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4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源流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294-296
摘要: 本节描述了曾姓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鲁襄公六年,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宣室志》云:“有崇言曾氏,陶唐氏之后,以字为氏,非也! ”少康是禹的后裔,夏朝第六代国王,距今约四千一百八十多年了,被旧史学家称为“少康中兴夏室”。据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巫居住在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巫之四传曾参(曾子),字子兴,参生元、申。”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之道,是《大学》、《孝经》的作者,被尊为“宗圣”,是为明脉正宗的曾氏始祖。语云:“天下一曾无二曾”。 作为黄帝子孙的名门著姓的华夏曾氏,同源同流,世代相承,分布海内外。 目前,曾姓在台湾为第十六大姓,在全国姓氏中名列三十八位。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人物

内容

一、溯源中国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鲁襄公六年,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宣室志》云:“有崇言曾氏,陶唐氏之后,以字为氏,非也! ”少康是禹的后裔,夏朝第六代国王,距今约四千一百八十多年了,被旧史学家称为“少康中兴夏室”。据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巫居住在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巫之四传曾参(曾子),字子兴,参生元、申。”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之道,是《大学》、《孝经》的作者,被尊为“宗圣”,是为明脉正宗的曾氏始祖。语云:“天下一曾无二曾”。
  作为黄帝子孙的名门著姓的华夏曾氏,同源同流,世代相承,分布海内外。
  目前,曾姓在台湾为第十六大姓,在全国姓氏中名列三十八位。
  湖宅曾氏系龙山衍派,始祖为延世(河南光州刺史)。传至二十九世竹山公。三十世东乔公。二公从晋江廿一都湖西村相继迁往南安廿二都。即现在康美团结村湖宅,湖宅又分为对面、三落。
  湖宅对面是二十九世竹山公传三十世飞羽公,飞羽公传三十一世心伴公,心伴公传三十二世熙鼎公,熙鼎公传三十三世启阳公、启裕公、启为公、启门公。其中三房启为公迁往台湾台南,繁衍至今有族人3000多人,台南曾氏就用湖宅命名该村,其余三公繁衍至今有700多人,。湖宅三落,是三十世东乔公传三十一世卿,再传三十二世恒信,再传三十三世升慰,再传三十世分别为枢、森、迎、武、香,再繁衍至今。
  湖宅现人口1400多人。历史以来,曾氏祖先纷纷往外发展。迁往厦门、泉州、马来西亚、菲律宾(菲律宾抗日联军主席曾延泉就是湖宅人),台湾等地。湖宅对面祖祠建于清初,于1994年重新翻建;三落祖祠建于清初。
  二、入闽曾氏入居福建,始于唐末。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黄巢揭竿起义,一时烽火弥漫,衣冠纷纷南下。其间,曾参的第三十六世孙曾延世,官为唐团练使、河南光州刺史、开闽侯、赠金吾上将军晋光禄大夫(籍贯:河南固始县),奉旨率眷属与其内兄王潮、内弟王审都、王审知等兴师攻入福建,转战福、汀、漳、泉诸州郡。于唐光启二年(公地886年)定居泉州城西的龙头山一带。为稳定福建局势,曾延世执行轻徭薄赋、扶农桑、重山海、护商贸、整吏治、任贤才、兴儒学、振文化等一系列方略,使用闽邦得以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繁荣时期,为开发福建立下传世业,遂成为福建曾氏“龙山衍派”一世祖。现今“龙山浪”曾姓的住宅门上匾书“龙山衍派”、“三省传芳”、“鲁国传芳”、“武城传芳”、“泗水流芳”,均以志不忘其祖之意。
  三、肇基元朝末期,曾从龙(宋庆元己未年状元,曾延世十三世孙)的嫡系曾孙曾曾彦卿(号海滨居士,曾延世十六世孙),自泉郡龙山,徙居南安四十一都后房村,立为始祖。世代相承,瓜瓞绵延,迄今已有六、七百年之发展历史矣。
  四、蕃衍自元朝末期至明朝初期,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再加上“靖难之役”,致使连年战火,生灵涂炭。所以又徙后房村开派荷翠楼、东泉、山头、圳墘、土顶尾、布安等村。物换星移、日新月异,子姓蕃衍、诙世繁昌。
  五、昭穆1、武城曾氏用字辈(明朝末期开始沿用,全球通用):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雅望耀丹墀。珪璋怀特达,渊源重述事。
  2、龙山衍派现行辈字(清乾隆某年开始沿用,即“奎”字辈(武城六十六世)套上“尚”字辈,以此类推):奎璧呈云端,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贡,千秋赐福遐。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3、湖宅曾氏昭穆奎壁呈云端,人文焕国华。
  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
  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六、外迁有史以来,因求职、任官、商贸、战乱、谋生等事因而向外发展的情况,均属正常。族谱记载:霞浦洲洋乡的曾氏,台湾的南投、云林的曾氏等,都是从后房村支分派衍的。况且曾姓在台湾名列第十六大姓。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