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412
颗粒名称: 郭氏源流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48-249
摘要: 本文描述了郭氏受姓,起源于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虢郭同音,或曰郭公,因以为氏。虢国封地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现存虢国墓地有两处:东虢国君虢叔墓地在郑之荥阳,有“台冢”遗址,尚未发掘。西虢别支,即虢仲后人所建之南虢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北上村岭一带,1990年在城建中发现,共有各种贵族墓葬142座,车马坑、祭祀台五十余座,总面积58万平方米,现已发掘9座,出土各类文物17000多件,并建有博物馆供人参观。笔者前年曾至河南三门峡旅游,经向导游了解,三门峡一带郭氏族人甚多。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源流

内容

郭氏受姓,起源于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虢郭同音,或曰郭公,因以为氏。虢国封地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现存虢国墓地有两处:东虢国君虢叔墓地在郑之荥阳,有“台冢”遗址,尚未发掘。西虢别支,即虢仲后人所建之南虢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北上村岭一带,1990年在城建中发现,共有各种贵族墓葬142座,车马坑、祭祀台五十余座,总面积58万平方米,现已发掘9座,出土各类文物17000多件,并建有博物馆供人参观。笔者前年曾至河南三门峡旅游,经向导游了解,三门峡一带郭氏族人甚多。
  蓬岛郭氏奉唐汾阳王郭子仪为其远祖,据台湾《寰球郭氏宗谱》载郭氏世系表,郭子仪列第六十世。郭子仪生七子,长子郭曜生四子,其次子名曰郭锋,锋生二子,郭嵩位居其次,嵩为郭子仪曾孙,应列郭氏第六十三世。凡闽之郭氏,大多奉嵩为入闽始祖。根据《蓬岛郭氏家谱》记载,郭嵩于唐咸通年间(860—874)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今长乐县芝山乡),其处至今尚保留汾阳王庙,庙中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宗元书写的石碑。自郭嵩而下,流派不一,分迁各异,嵩传赞,贽传恂,入兴化,家于仙游大蜚山下。三传质,入泉州,居府城高贵坊后,再徙北门、朝天门。由侯官入德化的名曰郭起,家于下涌团之伯坑,因起为侯官人,故名其曰侯伯坑。蓬岛郭氏出自德化一支,始祖郭德昭于宋宁宗年间(1195-1224)携次子祖发、三子祖旺从德化山坪头(今大田县屏山乡)迁入南安蓬岛乡,长子荣景留守山坪祖里。天柱岩檀越公郭梓新为蓬岛郭氏三世,由此可断定郭德昭入蓬岛之年当在宋宁宗年间。至于郭德昭迁入南安,历来有二说,一说先蓬岛福坪右界,一说先山城,从郭德昭墓在山城后狮推断,先山城而后定居蓬岛比较接近。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