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谱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41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谱牒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页码: 251
摘要: 《蓬岛郭氏家谱》共修四次,第一次修谱是在明末,族人搜古契得先人一至七世封莹,郭陶障即于明崇祯丙子年(1636)着手整理编纂,由其子瑁第完成。隆武二年(1646)丙辰二月,瑄第刻本宗衍庆图分赠各族,越年募刻全谱,至五月毕,约三万多字,共印120部,时登谱者360人。迨至清乾隆甲寅年(1794),蓬岛郭氏准备第二次修谱,由副贡郭大彬主持,至嘉庆丙辰(1800)完成,踞前修已150年,入谱者已达前谱之十倍。88年后,即光绪戌子夏(1888),中书郭焕其倡议三修族谱,延永春进士林庆元为总纂,至光绪庚寅(1890)告竣,共三十三卷。民国庚午年(1930),蓬岛郭氏第四次修谱,由郭重安董其事,延德化郭昭远为总纂,阅三载方告完成,共35卷计42本。时蓬岛郭氏已臻27世,丁逾五千。这次修谱引起争执,致造讼端,其缘由历历载诸谱端。现在,《蓬岛郭氏家谱》在蓬岛境内已无完整者,另星散落在民间。惟安溪梅峰古楼尚存三修、四修族谱各一套,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在此必须补记两笔:一、三修族谱时,寓居台湾苗栗的郭腾蛟率子侄回乡参加修谱并为其先人追荐功果。二:四修族谱时,蓬岛曾派人往台湾汐止采辑。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人物

内容

《蓬岛郭氏家谱》共修四次,第一次修谱是在明末,族人搜古契得先人一至七世封莹,郭陶障即于明崇祯丙子年(1636)着手整理编纂,由其子瑁第完成。隆武二年(1646)丙辰二月,瑄第刻本宗衍庆图分赠各族,越年募刻全谱,至五月毕,约三万多字,共印120部,时登谱者360人。迨至清乾隆甲寅年(1794),蓬岛郭氏准备第二次修谱,由副贡郭大彬主持,至嘉庆丙辰(1800)完成,踞前修已150年,入谱者已达前谱之十倍。88年后,即光绪戌子夏(1888),中书郭焕其倡议三修族谱,延永春进士林庆元为总纂,至光绪庚寅(1890)告竣,共三十三卷。民国庚午年(1930),蓬岛郭氏第四次修谱,由郭重安董其事,延德化郭昭远为总纂,阅三载方告完成,共35卷计42本。时蓬岛郭氏已臻27世,丁逾五千。这次修谱引起争执,致造讼端,其缘由历历载诸谱端。现在,《蓬岛郭氏家谱》在蓬岛境内已无完整者,另星散落在民间。惟安溪梅峰古楼尚存三修、四修族谱各一套,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在此必须补记两笔:一、三修族谱时,寓居台湾苗栗的郭腾蛟率子侄回乡参加修谱并为其先人追荐功果。二:四修族谱时,蓬岛曾派人往台湾汐止采辑。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