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7.孔子的“正名”思想与姓氏制度有关系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156
颗粒名称:
17.孔子的“正名”思想与姓氏制度有关系吗?
分类号:
K810.2
页数:
6
页码:
61-66
摘要:
本节概括了“正名”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历来的学者多从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理解“正名”,实际上,孔子“正名”思想直接的文化前提是姓名制度。
关键词:
福建
研究
姓氏
内容
“正名”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历来的学者多从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理解“正名”,实际上,孔子“正名”思想直接的文化前提是姓名制度。
卫国之君很信任孔子,邀请孔子帮他治理国家,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准备从哪里着手呢?”孔子说:“先从正名抓起。”子路不解,问道:“什么?您老夫子竟如此迂腐,名有什么好正的?”孔子见其弟子如此不开窍,就把子路教训了一顿,并给他讲了一套“正名”的大道理,他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孔子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听孔子这么一说,“正名”确实是非同小可之事,在孔子看来,正名是治国平天下之根本,国家的礼法刑罚全系于名之正否。那么,孔子所说的“正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所要“正”的“名”,并非一般的“名”,即意指各种事物的名词,孔子所谓“正名”,也并不是要端正一般的名词与其所指的关系,以避免名词的误用和误解。孔子对语言学、逻辑学问题不感兴趣。孔子的“名”,是“名分”的“名”,而孔子所要端正的,则是“名”与“分”的关系。
“名分”是针对人而言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具体的名或称谓,在家庭中,他被称为“父、子、夫、妻、兄、弟”等,在政治生活中,他被称为“卿、大夫、士”等,在社会交往中,他又有一定的姓氏和名字,他可能是“孔丘”、“子路”、“颜渊”、“叶公”等。诸如此类的名或称谓并非单纯的符号或词语,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等级制度中,一定的名或称谓都对应于一定的社会等级,对应于一定的权力和义务,尤其在封建世袭制度下,每一种“名”都标志了承担此名的人在社会的财富和权力总额中所占的分额,其所占有的土地、能支配的奴隶、能组建的军队、能使用的车驾仪仗、能穿戴的衣饰服色、能享用的妻妾,甚至每一天能吃饭的顿数,都根据其“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份额,这就是“分”,一定的“名”对应着一定的“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守着他的“名”所能拥有的“本分”而无“非分之想”,这个社会就会一切按部就班地运作,天子的政令就会畅通无阻,令行禁止,就不会有因争权夺利而引起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就会永保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太平无事。“名”的系统实际上是“分”的系统——也就是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象征化或符号化,统治者不可能每事必躬,但只要他控制了“名”的系统,按名责实,控名御实,就会轻而易举地治理好社会。因此,当卫君请孔子帮助他治理卫国时,孔子决定从“正名”下手。子路嗤笑孔子迂阔,是因为他不懂“名”的厉害,不懂“名”与“分”的关系。
规定“名”与“分”关系的一套法度规则就是“礼”,礼实际上是一套成文的和不成文的法度,它规定着等级社会中不同等级的权利与义务。孔子的时代,周礼不断遭到破坏,因此,“克己复礼”是孔子所孜孜追求的理想。《论语》中记载说,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如果天下人都能“克己复礼”,则就人人相爱无争,天下太平了,而所谓“克己复礼”,与“正名”实在是一个意思。“正名”,就是按礼制的规定,根据自己的“名”取自己的“分”,不要有越出“名”的限定的非分之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心,这不就是“克己复礼”吗?可见,“克己复礼”为了“正名”,而“正名”也为了“克己复礼”。实际上,“礼”与“名”是指的一个东西,它们都是对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行为的规定,因此,“礼教”又称为“名教”。
孔子在回答了颜渊的关于“仁”的问题之后,颜渊又要求他能把“克己复礼”说得更具体点,孔子就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实际上也就等于说,不属于自己“名分”规定的事情,不要去做,如果做了不属于自己的“名”所规定的事情,就是非礼,就是越分,这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事情。据《论语·八佾》记载,有一次,鲁国的大夫季氏在家里举行“八佾舞”,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因为按礼的规定,由八八六十四人表演的八佾舞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观赏,而季氏只不过是鲁国的大夫,竟胆敢在自己的家中举行八佾舞,自然属越礼的非分之举了。《论语》接着又记载说,鲁国大夫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祖时,也窃用天子之礼,用《雍》这首乐诗伴奏来撤除祭品,孔子听说此事,又愤愤不平地说:“《雍》诗是天子的诗,与这三家有何相干呢?”由孔子对“季氏”和“三家”非礼行为的谴责,可见其“正名”思想与姓氏制度的关系。季氏即季孙氏,也是“三家”之一,“三家”指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是鲁国的三大世族,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庶系后代,“仲孙、叔孙、季孙”即为三个家族的氏号,这三个号标志了三个家族各自的血统,仲孙是鲁公第二子之后,叔孙是鲁公第三子之后,季孙则为鲁公第四子之后,“孙”字表明三家是在其家族之祖的孙子这一代开始命氏的,各自以其始祖的排行字为氏,此即命氏制度中的“以王父母字为氏”。这三个家族的氏号,既标明了三家的血统是源于鲁国公族,也标明了三家各自的地位,它们只是大夫之家,因此,这三个氏号也就规定了三家的地位和权力,亦即相对于其氏这个“名”的“分”。但在孔子时代,三家已不满足于其本分了,竟然越礼窃用了本属天子才能用的礼乐。由《论语·八佾》之记载特意强调“季氏”、“三家”的家族氏号,可知孔子正是按名责实,据三家的氏号而谴责其非分之举的。
因此,姓氏制度,尤其是以氏号体现社会等级的制度,是孔子提出“正名”思想的重要依据或时代背景。氏,是春秋时代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和“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不可能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解了这一点,方能理解孔子“正名”思想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方能更深入地探讨姓名制度的历史文化内涵。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和“正名”思想,他在《荀子·正名篇》中把孔子“正名”思想与姓氏制度的关系阐释得很明确:知(智)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
“正名”是为“明贵贱”,而姓氏制度——尤其是命氏制度——本来就是用以“别贵贱”的。因此,严格实行姓氏制度,使世袭氏族坚守与其氏名相称的名分,自然就是“正名”的题内应有之义。
当然,孔子所欲“正”之“名”决不仅仅限于姓氏之名,而是广泛涉及一切与人的等级地位、权利义务有关的名号称谓,如亲属称谓、爵号、官阶称号等,孔子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说,君、臣、父、子各自的行为要符合由其“君、臣、父、子”这些称谓所规定的名分,这里,“君、臣”是政治称谓,“父、子”是亲属称谓,它们也是人的“名”,因此也属于孔子要“正”的范畴。
实际上,姓氏制度与各种各样的称谓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如“以王父母(祖父母)字为氏”,就把姓氏制度与亲属血缘关系交织到一起,因此,也就将姓氏与亲属称谓交织在一起,这一点在“仲孙、叔孙、季孙”三氏中体现得尤为典型,仲、叔、季是排行字,孙是辈份字,横向的和纵向的亲属称谓组合成了姓氏。又如“以爵为氏”即以祖辈的爵号为氏,“以谥为氏”即以祖辈的谥号为氏,就把姓氏与社会等级称谓和政治地位称谓等结合了起来,可见,姓氏制度与各种称谓体系密切相关。而且,在各种名号或称谓体系中,以姓氏体系最为稳定和具体,因此,为政而从正名入手,正名而从严明姓氏制度入手,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了。
知识出处
《姓氏名号面面观》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书共设68个问题,力图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传统姓名制度的习俗和文化现象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