名叫解张,他的后人以其字为氏,因而姓张。来源之三:张是由姬姓改姓而来,这由姬姓改为张姓的就是著名的张良。张良原名叫姬良,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之后,他由于刺杀秦始皇未遂,为避秦王朝的缉拿而改姓张。张良后从刘邦打天下,终于推翻秦王朝,削灭楚霸王项羽,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帝国。来源之四:亦由改姓而来。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张辽,张辽本不姓张,而姓聂,这一支的聂姓因此改姓为张。
  周姓。周姓的来源至少有八个。来源之一:周姓最显赫的祖先当然是建立周王朝的姬姓。周原为地名,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到古公亶父时姬姓迁居于周地,周文王于此地立国,故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王朝,历经34朝王,共存800多年,至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沦为平民的周朝国人,遂以周为姓。来源之二:周平王有子名烈,被封于汝南,人称“周家”,后人因以周为姓。来源之三:可直接追溯到黄帝,据传说,黄帝有一个将军叫周昌,其后人亦以周为姓。来源之四:商代有一位叫周任的,任太史之官,其后亦以周为姓。来源之五:由姬姓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因唐玄宗叫李隆基,为避“基”字,遂令天下姬姓(姬与基同音)统统改姓周。来源之六:据《魏书·官氏志》,代北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北魏献文帝有兄曰普氏,后来也改姓周氏。则周姓又由异族异姓改姓而来。来源之七:据《周书》记载,南北朝时北周有骠骑大将军,为鲜卑人,姓普屯氏,后改姓周氏,为周瑶。此亦由异族改姓而来。来源之八:据《五代史》记载,唐末有名叫成讷者,昭宗时为荆南留史,后梁时赋姓周氏。又据《唐书》记载,唐肃宗上元年间,有暨佐亦赐姓周氏。以上仅是历史上留下记载的名人改姓得姓的情况,历史上不见记载的平民百姓改姓的情况更不知凡几,由此可见周姓来源之复杂,因此,如果你姓周,遇到另一个也姓周的人,千万不要轻易就认为“五百年前是一家”,因为说不定一个是周文王的子孙,而另一个却很有可能是鲜卑人的后裔。
  此外如王姓、李姓、刘姓、陈姓、赵姓等大姓都有一姓多源的现象,当然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人口众多的大姓中,小姓中亦存在。
  如果说异族同姓导致同姓者“五百年前”并非一家,那么,同族异姓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它导致原本是“五百年前”的“一家人”后来各奔东西,分立门户了。
  同族异姓的现象主要是由同一氏族内支系分化的结果。例如,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的后代就分化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等12姓,又如鲁国“三孙”,即仲孙、叔孙、季孙三姓,都是鲁公的后人,即都源自姬姓。此外,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见于唐代的姓出自姬姓的至少有萧、杨、王、魏、温、岑、张、于、柳、韩、任、孙、阎、薛、郭、武、沈、邢、狄、周、祝、郑、常、乔、董、贾、令狐、段、路、白、蒋、毕、乌等33姓,可见姬姓支脉之众多。
  此外,赐姓、改姓也是产生同族异姓现象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上述这些现象的存在,我们在碰到同姓的同胞时,也许就不会轻易脱口而出:“咱们五百年前可是一家呀!”不过,这句话既已成了客套话,说说倒也无妨,何况不是“一家”并不妨碍成为朋友。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