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门第与姓氏有哪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158
颗粒名称: 19.门第与姓氏有哪些密不可分的联系?
分类号: K810.2
页数: 5
页码: 67-71
摘要: 本节概括了姓氏在产生之初只是氏族血缘之标志,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血缘既然有贵贱,姓氏因此就成为社会贵贱等级的标准。门第制度与姓氏制度密不可分,可以说,姓氏制度是门第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姓氏在产生之初只是氏族血缘之标志,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血缘既然有贵贱,姓氏因此就成为社会贵贱等级的标准。秦代之后,封建宗法制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代替,“别上下”、“明等级”的命氏制度也随之衰微,但由宗法制度而形成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并依托门第制度一直贯穿此后的二千多年中华文明史。门第制度与姓氏制度密不可分,可以说,姓氏制度是门第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门第制度形成于东汉时代,它的形成与汉代用以选拔人材的察举制度有关。察举制度始自西汉,由地方官员发现、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所谓“贤良”、“孝廉”、“茂材”等)入朝廷开设的大学修习经学等学业,经考试选拔担任汉帝国的各级行政官员。这一制度的动机是良好的,使政府能广揽人才,同时,也为身处社会下层的布衣百姓提供了上进的机会,诸如晁错、董仲舒、严助、公孙弘等汉代名吏都是由察举而得入朝政的,公孙弘由平民而为相,“布衣卿相”一时传为佳话。可以说,隋代后兴起的科举制就是直接由察举制度演变而来的。察举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入仕之途为世族大姓独占、权力为世袭贵族垄断的局面,是中国专制主义政治的总格局下采取的一种颇有民主色彩的措施。
  但是,由于汉代教育并不普及,一般百姓无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学术仅仅限于少数家族内世代传授,从而形成了“学术世袭”的局面。由于学术是获得察举的前提,因而学术的世袭必然导致权力的世袭,“累世经学”不可避免地造就“累世公卿”,即一个家族内接连几代出现担任公卿的人才,此种局面延续得久了,必然酿成门第势力。
  另外,察举制度中的营私舞弊,任人唯亲,而不任人唯贤,也是造成门第势力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门第势力一旦形成,即变成了变相的世袭贵族,一旦东汉的中央统一政府崩溃,政治权力就落到门第势力的手中,因此形成了魏晋南北朝的封建割剧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门阀世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此时的朝廷要想站得住脚,就必须得到门阀世族的支持和拥护,为此,魏文帝曹丕因时制宜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汉代察举制度不同,“九品中正制”重新又以家族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所谓“九品中正制”,即各地方政府推举熟悉本地士庶情况的人担任品鉴人才的“大中正”(州)、“小中正”(郡),将人才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根据人才所属的等级“量才评德”,决定其进退上下。由于一地合境的人才,全由中正一人评鉴,而中正势难周悉每个人的德才高低,因此就只能依据门第家世,而非真才实学。中正“计资定品,惟以居位为贵”,“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于是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姓氏等级局面。高门华阅,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寸进之路。在此种变相的世袭制度下,汉代“布衣卿相”的盛况势难再现,寒门子弟即使有满腹才华与抱负,也只能怀才不遇,踟蹰下流。出身“寒门”的南朝诗人鲍照就在其诗篇中喊出了对此种局面的愤慨和无奈: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才华横溢的鲍照看不到出头之日,只能在家中与妇儿厮守游戏。
  由于“九品官人法”是以门第贵贱为依据的,因此魏晋南北朝的各代政府都专门设有负责收藏、厘订、编撰姓氏谱牒的谱局和谱官,从而导致了中国姓氏学、谱牒学在这一期间盛极一时,出现了大量姓氏、谱牒学专著,著名的如晋代挚虞的《族姓昭穆记》、贾弼的《姓氏薄状》、南朝王僧孺的《百家谱》、北朝何承天的《姓范》和《后魏河南官氏志》等,这些著作无一例外都是为门阀制度服务的。
  门阀制度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期间世代显赫、绵延不绝的豪族大姓,如瑯琊王氏、太原王氏、东莞刘氏、瑯琊颜氏、东海徐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河南褚氏等等。这些家族的成员不仅世代身居高官显位,而且还涌现了繁若群星的文化名人。这些家族各自有其自己的族谱、家传,如陈郡《谢氏谱》、瑯琊《王氏谱》、《王氏江左家传》、清河《崔氏谱》、《崔氏五门家传》等,各自以门第相标榜。可以说,姓氏,在此时又成了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与先秦时代的“氏”具有了相同的功能。
  到唐代,由于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唐太宗为了削除地方割据势力,采取了抑制豪门望族的政策,为此,他广开科举取士的制度,废除了施行几百年的“九品中正制”,授命吏部尚书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贞观十二年,《氏族志》完成,但太宗阅后大为光火,因为它仍保留了原“九品中正制”中的崔、卢、郑、王、谢等世族大姓的上等地位。李世民下令重修,重修后的《氏族志》,以当时的官冕等级为高下标准,将皇姓李氏列为“上上”,外戚姓氏列为“上中”,而传统的世族大姓则不得不屈居“上下”之等。至此,这些赫赫炎炎的豪门大族终于迎来日薄西山的日子,恰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名篇《乌衣巷》中所吟哦的那样: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权力的兴衰更替在姓氏的浮沉迁降中生动地得以折射和体现。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