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闽入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安姓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309
颗粒名称: 二、入闽入泉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96-19
摘要: 郑氏入闽最早于晋怀帝年间。郑桓公第三十九世孙郑庠,字文序,晋平难将军,任东安太守,治在丹阳。晋永嘉元年丁卯(307年)八月十九日过江,由安徽寿春迁江苏丹阳赴任,居江苏秣陵县桑梓里,谱传庠生为郑氏过江始祖。庠公次子昭公,字元质,晋龙骤将军,东安太守。永嘉之乱后昭公随父南渡,居福建侯官,为郑氏入闽始祖,先后为建州,泉州(今福州)刺史,卒葬于长乐。
关键词: 福建 姓氏 人物

内容

郑氏入闽最早于晋怀帝年间。郑桓公第三十九世孙郑庠,字文序,晋平难将军,任东安太守,治在丹阳。晋永嘉元年丁卯(307年)八月十九日过江,由安徽寿春迁江苏丹阳赴任,居江苏秣陵县桑梓里,谱传庠生为郑氏过江始祖。庠公次子昭公,字元质,晋龙骤将军,东安太守。永嘉之乱后昭公随父南渡,居福建侯官,为郑氏入闽始祖,先后为建州,泉州(今福州)刺史,卒葬于长乐。
  郑氏第二批入闽时在唐初。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因闽漳粤潮苗自成雷万兴率畲族起义,唐派岭南总兵陈政率军入闽,其子陈元光首先进驻潮漳一带,成为“开漳之王”。今之闽粤一带郑氏,其祖即当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者。
  郑氏第三批入闽者在唐末,其时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纷起,中原再次板荡,唐僖宗逃亡四川,命光州固始王潮王审知率军五千,随军吏民大举南下,入闽进剿起义军,得胜封为闽王,而随之南下的军民中郑氏不少。
  桓公五十六世孙、昭公十六世孙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于唐初结伴过莆江(今莆田),爱其风土,迁祖坟于莆之南山,下南湖世居。时莆人未知学,乃构湖山书堂,倡学教化,时称“南湖三先生”。兹此,三公后裔蕃衍日炽,并纷迁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南沿海,乃至南洋各国,莆遂为南郑发祥地。泉州地区郑氏,多为莆三公后裔,称“南湖传芳”。永春县郑氏多数为庄公后代,唯鹏翔郑其祖系晋代第一批由河南衣冠南渡入闽者,而南安石井郑,其祖隐石公,乃唐僖宗光启间随陈元光入闽郑氏之传人。
  郑氏第四批入闽时在南宋末年,岳飞被奸臣秦桧所害后,金兵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中原大批汉人再次南迁避乱,其中入闽郑氏甚多。

知识出处

南安姓氏志

《南安姓氏志》

本书主要由各姓指派专人负责撰稿,大部分稿件均送回审校,最后由市方志委统稿编纂,尽量使资料真实可靠。本书所用人口数字系市方志委2003年6月的调查统计,个别漏统,敬请原谅。本书所用资料文献众多,不能一一列举。由于众手成书,有些语言及风格上未能一致,个别材料或缺;南安历史人物灿若繁星,只择其代表性,人物难免挂一漏百,在此谨向读者致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