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粘姓 童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659
颗粒名称: 第四十九章 粘姓 童姓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422-423
摘要: 溯源粘姓源出黑龙江阿城市,满族。阿城是女真人的肇兴之地。先祖八世博温察儿,知河中府。因家谱遭倭乱散失,事迹失考。后因世乱流寓江南,居晋江永宁杨丹,殁而葬于此。博温察儿生子三人。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人物

内容

第一节粘姓一、 溯源粘姓源出黑龙江阿城市,满族。阿城是女真人的肇兴之地。先祖八世博温察儿,知河中府。因家谱遭倭乱散失,事迹失考。后因世乱流寓江南,居晋江永宁杨丹,殁而葬于此。博温察儿生子三人。
  传至十三〓,字宜旺,号刚柔。清初,移居南安霞美梧坑。〓生于明景泰庚午年(1450年),卒于明正德辛己年(1521年)。明清,有不少粘氏后人迁往台湾。
  郡号浔海衍派二、 昭穆(二十三世起)奕世传芳忠孝为本诗礼克家谨遵遗训以裕后昆文章华国希绍前贤三、 族谱清末至民国初年,粘汝祥执笔,修撰粘氏族谱。记载八世起粘氏发展状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粘氏再修族谱。记载至三十世粘氏情况。梧坑顶祖厝1914年冬修撰家谱,较为详尽。
  四、 宗祠粘氏宗祠建于明代,清中叶修建。二十四纪九十年代再修。梧坑粘氏四大支系,四座祖厝。近年,迁徙台湾的粘氏后裔拟重修宗祠。
  五、 人物二十二世粘德纯,名克成,字绮卿。乾隆甲申年(1764年)生,卒于道光辛巳年(1821年)。登乡进士,历任宁德、诏安、嘉义、古田、平和等县学教谕。第二节童姓一、 溯源泉州童氏始祖翼正公乃明朝直隶和州含山县铜城乡东九都人,元季乙未年五月随从高皇帝举义师,因功御封流官世袭泉州十代指挥签事(旧址泉州指挥巷),童氏祖屋解放初建一院时被征用(内有翼正公塑像)。
  二、 分布二世真公次子章监任浙江、湖州、德清县丞后立籍。
  三世瑜公之次子袭职居泉州吴塔巷。
  三子开基同安下崎乡为始祖。
  四子开基泉州并德化县上洋乡。
  四世淳公之长子文英公建基朋山岭后官洋等处。
  次子华禀贡生出身任汀州府连城县教谕后立籍。
  三子进士出身任浙江绍兴会稽县丞后立籍。
  四世齐公袭职,享年71岁,恭人杨氏、母舅杨三官人三人合葬在泉州翠屏山下。
  六世乾震公的功绩载入泉州府志。
  官桥曙光童氏从泉州分出居住同安县汀溪镇下崎(蔡坝)任余石狮。部分从住处迁至南邑田坪溪,后定居内三乡(现南安官桥躇光村),现有人口1170多人。明末清初有179人(谱内记载)从内三乡(曙光村)分出,族居台湾、金门等地。
  三、 童氏宗祠座落于本村境内,1932年重修,1999年台胞童诗栋捐资8000元重修照墙。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