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文史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9983
颗粒名称:
五、文史摘
分类号:
K820.9
页数:
6
页码:
266-271
摘要:
本章记述了莆田朱氏琳井、朱熹群仙书社、朱氏群仙书社祠堂、归乐堂等文史摘的内容。
关键词:
文史
通谱
朱氏
内容
1.琳井流芳盖闻神农既生九井自穿后立乡田同井皆合于人情宜于土俗自国都至于闾里莫不穿地取水以为民间日用而不可缺者此先王润泽之意吾莆水南朱氏开义泉涌如珠众称曰琳今名琳井载于郡志义刻于石盖井旁有亭便四方休息之人墨士多息此亭亭前梅花一株标格潇洒亭后翠竹数竿玲珑挺节昔有赋诗于石上者亭构幽深迥绝尘栽培琼树作比邻雪香浮几清无迹月影横窗淡有神未拟西湖携酒客定招东阁赋诗人久夸酝籍调羹手准占梅花放早春又诗云世事十万杨州鹤种竹聊同太守馋苍雪半屏匀醉梦清风两腋脱尘几亭亭高节吾侪老个个虚心太极涵啼遍鹧鸪春思晚满林烟雨湿彩衣又考郡志云琳井唐古田令朱玑所黹玑祠在井左裔孙宋大夫默庙侍讲季英坊在井右明御史胜给事中宽同知子宣御史俨环居之员外旺布政鸣阳先自宋徙居横塘然渊源所自亦皆琳井流芳云尔2.朱熹群仙书社记莆阳山水冠四方,气毓水南龟屿庄。储才挺秀不易得,今昔往往皆流芳。射策金门明主惜,谈经玉寨觅侯封。通籍曾为金马客,裁诗多伴玉堂郎。纷纷冠盖续前代,翩翩彩笔鸣于唐。风流儒雅建书社,紫芝奕叶分诸房。玉轴牙签悬满架,图书金壁贮盈囊。圣宋御极罗俊入,朱门造士更贤良。题名虎榜韩柳并,载笔鸾掖班马当。孔孟读书号此博,董卓诸史犹精详。诸翁歙气冲牛斗,伯氏文彩摩穹苍。桥梓词源倒万斛,损篪笔阵扫三场。诗成解使鬼神泣,赋就感发侪辈惶。朝趋青琐收封事,日草黄麻宿未央。枫陛奏名依日月,柏台持节凛秋霜。国史四修声价重,文衡三典姓名扬。世掌丝纶垂宇宙,家传诗礼著莆阳。由来积善多余庆,谁谓天道空渺茫。莆人说此小瀛州,群仙跨鹤来倘佯。壶山巍峨兰水沦,先生之风同其长。
绍兴三十年十一月熹书于壶山藏修精舍朱氏群仙书社祠堂记群仙书社者,吾五世祖宣义十五公所创始也。公自幼好学,博通今古,奈命畸累试不第。乃于舍南辟地一区,命工断木架成祠宇二座,余三十间。外为华表,前座为家庙,祀先世神主,以寓时思之敬,揭其扁曰“朱氏祠堂”。后座为家塾,训子侄读书入仕以效报国之忠,揭其扁曰“群仙书社”。遂延聘道德之士及族中之有学者以为之师,令族之子侄鼓箧从游,俾日授其业,朝夕讲论月日切磨,复励子孙而戒之曰:吾今衰且老弃才也,尔等当立身扬名,成吾夙志,吾瞑目无憾矣。嗣是衣冠蕃衍,诗礼相传,或由科第跻仕版,或登贡籍升舍选者几四十有二人。自嘉定绍兴以来或联名鹗荐,或高步蟾宫,摩肩接踵,光辉先后,虽吾祖德余庆之所及,亦宣义公创造书社之所由起也。其东西廊及旁小轩为族人待宾息游之所,另于东厅以祀总管大夫使君。至建炎四年高宗渡江,幸迂吾莆适风波拍天,天颜忧悸,乃见顺济娘娘及朱总管旗现,既而风波果静。高宗至临安,首封顺济娘娘为护国夫人,次封大夫使君为威灵嘉佑侯,勅其庙曰显济。自是威灵益著,常于江湖及民间御灾捍患至理宗朝,封顺济圣妃,又封大夫使君为彰烈嘉祐侯,其年宝祐丙辰岁也。于是族人见其恩宠,褒光一时盛事,乃去群仙书社之号扁金额曰勒赐“显济庙”,其祖庙亦如之。其后子孙环居众多,分为上下庙,仍祀五谷之神,以祷雨赐,又为春祈秋报祠堂,则仍旧族长等喜其族聚人稠,恐后经历年久,子孙散漫不知祖宗创始之心,召予为记。予忘其踈拙,遂盥手而为之书云。
时咸淳甲戍孟春望日十三世孙九功拜手记3.归乐堂记余尝为吏于泉之同安而与仙游朱彦实同僚相好也其后余罢归且五六年病卧田间浸与当世不预闻知独朱侯时时书访问缱绻道语故旧如平生欢一日书抵余曰吾方筑室先庐之侧命之曰归乐堂盖四方之志倦矣将托于是而自休焉子为我记之余少而学强而仕老而归归而乐此常物之大情而士君子之所同也而或者不逼势利眷眷轩冕印黼之间老而不能归或归矣而酣豢之余厌若淡泊顾慕畴昔不能忘情方且咨嗟戚促自以为不得其所而岂知归之为乐哉或知矣而顾其前日从官之所为有不能无愧悔于心者则于其所乐虽欲暂而安之其心固不能也然则仕而能归归而能乐斯亦岂不难哉朱侯名卿子少有美材学问慷慨入官三十年以强直自遂独行所志不为势屈以故浮沈选调行年五十乃登王官然余视其簿书期会之余盖无日不命宾友从子侄登山临水絃歌赋诗放荡于尘埃之外而无几微流落不偶之意见于言面则于其势利如何哉其仕而归归而能乐不待斯堂之作而可信无疑矣故余未获一登斯堂而览其胜概然其林壑之美泉石之饶足以供徙倚馆宇之还启处之适足以宁燕休图史之富足以娱心目而幽人逸士往来于东阡南陌足以析名理而商古今又不接于耳目而知侯之乐有在乎是也是以承命不辞而记其意也如此如天之福异日获从游于堂上尚能为侯赋之族人晦奄题识4.北辰宫记在黄石四脚亭北,黄涵公路西侧。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当时地界称文峰,属乘聪里。村中有朱、吴、卓三姓族居此地。世代联姻,和睦共处。嘉靖四十一年,倭寇陷莆田,百姓死者不计其数。“一坊数十家,而丧者五六;一家数十人,而死者十之七八。哭声连门、死尸塞野。”黄石一带,受害尤烈。竟然“祟现白昼”,人心惶恐。适逢浙江道御史朱俨告老在家,见此惨状,乃邀卓、吴两姓之乡绅耆老商议。以为地方不宁,必是鬼魅作怪,需供奉个能压伏这些鬼魅的神明,坐镇乡里,以保平安。经反复商议,共认玄天上帝最为显灵。于是在朱俨的倡导下,朱、吴、卓三族,各捨地兴建庙宇。宫成之日,乡人公推三族热心人士前往武当山进香迎神。但三次进香,三次香火在途熄灭,大家以为神明不准,扫兴而归。队伍刚回到村中,便发现一群黄蜂群集于朱家一棵梧桐树上,现出“武当行在”四大字。乡人信服,认为是至诚所致。于是朱俨即时献出梧桐树,择日雕成玄天上帝宝像,移奉宫中。自此香火日盛。但其初建规模简朴。至清乾隆年间进行扩建,民国时维修补阙,保持旧观。解放后,宫殿一度被用作粮仓。1980年归还,由地方民众及部份华侨集资进行大规模修缮。重建灵官庙、紫阳祠(祀朱熹)、戚公祠(祀戚继光),1984年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公路一侧建大门牌坊及甬道等建筑物,历时八年至1987年全面竣工。规模比以往更为宏大壮观,名列莆田五大宫庙前茅。递年三四月间,举行迎神出游,莆田南北洋及邻县的仙游、惠安群众来此进香观礼者成千上万。近年来,北辰宫通过玉皇文化这种形式,对团结联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统一祖国,建设祖国起到积极作用。
5.天马山赋壶山东分一支,屏翰海上,列为五侯;复折而西行,隐见起伏,且数十里,结为文峰;端伟秀拔,飞动不居,有天马行空之势,不可挚维。余为之定名,因为之赋:是何物之神,隽羌岌嶪而腾凌;离埃壒壒之混浊,凭丰隆而上征;溯金天之浩荡,参玉宇之峥嵘;按图经而学居,故吾不知其所以为名。而其为物也,气吐青烟,目悬皎日;尾扫攒林,足蹋蟠石;以钩陈为缰,维雷霆为鞭,策云霞为鞍,鞯江海为槽;栃动随气,机行无辙迹。乃者,越岭缴破闽荒;望莆口,过游洋,擘入壶之右,派簉五侯。于上苍靡然东驰,忽焉西顾。行行且止,迟迟不去。挹谷城之仙风,受沙堤之烟树,撷锦园之芳蕤,濯银塘之横素。岛屿明没,沧桑朝暮。尔来八万六千岁于兹矣。吸寥天之爽气,餍九土之华滋。矫矫云龙之势,濯濯君子之仪。宜其钟为人物,洩为文章。藻绘殷哻,〓敢舜裳。若夫云闲之骏,天驷之驹;孕于天极,产于太初;服太乙之葆辂,驾上帝之采舆;乘风驭气,吾又安知其所如。 朱淛6.寿乡坊据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三载:“寿乡坊为百岁翁朱永崇一门十三人耄耋立在黄石墙头。”传说,明代年间,玑公后裔朱永崇150岁生日时,派曾孙到街上采购,不留神冲撞巡街知府马头,知府见军士抓来的是一个老汉,即住轿问话。其曾孙只好如实禀报。知府称奇,令军士跟随到朱家查看。当时,朱永崇孙儿正坐在大门口焦急等待儿子回来,忽见儿子把一队官兵带回家,即忙吩咐家人迎接,知府进了厅堂,只见一耄耋老人,须发全白,神采奕奕,估计至少一百多岁,便要上前行拜寿大礼,只听老者说:今日是我父亲生日,还在后堂休息。须臾,子孙多人挽扶朱永崇进大厅,只见老人眉毛、须发全身雪白满面红光,精神焕发,果不虚传。知府大喜,当即在厅堂行拜寿大礼。谁知朱永崇起身还礼时,一不小心,往后落坐在地上,当即归天。随后,知府亲笔写一对联曰二甲添半甲,官星拜寿星”赠送,并上报朝廷立牌坊纪念。
后来,朝廷多次派人考察长寿原因,发现朱永崇家一口井水清甜无比,微带药味,经堪察发现井旁一棵老松树,根部长出儿百斤“茯苓”,泉水穿过茯苓细细流入井中,朱永崇一家长期饮用这一井水,因此长寿。
7.重建唐古田令朱公祠记“唐古田令朱公祠”简称“古田祠”,系为纪念入莆始祖朱玑而建。玑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咸通十年进士,唐宰相朱敬则八世孙也。唐末,中原纷扰,士宦纷纷南迁,玑随父户部尚书光启入闽。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黄巢逼近福州,闽帅郑镒知玑忠勇,辟为团练使。玑招募智勇,分屯要害,巢莫敢近,郡赖以安,后迁古田令。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攻入唐都长安,群方鼎沸,士大夫皆以乱世不乐仕进。玑沿檄至莆,悦莆之山明水秀,遂卜筑小龟屿揖壶峤之左,家焉。配肖氏,生三子,曰:无逸、山则、无苟。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玑追思先世,携子无苟回固始省亲,遇疾而卒,葬先莹之侧。肖氏妈葬后洙,碑曰:“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肖氏墓”。嗣后,子孙即在望江岭造祠纪念。五传至德公,又在井埔建祠。八传至默,宋高宗封默为侯,敕赐显济庙,又易祠为显济庙。世称望江、井埔两祠为上下庙。元初,望江祠废。正统十四年,泉州十八世孙右副都御史鉴公,来莆瞻扫祖祠,见祠破旧,乃谋族众于琳井重建。文革期间,毁为平地。一九九一年,经晋江溜石宗亲创议,由井埔古田令公后裔组成基建委员会,在旧址予以重建,九三年底峻工。肖氏妈仅存墓碑一块,移立祠右并祀。
(三十二世孙玉华拜撰)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本书由莆田朱氏通谱编写委员会和朱玉华在一九九九年十月编写的朱氏族谱系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