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5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源流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325-327
摘要: 侯氏得姓始祖为春秋时代的侯缗。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人物

内容

侯氏得姓始祖为春秋时代的侯缗。
  周武王之子叔虞,系成王之弟。周成王时,唐有乱,成王灭之,遂封叔虞于唐。唐有晋水,故叔虞为晋唐叔虞,其子改国号为晋侯。晋唐叔虞传至十四孙晋侯缗,其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晋武王)所灭。晋侯缗子孙散布其他诸侯国(即今豫、晋、冀、鲁)以爵侯为姓。以后,逐步南迁。
  侯氏以上谷为中心,相络相袭。上谷为侯氏的发祥地。侯氏以“上谷”为堂号。侯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以人口为序在中国姓氏中,侯氏是第82大姓。
  1、入闽。南安侯氏入闽始祖侯宗贵,名情(赠),字洪孚,号宗贵,系东汉大司徙、关内侯侯霸之裔孙,世居河南光州府固始县。南宋度宗淳元年(公元1265年)登进士,历官太常寺正卿。
  南宋恭宗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宋首都临安,侯宗贵率九子与民族英雄文天祥、张世杰等共扶宋幼主赵昰、赵禺间关播越至泉州。侯宗贵驻廨于西街古榕境万厚铺(今旧馆驿35号)。
  宋端宗赵昰于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驾崩,陆秀夫、张世杰诸大臣拥立赵岛为帝。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岛帝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2、入南安。南宋亡后,侯宗贵令其五子回原籍河南,而与四子同留武荣,卜居南安十八都丰年里后头境(今罗东镇维新村)避元不仕。(据后来调查,五子没回到原籍,而在漳浦、漳州一带定居繁衍。第五子道经住漳浦,后裔迁永邑;第六子英茂住漳浦,后裔迁广东揭西;第七子安住漳州,后裔迁嘉应州,即广东梅县;第八子瑞住漳州;第九子无考。)3、繁衍。侯宗贵在后头境置田宅,择吉地建宗祠而开基,地以侯姓为名,曰侯安。兹此繁衍兴盛,开侯安九甲一族。之后,分为四房,长房华资,二房华岳,三房华美,四房华和,各立小宗,各分支派,成为一望族,至今本土已传26代。
  从四世起,族人开始外迁他邑异地繁衍自成一支派。
  侯宗贵派裔、三房华美之曾孙竣哲,因避兵难于元来(公元1353年)偕子世隆避居南安金淘船岭(十三都汰溪)。明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世隆徙迁金淘溪南建祖基未遂而逝。洪武廿年(公元1388年)三世仕龙择地格林大池口建立祖基,燕冀子孙。护丹挂分三枝,长房派润生,二房派辛才,三房派尾祖,昆仲三人勤奋耕耘,各立嗣基。自是,炽昌盛大,人才蔚起,栋梁成器,足证槐棘成林,三柱齐芳,三台耸秀。繁衍生息至十一世才陆续外出谋生。格林侯姓在本土传代25世,常住人口1890人。
  三房四世敦实从侯安复住泉州旧馆驿,其中一支派兄弟侄五人,其中二人迁福州永泰;漳州,元良,聚丰三人到南安廿二都仓口金石峰之麓开基,漳州为渡头始祖,元良为开嘴厅始祖,聚丰为田埔始祖。历经三百余载,至今繁衍十六世,本土人丁1580人。
  观音亭乾隆年间迁入,初在内柯,迁到观音亭繁衍已有9代。
  溪美于明末迁入,初在井脚街,后迁礼朝。
  全市侯氏在本土繁衍7884人,其中梅山明新村3150人,罗东维新村980人,金淘石林1889人,观音亭135人,康美团结1580人,码头刘林前厝70人,溪美80人。
  4、昭穆:侯安从二世起分昭穆。字行:昭伯允武,尔君廷志,成信礼光,振耀奕世,敷达万邦,丕乃高第。名行:(扶讳)华克心湄,肇仰懋玉,启士锡国,文章有意,可以立名,大业维新。(目前正在续编新的字、名行辈字)分支地观音亭、台湾二重港、三寮湾、下东溪辈字与侯安同。
  格林辈字:清光绪十八年壬辰重修谱记载1一15世为:竣文士资显,祥时廷扬世,祖宗伯子男。其中祖宗二字纪实不齐,伯字也缺。
  民国十六年丁卯续谱编16-35世辈字为: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孝友垂家政,贤能树国勋,荣宗兼显祖,纬武与径文。其中26—35世字行因嫌句中字多与前代重复故而删之。
  仓口辈字:一至三世字行失考。四世起为“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2003年底决定续用“孝友垂家政,贤能树国勋,荣宗兼显祖,纬武与经文”。
  刘林前厝侯氏字讳行:升宏典则,永绥后裔,荣华宗祖,尊崇古例。后启用: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