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黄石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9855
颗粒名称:
黄石镇
分类号:
K820.9
页数:
6
页码:
216-221
摘要:
本段记述了莆田朱氏黄石镇井埔村、石阜村、登瀛埕尾朱等分布地区情况描述。
关键词:
朱姓
分布
黄石镇
内容
黄石古称水南,明、清时属莆田县连江里,今为黄石镇。水南是入莆朱氏始迁肇基之地,石阜、琳井两系都在这里定居开族。现存旧址有古田祠、太平社、显济庙、北辰宫、太湖祠等与朱族人文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古建筑,近年都修葺一新,毗邻配套,形成群体小区。它同莆田人民抗倭史迹结合,是一处游览观光怀古的胜地,更是朱姓族亲谒祖怀宗,联系亲谊的祖基圣地。境内有朱姓族亲居住的村庄比其他乡镇为多。
井埔村,在黄石街东北一里许,琳井朱氏始祖唐古田令玑公入莆居此。玑住本村的有琳井系瑞明、紫筠、太湖三房的部份族亲共174户,875人。村南“唐古田令朱公祠”为琳井朱氏大宗祠。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91年经晋江溜石宗亲创议,由井埔村朱氏后裔金榜、金木、舜武、金标、德荣、银忠、春洪、开燕、桂华、金柱等人负责筹募资金在原地进行重建,历时三年,于1993年冬落成。恢复了琳井世系子孙寻根拜祖的肇基之地。几年来,已有广西、泉州、晋江、惠安、仙游、长乐及马来西亚国家等朱氏子孙多批来此寻根拜祖,泉州朱亚仁孙子96年考上大学,特地带孙子来到“古田祠”朝拜。村右显济庙,祀宋敕封显济嘉佑圣侯朱默。默为玑公第八代裔孙,俗称“朱大夫”。文革中被毁,94年由筹建“古田祠”负责人员重建。庙内有明大学士朱继祚手书的“威灵护庇”匾一面,和朱熹撰的“群仙书社”石刻。村西有明万历壬辰年(1592)建的太湖祠一座,祀三一教主林龙江。族人朱逢时,号慧虚,为教主的四大弟子之一。祠为逢时亲建。祠殿前木质雨遮,传说慧虚晚年眼瞎用手摸新雨遮时说“千年不朽”。在旁木匠提意见:“这样,我们做木匠的就没工做了”。慧虚说:那就留一角给你们修吧。至今400多年只东边一角有修理外,其余地方完好无损。现代画家朱成淦,原闽侯县教育局局长朱玉书,原莆田市委党校副校长朱玉华,福安市粮食局局长朱文火出此。紫筠房第卅一世孙朱赤长子锦林、次子松林居马来西亚。锦林女绍瑛为著名画家。松林女彩萍于1995年代表马来西亚出席北京“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朱金树及子国建居台湾。
石阜村,在今黄石四脚亭至道美一带。石阜朱氏始祖都官郎中㺲公入莆居此。明、清时为连江里的一个村,后无存。㺲公祠堂原在石阜,后迁坑柄村,已毁。现存“太平社”一座,址近井埔村,为石阜朱姓祖社。系㺲公十四世孙明芝创建。社前筑一祭台,俗例:逢北辰宫帝爷出游,宗人需备办祭礼在此接驾,祭拜迎祥。
登瀛埕尾朱,琳井系蔡岭房。36户,165人。明进士朱俨出此。今人朱毜,业银匠。子庆如、庆应(在台湾)。朱瑞子兆铭、兆洪、兆坤;洪在台湾。
坑柄、双星井朱:属石阜的为下朱厅第九世枚公派下。至十九世分为四房。长房为政公之后,住双星井。传至廿八世钦伯公生仲国,仲国生君松,君松生子原镇、子原德。三房仁明(文辉)公继子原德为嗣子。仁明生启族、启太、启森。启族为省教育厅工程师、全国科协会员,继长房子原镇为孙;族嗣子毅,毅生辰东。启太生建、国,国生辰中。启森任省商业厅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生磊。二房为敬公之后,住坑柄。至三十世锡恩公生子元(才三一)及喜。子元生仁灿(良十九)。仁灿嗣子锁,又生洪、桂、芬、金銮四子。锁婿赖宗太,曾任县手工业局局长、副县级离休干部。金銮生国荣、国华。卅二世际十一生福泉,泉生元涛、元森。三房为敦公之后,住坑柄。敦生天成、天立。天成生良金,天立生良珠。良金之后至三十一世子耀公嗣子继昌生文辉(仁明)、涨治、玉治,文辉出继。玉治招蒋元松继嗣继昌公(迁三星井),元松生启开、启榜。启开生武、龙、伟。启榜生勇。启开原任黄石卫生院主治医师;热心宗亲公益事业,深得族人赞誉。良珠之后至三十一世开先公迁灵川桂山岩厝。开先生树生,嗣子金豆。树生生秋桂,秋太。桂四子金建在北京西单经商。金豆生瑞洪、瑞兴、瑞闪。四房为彻公之后,住坑柄。至三十世君嘉公生二子,长媳养女阿绍招陈通为婿。陈通生文连、于治。文连出赘,于治招李金双为嗣子。金双生五子,冠以李朱为姓,名明、荣、仁、石、森,分住重兴路、双星井和陈里。君嘉次子子友又名兴三九,养子朱锁过继给仁灿公为子。子友生同,同生金闪、金紫、金应、金德。金闪为人民解放军团级干部、高级工程师。君嘉公侄子试(试三二)生捷、丹。捷生启贵、启明、毜生。启贵生溪东,县公安局调研员,居双星井,已故。本系表字廿八世起:伯仲君子,仁财茂盛,春风化雨。源远流长。
吾埕朱,石阜第五世后度厅绛公之后。据传明代倭寇侵扰黄石时,先祖从太平社前后度一带迁居吾埕。至三十一世有朱太、朱禄、朱祖至三家。朱太养女木治招阿榜为婿,生女福金,福金招夫陈金水,生文荣、文添、文福、文禹。朱禄生朱发(发二五),发生金顺,顺生金樵、金国。祖至生梨九,梨九生女招仙美为婿。仙美生文堂,文堂生朱灿。
登瀛坑厝朱,石阜系象峰房卅二世清荣公迁此,今人朱庆鍟子鸿宝,经商。
塘下朱,石阜系沙棠房开族之地,第十世洸公之后。洸字梅峰、四府君,行一,希宪公长子,宋孝宗乾道年间自黄石迁此,建朱厝村,为塘下始祖。妣宋氏。子:楧、桐。朱姓族人今住天马、沙堤两村,共237户,1185人。塘下表字:梅肖三六元,千晦福太简,希必茂师亨,尔祯思叟,公俣兆伯,卿仕允藏,人立国维,子宗家训。朱氏宗祠在天马村朱厝,近年修葺一新。明御史朱淛清御史朱元春,皆出塘下。祠内有“两朝赐祭”匾,誉为“两朝忠谏”。朱淛墓在天马山,已毁。淛自题手书墓志石刻一方,嵌存在祠堂埕戏台前。塘下朱氏历来外迁者不少。十八世恺公次子憼,明初迁赤岐下房,堂号“敦友”。1994年福安市溪柄镇朱姓宗亲来莆认祖,确认其始祖为洸公之后。仙游坑内、城厢衙后,城郊溪船头村,及邻近的定庄村都有塘下朱氏支系。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劳务出口,天马朱厝族亲出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定居者不少。金山(大龟屿)朱,石阜金紫房第十六世忠公之后,自澄江迁此。开伯、仲、季三房,居海头、中境。共645户,3208人。古有祖祠一座,已毁。金山表字第二十一世起:伯德君卿,叔伯侯圣,土世忠常,仁义礼智,国庆文明,家传孝友,鸿训宏昭,燕诒永守。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朱维干出此。今人朱启宇,维干子,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又进重庆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军军部参谋长,少将军衔。维干次子朱旭(原名启坚),曾任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省人大常委,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厅级离休干部。朱醒吾子启泽、中央军校十七期毕业,迁居台湾,后迁美国。泽子祖蔚,为美国航空公司高级工程师;孙女朱洁如,美籍电脑博士,高级工程师。启砾子祖銮,迁居台湾。朱秉宏,国家化工部第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副厅级)。朱清棋,中国科学院高级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玉辉,曾任永定矿务局局长,正处级。朱文肥,玑任涵江区检察院科长。金山村雕刻人材辈出。著名木雕工艺师朱榜首,工艺精湛,多件作品获全省、全国优秀作品奖,被选送参加国际展览。近年来,金山石雕,名闻遐迩,生产已具规模,产品出口外销,享有信誉。石雕厂厂长、工艺师朱瑞亮兄弟参与雕刻大型妈祖石像,一尊在湄洲,一尊送台湾贤良港,工艺上乘,深受各方好评。
东角朱,琳井系,紫筠房第廿八世芳美公之后,清初自井埔迁此。芳美名圣珠,娶谢氏,生四子:沆、洛、汴、潮,分东船、西船、南七、青山四房,共189户,867人。清武举朱泽高出此。光绪28年,莆田大旱,泽高捐粮二千石赈济灾民,捐一千石修镇海堤。近代,有经济学士、国府监察委员、外交部理事朱献琦,字慕韩,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为派往福建的“六君子”之一。参与创办砺青小学,莆东小学,莆青小学。倡议重修镇海堤并为董事人。今人朱桂顺,主任医师,莆田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莆田支部书记。旅居国外族人朱庆余,医学博士,任联合国卫生司亚洲负责人,定居马来西亚。林业专家朱庆延,留学加拿大,玑任马来西亚林业部第一副部长。教育家朱庆平居马来西亚。朱玉容,女,留学澳大利亚。
江东新行朱,石阜系,象峰忠房卅二世墀、垣、墡公之后。民国初年自黄石书街迁此。15户,78人。墀次子録,学名寿星,中央军校十八期毕业,1949年初随军赴台湾,任过旅长。三子陶,迁城厢。四子锽迁浦城县。垣长孙鸿恩迁三明。江东蒲口宫今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宫内有太平社弟子墀、垣、墡三兄弟题捐的匾额一面,上书“正气浩然”四字,传为前国民政府秘书长张群所书。
西洪朱,石阜系,32户,155人。起始有两支迁此:一支来自城郊溪船头村,居西至,古时曾是当地大财主。以前每年都去溪船头拜祖。最早分三房,朱阿四及今人朱德胜、朱硃为各房之后。另一支来自金山村的朱和之子朱福正。初住西洪村中段的朱弄,周边李姓居多,后迁东至。福正生三子,今分七户,30余人。西洪朱姓,祖上多以养鸬鹚捕鱼为业,近代以加工制作兴化粉为多。
清后东周朱:琳井系,52户252人。始祖世笃公(宏开公子)于清初迁来清浦,住母家。祖祠一座,古称古田祠。清乾隆间,有举人朱志达,任贵阳府别驾。因此,姓联为:别驾家声大,古田世泽长。宏开公墓在苦溪后角,世笃公墓在壶山宝胜里。今人朱金柱子国斌,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教授,世界联合会商品学会秘书长。朱金凤子文章,任厦门集美航海学院教授。
清中东前朱,石阜系,24户,118人。自云由黄石埕尾迁此。另据《莆阳谱》载,石阜金紫房廿世应公,廿五世应选公住清浦。又据城郊乡朱弄宗亲反映,本村畴六一之子朱和迁居清浦,以前,和有水田3・5亩在朱弄隔沟。朱弄演戏,朱和要出戏金。
定庄朱,石阜系沙棠房,自塘下迁此。19户,102人。今人朱明达,曾任人民公社社长。
七境后院朱,琳井系,14户,64人。明进士南京户部给事中朱文汉,广州府通判朱彬出此。朱彬石坊在黄石塘头,朱文汉木坊一座在钱塘,均已毁。
斗南朱,琳井系,28户,150人,清初自黄石迁此。有龙苍祖社一座,祖墓二处,在狮球山旁。先祖应麟。卅世有门四,辛五四,柏古,阿栋。卅一世有福十五,钦、镇、安全。卅二世有森、天云、玉树等。森子金林,安全之孙成烈移民邵武。柏古生聚,聚生玉树,树子炳麟,中学高级教师。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本书由莆田朱氏通谱编写委员会和朱玉华在一九九九年十月编写的朱氏族谱系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