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溯源九溪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前为杂姓人居住,原名叫洪浦内,至明成化二年后,沈氏迁来开科九溪,见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取名寿溪。后因从官桥黄山地御陀岭入寿溪,要走完寿溪十三乡,需从寿溪流域这条溪转过九次溪而逐渐衍变叫九溪。 ’据诏安“沈氏宗谱”以及寿溪沈氏族谱记载,沈姓源于黄帝第十八世孙周文王之第十子聃季公,系沈姓之始祖也,因封地于沈子爵,为沈子国,位于汝南沈亭,现河南光州固始县沈丘,以封地赐姓,据查核沈姓祖聃季公派下传至今(九溪),已有101世,即“政”字行,有3126年的历史,自沈姓发源于黄河流域之后,继而蕃衍至长江、闽江、韩江、珠江流域及国外,而以留居江浙两省为盛。据查寿溪沈姓祖先原居住漳州府诏安县观音山房,第十世祖天禄公移居漳浦县衡口,因受土贼劫掠,再徙居漳平永福里下都陈仓,至明永乐八年,又奔长泰。至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44年)由于种种原因,其时由二房祖文智公、文华公、文中公三人与其侄绍雍公(文宣公之子)及绍雍公之母,偕同绍雍公之叔文恺公相依为命,跋涉风尘而上,遂择泉郡之武荣(即今南安)三十七都新厝口而居,斯即寿溪始祖,(墓址墓牌今尚存)。迄今已有539年。
自东汉光武时(公元56年)戎公因说降剧贼尹良,帝嘉其功,封为海昏县候,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馀不乡,后属吴兴郡,先代列祖列宗至启承公,字文贤,初居泗州,后居苏州,派衍杭州,湖州(吴兴),以湖州为中心,东汉时为吴郡地,三国时置吴兴郡,千余年来,列祖列宗得天宠厚,文事武功,代代辈出,奕世簪缨,千秋万世,蔚为优良家风,为追念祖德,弘扬宗功之隆誉,海内外凡有吾沈氏宗庙,祖祠者,咸以吴兴为堂号。此是沈姓堂号之由来也。
二、 入闽沈氏开闽始祖据查本里及各地族谱有三种记载,究竟那一种记载属实,因资料有限,学识浅陋,不敢妄定,只将三种记载列上,请予核实。
(一) 寿溪沈氏族谱记载,敬齐公出自开闽始祖武德侯,勇公,居漳州,武德候原名彪,因助陈政入闽平乱有功,唐高宗闻其勇,乃赐名勇,人莫测其喜怒,初为河南案牍,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助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奉旨帅师平闽粤獠之乱,战功彪炳,官至辅佐中朗将王铃卫将军,宣和间敕封殿前大将军。宋淳佑间,追封为辅美上将军加武德候。妣尤氏敕封妙嘉一品夫人。 (二) 据同安族谱记载,唐朝天佑年间(公元904年左右)开闽始祖沈君荣,又名有能,系唐朝兵部林内朗,率子名勇,受封大唐辅国大将军入闽开科,历经苍桑,已有千年历史,至今,分支诏安,福州等地及海内外,仅从勇公记起,历史见证,实物尚存,即开闽始祖君荣公无可非也,(今有墓志铭尚存)。
(三) 据诏安沈氏宗谱和新加坡沈氏宗谱记载,六十六世太乙朗公福建之始祖,廷辅,号恒忠,跟随父(启承公,字文贤)于汀州府任所,(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56年)左右,官拜谏议大夫,妣杨氏诰封夫人,择居建阳,生有八子,取木字旁为名,称八木公:即椿、楸、松、柏、桂、榕、根、枝。楸公原住清流,后迁往漳州诏安,为诏安始祖。
三、 肇基九溪沈氏(亦称寿溪沈氏)源于诏安观音山厚门房第十世孙天禄公,天禄公迁居漳浦衡口传十一世汝龙公,十二世惟直公,十三世敬斋公,炳行公,以上先后自诏安迁居漳浦,又徙居漳平,再徙居长泰。至十四世文宣公(卒于长泰)其子绍雍公同母偕胞叔文恺公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自长泰再择泉郡南邑卅七都肇基寿溪新厝口,自此,沈氏在寿溪蕃衍十三乡,历经沧桑,已有539年之久,绍雍公同母合葬,墓址在加冬珑(墓碑尚存),且文宣公,文恺公尊为寿溪沈氏开基始祖也。四、 蕃衍沈氏始祖在寿溪开疆僻土,蕃衍后代,形成寿溪十三乡,其裔孙已有5000余人,(不包括迁徙外地人口),祖叔文华公、文智公其后裔分居于福清、台湾(住址未详),二世祖绍育公派下迁址同安新坪后溪居住,现有人口800余人,丰州庙下亦有沈氏派下迁徙去,现有人口300多人,坝头房亦有裔孙迁居广东汕头普宁县,至今已有上万之众。另者,为求谋生,出洋南渡,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定居亦有上千人(以上外迁的沈姓,无法查明具体年代),现有人口包括台湾约有十余万人。
五、 昭穆,明代天启年间,沈氏进士沈俭期,官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察御史,在泉州府五县与沈姓族人拟定编造沈姓40字行,具体如下: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谓窃何更重,恩叼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六、 外迁自沈氏开基以来,缘因贼乱,谋生或其它原因,据族谱有载。第五世守崇公,率子9人,即廷正、廷燧,廷华、廷景,廷济、廷昭、廷节、廷光,廷什全家迁往广东汕头海丰普宁县水吼乡居住。据载守高,廷有、用齐、守礼移居海丰依刘朝宗,守荣公次子,廷炯公住台湾(年代不详)二世祖绍育公因受倭乱流离迁往同安新坪后溪村,尚有往来谒祖寻亲,由于十年动乱,丰州庙下沈氏族谱失收,迁居的年代未详,清代期间,沈姓族人开始往外谋生,其分布于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国,在新加坡已成立沈氏公会,定居蕃衍。
第二节分布寿溪沈姓居住本地人口5000多人,分为12个自然村,其中以东后最多,达820人,乌门次之,达630人,其具体分布如下:院头410;院口500;新田243;深溪350;玄大坑117人;溪坂洋550人;乌门630人;坝头120人;上厝520人;新厝口510A;东后820人;土谷内250人;(迁居外地的沈氏不包括在内)。东田后堀沈氏人口570多人。
第三节谱牒寿溪沈氏源远流长,自开基以来,已有539年历史。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第一次是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第二次是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第三次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第四次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第五次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六次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七次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第八次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第九次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第十次己卯年(公元1999年)整修完毕,为寿溪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
即:寿溪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沈氏土谷内房谱牒。以上各房谱牒均于1999年10月封谱,并重修祠宇。
第四节文物遗迹寿溪沈氏宗祠据寿溪沈氏族谱有载,沈氏族人为追念祖德,让先祖有个安息之所,前辈族人聚议以谷买地,择址溪坂洋村建造宗祠,始建于康熙五十六年(1725年)落成,供奉先祖灵位,因年久失修,受风蚁侵蚀,在族人倡议下,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再迁址东后村,坐穴“仙人抛网”,占地约1亩多,坐北向南。其大门三通,上下两进,一厅两廊,左右边门,大门口有正副二堤,正堤前两边,有竖旗杆板石,厅上挂有进士、选魁、恩贡、户候、千总等匾额,由于十年动乱,损失不少,至1999年再次重修,现已竣工。第五节人物据沈氏族谱记载。第八世祖沈壁璧,字苍候,号邦聘,一号石崖榜姓郭名青茂,汪文宗岁入泮邑科超等补禀,雍正癸卯恩岁进士,钦点州判佳文载在应绳录。第八世祖沈壁更,又名壬,字邦凤,号大捷,一号石崖,又号忠贞制台,姚攫授副将,兼团练事务。第九世祖沈国器,名末,字会园,号国器,于雍正二年甲辰年,(公元1724年)谥吏部侯选金生受荐,京师吏部候选。第十二世祖沈西添,字西益,又名尚宽,号朴齐,又号永增,奉旨恩赐匾题“望协乡闾”四字,准以入品,顶戴荣身,簪缨奕世。第十三世祖沈园乳,字永照,号照切,榜名申命名泮峰,光绪乙亥科列一等第二名,诰授修职朗,列授文林朗,岁进士,泮峰公。
沈侄期(1608-1682),字云(一作“云又,号复斋(一作“鹤斋)南安雄山侯源乡(今水头后园村)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中取举人,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为明代南安县最后一个进士,授吏部郎中。明亡,郑芝龙拥唐王朱聿键于福京(福州),擢侄期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福建巡按使。
顺治三年(1646年)秋,沈侄期响应郑成功焚青衣之义举,招揽英豪。郑成功刚收复台湾,俭期见台湾葭荒,将士、移民多不合水土,疫痢大作,病者十之八九,台地缺医少药,疾病蔓延,死亡甚多。沈俭期曾读过医书,略懂医道,原不以医疗为业,但目睹众多同胞被病魔夺去宝贵生命,忍心不过,便自告奋勇,以救死扶伤为己任,“遇疾辄疗”。凭过去所学医书,详察病理。抵台后的第三天,他不辞劳苦,翻山越岭,采撷草药,熬制汤膏,施送救治,拯救军民。他还不辞劳苦,深入各地,医好许多高山族同胞的病,为消除民族猜忌和隔阂,促进民族之间团结作出贡献,使台湾的开发和建设得到顺利进行,深受郑军及高山族同胞的敬仰与爱戴,称他为“活神仙气从此俭期在台湾生活了20多年,行医济世,带授生徒,为传播祖国的传统医学,发展台湾医疗卫生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台湾的开发史上写下了辉的一页。随后,台湾的名医辈出,代有才人,台湾同胞奉他为“台湾医祖”。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沈侄期病逝于台湾,享寿75,寄柩于砖仔城(今台南安平)•其子孙在台湾蕃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