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莆田朱姓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9854
颗粒名称: 6.莆田朱姓分布
分类号: C922.57
页数: 15
页码: 216-23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朱姓在黄石镇、城厢、城郊等分布地区的情况描述。
关键词: 莆田 朱氏 分布

内容

黄石镇黄石古称水南,明、清时属莆田县连江里,今为黄石镇。水南是入莆朱氏始迁肇基之地,石阜、琳井两系都在这里定居开族。现存旧址有古田祠、太平社、显济庙、北辰宫、太湖祠等与朱族人文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古建筑,近年都修葺一新,毗邻配套,形成群体小区。它同莆田人民抗倭史迹结合,是一处游览观光怀古的胜地,更是朱姓族亲谒祖怀宗,联系亲谊的祖基圣地。境内有朱姓族亲居住的村庄比其他乡镇为多。
  井埔村,在黄石街东北一里许,琳井朱氏始祖唐古田令玑公入莆居此。玑住本村的有琳井系瑞明、紫筠、太湖三房的部份族亲共174户,875人。村南“唐古田令朱公祠”为琳井朱氏大宗祠。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91年经晋江溜石宗亲创议,由井埔村朱氏后裔金榜、金木、舜武、金标、德荣、银忠、春洪、开燕、桂华、金柱等人负责筹募资金在原地进行重建,历时三年,于1993年冬落成。恢复了琳井世系子孙寻根拜祖的肇基之地。几年来,已有广西、泉州、晋江、惠安、仙游、长乐及马来西亚国家等朱氏子孙多批来此寻根拜祖,泉州朱亚仁孙子96年考上大学,特地带孙子来到“古田祠”朝拜。村右显济庙,祀宋敕封显济嘉佑圣侯朱默。默为玑公第八代裔孙,俗称“朱大夫”。文革中被毁,94年由筹建“古田祠”负责人员重建。庙内有明大学士朱继祚手书的“威灵护庇”匾一面,和朱熹撰的“群仙书社”石刻。村西有明万历壬辰年(1592)建的太湖祠一座,祀三一教主林龙江。族人朱逢时,号慧虚,为教主的四大弟子之一。祠为逢时亲建。祠殿前木质雨遮,传说慧虚晚年眼瞎用手摸新雨遮时说“千年不朽”。在旁木匠提意见:“这样,我们做木匠的就没工做了”。慧虚说:那就留一角给你们修吧。至今400多年只东边一角有修理外,其余地方完好无损。现代画家朱成淦,原闽侯县教育局局长朱玉书,原莆田市委党校副校长朱玉华,福安市粮食局局长朱文火出此。紫筠房第卅一世孙朱赤长子锦林、次子松林居马来西亚。锦林女绍瑛为著名画家。松林女彩萍于1995年代表马来西亚出席北京“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朱金树及子国建居台湾。
  石阜村,在今黄石四脚亭至道美一带。石阜朱氏始祖都官郎中㺲公入莆居此。明、清时为连江里的一个村,后无存。㺲公祠堂原在石阜,后迁坑柄村,已毁。现存“太平社”一座,址近井埔村,为石阜朱姓祖社。系㺲公十四世孙明芝创建。社前筑一祭台,俗例:逢北辰宫帝爷出游,宗人需备办祭礼在此接驾,祭拜迎祥。
  登瀛埕尾朱,琳井系蔡岭房。36户,165人。明进士朱俨出此。今人朱毜,业银匠。子庆如、庆应(在台湾)。朱瑞子兆铭、兆洪、兆坤;洪在台湾。
  坑柄、双星井朱:属石阜的为下朱厅第九世枚公派下。至十九世分为四房。长房为政公之后,住双星井。传至廿八世钦伯公生仲国,仲国生君松,君松生子原镇、子原德。三房仁明(文辉)公继子原德为嗣子。仁明生启族、启太、启森。启族为省教育厅工程师、全国科协会员,继长房子原镇为孙;族嗣子毅,毅生辰东。启太生建、国,国生辰中。启森任省商业厅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生磊。二房为敬公之后,住坑柄。至三十世锡恩公生子元(才三一)及喜。子元生仁灿(良十九)。仁灿嗣子锁,又生洪、桂、芬、金銮四子。锁婿赖宗太,曾任县手工业局局长、副县级离休干部。金銮生国荣、国华。卅二世际十一生福泉,泉生元涛、元森。三房为敦公之后,住坑柄。敦生天成、天立。天成生良金,天立生良珠。良金之后至三十一世子耀公嗣子继昌生文辉(仁明)、涨治、玉治,文辉出继。玉治招蒋元松继嗣继昌公(迁三星井),元松生启开、启榜。启开生武、龙、伟。启榜生勇。启开原任黄石卫生院主治医师;热心宗亲公益事业,深得族人赞誉。良珠之后至三十一世开先公迁灵川桂山岩厝。开先生树生,嗣子金豆。树生生秋桂,秋太。桂四子金建在北京西单经商。金豆生瑞洪、瑞兴、瑞闪。四房为彻公之后,住坑柄。至三十世君嘉公生二子,长媳养女阿绍招陈通为婿。陈通生文连、于治。文连出赘,于治招李金双为嗣子。金双生五子,冠以李朱为姓,名明、荣、仁、石、森,分住重兴路、双星井和陈里。君嘉次子子友又名兴三九,养子朱锁过继给仁灿公为子。子友生同,同生金闪、金紫、金应、金德。金闪为人民解放军团级干部、高级工程师。君嘉公侄子试(试三二)生捷、丹。捷生启贵、启明、毜生。启贵生溪东,县公安局调研员,居双星井,已故。本系表字廿八世起:伯仲君子,仁财茂盛,春风化雨。源远流长。
  吾埕朱,石阜第五世后度厅绛公之后。据传明代倭寇侵扰黄石时,先祖从太平社前后度一带迁居吾埕。至三十一世有朱太、朱禄、朱祖至三家。朱太养女木治招阿榜为婿,生女福金,福金招夫陈金水,生文荣、文添、文福、文禹。朱禄生朱发(发二五),发生金顺,顺生金樵、金国。祖至生梨九,梨九生女招仙美为婿。仙美生文堂,文堂生朱灿。
  登瀛坑厝朱,石阜系象峰房卅二世清荣公迁此,今人朱庆鍟子鸿宝,经商。
  塘下朱,石阜系沙棠房开族之地,第十世洸公之后。洸字梅峰、四府君,行一,希宪公长子,宋孝宗乾道年间自黄石迁此,建朱厝村,为塘下始祖。妣宋氏。子:楧、桐。朱姓族人今住天马、沙堤两村,共237户,1185人。塘下表字:梅肖三六元,千晦福太简,希必茂师亨,尔祯思叟,公俣兆伯,卿仕允藏,人立国维,子宗家训。朱氏宗祠在天马村朱厝,近年修葺一新。明御史朱淛清御史朱元春,皆出塘下。祠内有“两朝赐祭”匾,誉为“两朝忠谏”。朱淛墓在天马山,已毁。淛自题手书墓志石刻一方,嵌存在祠堂埕戏台前。塘下朱氏历来外迁者不少。十八世恺公次子憼,明初迁赤岐下房,堂号“敦友”。1994年福安市溪柄镇朱姓宗亲来莆认祖,确认其始祖为洸公之后。仙游坑内、城厢衙后,城郊溪船头村,及邻近的定庄村都有塘下朱氏支系。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劳务出口,天马朱厝族亲出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定居者不少。金山(大龟屿)朱,石阜金紫房第十六世忠公之后,自澄江迁此。开伯、仲、季三房,居海头、中境。共645户,3208人。古有祖祠一座,已毁。金山表字第二十一世起:伯德君卿,叔伯侯圣,土世忠常,仁义礼智,国庆文明,家传孝友,鸿训宏昭,燕诒永守。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朱维干出此。今人朱启宇,维干子,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又进重庆陆军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军军部参谋长,少将军衔。维干次子朱旭(原名启坚),曾任福建中医学院党委书记,省人大常委,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等职,厅级离休干部。朱醒吾子启泽、中央军校十七期毕业,迁居台湾,后迁美国。泽子祖蔚,为美国航空公司高级工程师;孙女朱洁如,美籍电脑博士,高级工程师。启砾子祖銮,迁居台湾。朱秉宏,国家化工部第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副厅级)。朱清棋,中国科学院高级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玉辉,曾任永定矿务局局长,正处级。朱文肥,玑任涵江区检察院科长。金山村雕刻人材辈出。著名木雕工艺师朱榜首,工艺精湛,多件作品获全省、全国优秀作品奖,被选送参加国际展览。近年来,金山石雕,名闻遐迩,生产已具规模,产品出口外销,享有信誉。石雕厂厂长、工艺师朱瑞亮兄弟参与雕刻大型妈祖石像,一尊在湄洲,一尊送台湾贤良港,工艺上乘,深受各方好评。
  东角朱,琳井系,紫筠房第廿八世芳美公之后,清初自井埔迁此。芳美名圣珠,娶谢氏,生四子:沆、洛、汴、潮,分东船、西船、南七、青山四房,共189户,867人。清武举朱泽高出此。光绪28年,莆田大旱,泽高捐粮二千石赈济灾民,捐一千石修镇海堤。近代,有经济学士、国府监察委员、外交部理事朱献琦,字慕韩,曾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为派往福建的“六君子”之一。参与创办砺青小学,莆东小学,莆青小学。倡议重修镇海堤并为董事人。今人朱桂顺,主任医师,莆田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莆田支部书记。旅居国外族人朱庆余,医学博士,任联合国卫生司亚洲负责人,定居马来西亚。林业专家朱庆延,留学加拿大,玑任马来西亚林业部第一副部长。教育家朱庆平居马来西亚。朱玉容,女,留学澳大利亚。
  江东新行朱,石阜系,象峰忠房卅二世墀、垣、墡公之后。民国初年自黄石书街迁此。15户,78人。墀次子録,学名寿星,中央军校十八期毕业,1949年初随军赴台湾,任过旅长。三子陶,迁城厢。四子锽迁浦城县。垣长孙鸿恩迁三明。江东蒲口宫今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宫内有太平社弟子墀、垣、墡三兄弟题捐的匾额一面,上书“正气浩然”四字,传为前国民政府秘书长张群所书。
  西洪朱,石阜系,32户,155人。起始有两支迁此:一支来自城郊溪船头村,居西至,古时曾是当地大财主。以前每年都去溪船头拜祖。最早分三房,朱阿四及今人朱德胜、朱硃为各房之后。另一支来自金山村的朱和之子朱福正。初住西洪村中段的朱弄,周边李姓居多,后迁东至。福正生三子,今分七户,30余人。西洪朱姓,祖上多以养鸬鹚捕鱼为业,近代以加工制作兴化粉为多。
  清后东周朱:琳井系,52户252人。始祖世笃公(宏开公子)于清初迁来清浦,住母家。祖祠一座,古称古田祠。清乾隆间,有举人朱志达,任贵阳府别驾。因此,姓联为:别驾家声大,古田世泽长。宏开公墓在苦溪后角,世笃公墓在壶山宝胜里。今人朱金柱子国斌,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教授,世界联合会商品学会秘书长。朱金凤子文章,任厦门集美航海学院教授。
  清中东前朱,石阜系,24户,118人。自云由黄石埕尾迁此。另据《莆阳谱》载,石阜金紫房廿世应公,廿五世应选公住清浦。又据城郊乡朱弄宗亲反映,本村畴六一之子朱和迁居清浦,以前,和有水田3・5亩在朱弄隔沟。朱弄演戏,朱和要出戏金。
  定庄朱,石阜系沙棠房,自塘下迁此。19户,102人。今人朱明达,曾任人民公社社长。
  七境后院朱,琳井系,14户,64人。明进士南京户部给事中朱文汉,广州府通判朱彬出此。朱彬石坊在黄石塘头,朱文汉木坊一座在钱塘,均已毁。
  斗南朱,琳井系,28户,150人,清初自黄石迁此。有龙苍祖社一座,祖墓二处,在狮球山旁。先祖应麟。卅世有门四,辛五四,柏古,阿栋。卅一世有福十五,钦、镇、安全。卅二世有森、天云、玉树等。森子金林,安全之孙成烈移民邵武。柏古生聚,聚生玉树,树子炳麟,中学高级教师。
  城厢城厢(指莆田城内),自古为府治、县治所在,今莆田市、县政府机关都在城内,是全莆田政治、文化中心,人口集中,朱姓族亲从各地迁此,琳井、石阜各系都有。
  英龙街龙坡朱,石阜系龙坡房开族地,在城东北拱辰门内,因地名龙坡而得名。姓联为“石阜家声大,木兰世泽长。”分支有朱逸仙,生大庆、大光。大庆生炳麟、祥麟。炳麟生玉树,玉镳。祥麟生玉田、玉鹤、玉轸。大光生瑞麟、梦麟、石麟。瑞麟生玉龙、玉成、玉山。玉山任国家体委田径处处长。梦麟生玉墀、玉楷、玉堂。玉墀任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党支部副书记。石麟生玉模、玉清、玉熹。玉模任莆田县基建局副局长。玉清任莆田市城厢区报道组组长,市新闻协会理事。大光侄朱卅五,中医师,生玉树、玉标。麟字辈还有桂祚、阿锁。锁迁江口。
  文献街大度朱,琳井系,先祖自黄石迁此,至朱侯城已五代。侯城业银匠,生五子:国宣、国增、国荣、国奎、国福。宣二子:文彬、文雄。国荣二子:文辉、文霖;文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师级干部。福生三子:合浦、如生、春发;合浦任莆田市政协秘书科科长。
  凤山街东门朱,相传自黄石大龟屿迁此,属石阜系卅世禄轩公、卅一世画堂公之后,分福、禄、寿三房。近代朱巽属福房,足爻,阿桂属禄房,玉书属寿房。玉书二子:懋德,美德。懋子天任、天祥。天任为中学副校长。足爻居井头,其后有阿灶,生金水,迁居湖岸。
  凤山街观桥头朱,石阜系金紫房世能公之后,自北高澄江迁此。今人子安生文兰,文兰生玉林。
  太平街田尾朱,琳井系公昭房第廿一世统公之后。统号介轩,自黄石迁居城内。廿五世翰春公,号雪崖,字鹰上,进士,知府,住桃巷。卅一世禹高公生捷章、华章、猷章。捷章生栋,字启新,人称十四先。华章子鋐,字启泰,人称十五先。启新生文藻,文藻生庆梅、庆松、毜仔、庆祥(居台湾)。庆梅生六子,长子金荣,迁忠门街。启泰生文湖、阿文、文林、文凤。文湖迁往忠门镇双髻山。文凤生重兴,号文石斋主,笔名朱缨,国画家。
  长寿街衙后朱,石阜系沙棠房第十九世仲六公自黄石塘下迁此。仲六公墓在太平山。其后有玉瑞,生子焕基、焕章。焕章任城厢区供销社监事会副主任,离休干部。章子永飞、永涵。
  城郊环莆田城厢四周今设城郊乡、城南乡,有朱姓族亲居住的村落比一般乡镇为多。
  莘郊朱,70户,377人。石阜系象峰忠房廿九世凤珍公之后,清道光年间自黄石迁此。初居沟下龙爪,后迁中社路仔(即今莘郊朱厝)。祖祠一座已毁。祖墓一座,在溪白菱角池顶,一座在濑溪顶宅,九圹,传为“玉笏朝天”的风水宝地。莘郊古分五房。朱天桂曾任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离休干部。朱瑞龙子金嘉,福师大数学系教授。朱福廉子天霖任省税校政工科科长。福廉胞弟朱毜,侨居新加坡。
  七步朱弄朱,石阜系,传自西天尾后卓迁此。144户,720人。古有朱氏宗祠一座,祠内悬“钦赐圭田”匾,1958年毁于水。祖墓两座在西天尾后卓。姓联为“石阜家声大,木兰世泽长。”朱弄表字:公侯伯相,文武英俊,忠直清正,礼义廉明,积德厚道,贞洁良善,孝友传家。近代著名画家朱铎出此。今人朱天霖次子金墀,工程师;三子金贤,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八军后勤部长;五子金淡,解放军中校,现任莆田市边防检查站站长。朱金杜长子国民,为中学高级教师。朱德森现年92岁,子元海,工程师;海子朱健福,大学毕业,工程师。朱钰妹,六级木工,曾任城郊建筑队工长,为修建湄洲妈祖庙正殿、中军殿绘图施工。朱元然三子玉书在国家核工业部华南295大队,高级工程师。朱玉泉,曾任人民公社党委书记。龙桥土地后朱,22户,86人。今人朱剑山为高级工程师。朱成武中学一级教师。
  泗华朱,分居孔里,老叶树两村,中隔泗华溪,共54户,271人。先祖自龙桥西山迁孔里。至国安公生三子,长子章通迁老叶树,已历七代。近代有朱焕新,号妙哉,辛亥革命志士,早年参加旅沪福安同学会,回莆策动清军起义,曾任国民政府龙岩县长,马尾海军军校校长,解放后任莆田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妙哉子文风,马来西亚归侨,书法家,尤精冠顶联,迁居城厢后塘下井巷。今人朱金钟任福建省金属总公司科长,经济师。朱金星,中国水产学院副教授。朱金涛在新加坡任大学教授。朱瑞贤任漳平市林业局局长。朱文琳,在广州日报社任总编辑。
  溪船头朱,29户,132人,石阜系。分两支居此:一支来自黄石塘下,人口较多。黄石镇西洪村有其分支。原有祖祠一座,1956年汜于水。一支为象峰忠房卅二世坡公及子鑅于民国初年自黄石书街迁此。鑅女鸿姐招阿明为婿,生文镇,镇生沐林。
  棠坡蔡垞朱,石阜系,11户,40人。今人朱金城任中学教师,政教处主任。
  南门沟东朱,石阜系,自北高山尾迁此,4户,20人。今人有朱文贵,74岁。
  延寿西头朱,今人朱元芳曾任仙游县公安局局长,莆田市公安局科长,副处级。西头朱灯号“钱江”。
  拱辰头亭新村朱,2户,21人。朱国景、朱清金,自辰门兜迁居新村。龙桥西山村朱,190户,1080人。一九九七年,因国家建设需要,农田耕地被征用380亩,现建设为“福建省医学院莆田分院”校址。全村村民大部分转为城镇居民。据仙游朱寨《钱江朱氏族谱》记载及老辈传述,西山朱氏出自仙游朱寨分支迁此。钱江朱氏第廿七世学贯公第四子我士于清朝康熙年间迁龙桥西山,属钱江义房。我士墓在朱寨霞亭山阮西半山,坐东向西,淑配蔡氏墓在龙桥西山(今毁)。西山表字:尚世子康乐,和聪明睿智。清平阳镇总兵朱天贵,谥忠壮,祠堂在莆田城内东门,墓在三山,今为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墓原由西山朱姓祭祀、管理。西山自古人才辈出,清末有文举人朱训彝,号诗轩(属和字辈);武举人朱应标。今存有应标手书半弧形楹联一对,文曰:“极居天北星辰拱,威镇山西吴魏寒”,落款“同治纪元年阳春谷旦,朱应标盥手敬题。”今存龙桥境“古上宫”庙内。民国时期有朱潜,曾任福建省国民政府议员、民政厅副厅长。今人朱玉佩,研究员,原任台湾某市市长。朱育维,前中央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台湾籍退休高级军官。当今名士还有厅级干部天津大学副校长,教授朱燕堂;县、处级干部有:福建省财政厅处长朱国霖,原福建省第五监狱党委书记朱光华,原莆田市粮食局局长朱友谦,莆田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朱锦珍,三明市经委副主任朱文彬,原莆田市水利电力局副局长朱仗义。科局级干部有:莆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伟平,莆田第二中学校长朱金生,市纪委科长朱宗风,原莆田县水利局副局长朱正茂,原莆田县农业局副局长朱春雨,原宁化县农业局副局长朱育春,原光泽县水电局局长朱文松等。
  注:西山源流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仙游钱江,一说来自建阳考亭,待考。镇海朱,今人有莆田县文化馆馆长朱洪国。
  涵江区集奎岱埕朱,6户,31人。今人朱文太为莆田市邮电局干部。
  江口镇坂梁朱,朱朝廷之后。廷子振润,字万福,育二女:玉杯、玉妹。玉杯任莆田市财政局局长。梁厝宫北极殿有一根屋梁,上刻:“朱烨官、朱芬官喜题白金贰两该宫于清嘉庆癸亥孟冬重修)。西天尾镇后埔朱,63户,348人,石阜系槎亭公之后。槎亭字子梁,自澄渚东黄迁洼浦(今后埔)。今人朱文英,新加坡归侨,曾任莆田县侨联会委员,涵江分会副主席,莆田市侨联会常委等职。热心归侨公益事业,多次被评为县、市侨务先进工作者。曾当选市人大代表,镇党代会代表。文英弟文华,侨居新加坡。今人还有:朱德良,居马来西亚。朱庆澄,莆田市公安局巡警支队长。朱鼎铭,北京体院副教授。朱玉霖,中学校长。霖子庆华,莆田市委党校科长、副教授。朱培松,上海土产进出口公司对外中文审稿,定居上海。后埔表字:槎朝维文,盛传诒训,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澄渚水流利朱,石阜系,73户,361人。相传先祖为界外人,清朝时定居水流利,渐成本村大姓。世代多以制木犁为业,是古时著名的造犁专业村。近代经济发展,渐进小康。民俗淳厚,有路不拾遗之风。大中专毕业者20多人。60年代政府组织移民,时有朱金水移建瓯,朱文章移居邵武。
  澄渚东黄朱,39户,138人。古有相邻大厝两座,都为朱姓,而姓联不同,一为琳井家声,一为岐山世泽,前者为琳井系,后者应是石阜系。
  琳井系祖墓在后埔许山,祭田在澄渚。相传岐山系古有朱德魁者,家贫,以上山采樵为生。一日,路过土地庙歇脚,忽心血来潮,向神灵祷告,求添财赐福。在进香点烛之时,不慎将一只土香炉碰撞落地,发玑土包的竟是一只金香炉,从此发迹,终成大富。今人有岐山系朱成富,重庆市《法制报》社长助理,发行部主任,副处级。琳井系朱福华,南平市地税局会计师,副处级。
  后卓大厝角朱,石阜系,9户,40人。
  梧塘镇西庄后庄朱,137户,686人。石阜系起宗公之后。公同子仕元、仕禧于清康熙年间自黄石迁此。据传,起宗之舅在涵江经营杉木,派起宗驻梧塘转运。宗善经营,得舅父信任与资助,遂移居梧塘,建房舍,置产业,从此发迹。至第五代贤仁公已有田地九百亩,富甲一方,人称“红财主”。
  近代有朱觉民,曾在梧塘创办鼎成票局。古有祖祠一座,曾为博文中学校址,已毁。今人朱云高,任厦门市教工会电视大学分会会长、副处级离休干部。后庄表字:仕于圣贤,公侯伯子,传家唯孝友。
  下楼朱,石阜系,10户,36人。今人朱国麟,任涵江区纪委副书记。朱文庭,原任《福建日报》记者,驻莆田记者站站长。
  华亭镇兴沙宝雀朱,琳井系,自黄石迁此。分居宝雀、洋中、新厝底、顶泽四处,共237户,1188人。今人朱金海,福建造船局局长,工程师。朱文杰,博士,留学美国。朱玉书,工程师,曾赴非洲工作,现居广州。
  新度镇东埔余东埔朱,4户,18人。琳井系,朱学富之后。
  东埔余后董朱,琳井系,14户,84人。先祖福七公生二子:举十八、帅十七。今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晓军为举十八之后;莆田县种子公司朱庆嘉为帅十七之后。同辈映辉、进添、进航、进腾均为中学教师。
  顶大坂朱,52户,185人。据传自仙游朱寨迁来。今人朱文章,清华大学毕业,在中央安全部工作,住北京。
  笏石镇丙店朱,石阜系,廿三世灵山公、存素公、班伯公之后,共83户,450人。古三座厝一座,传为总兵府,现存房基、天井及旧屋十余间。今人朱金海,人民解放军部队团级干部。
  西田坑园朱,琳井系,71户,485人。现存古墓碑一面,文曰:“清乾隆四年,锦山处士兰州朱公淑配陈孺人暨次男文元媳妇叶孺人墓”。今人朱阿老长子金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级教官;次子金明,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莆田市政府法律顾问。
  过坑朱,52户,330人。自坑园析出。今人朱国椿,涵江区公安派出所干部。
  岭美前林朱,石阜系,象峰忠房卅二世埭公于民国初年自黄石书街迁此。5户,24人。埭名斌、号珊石。子君杰,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日时期任国民军师部参谋。君杰生三子:鸿祚、鸿宾、鸿烈。鸿祚曾任福建省供销社副处长,离休干部。鸿宾长子志峰,副镇长;鸿烈长女志红,副教授。宾、烈迁城关下磨村。前林三教祠石柱刻联一对,文曰:“道绍尼山参二氏,教宏湖岭衍千秋”,为朱珊石所撰并书。
  秀山朱厝朱,6户,27人。
  灵川镇柯朱朱厝尾朱,琳井系珂山房,50户216人。古有祠堂一座挂“钦赐圭田”匾,左右壁大书“忠孝廉节”四字,“文革”期间被毁,1996年重建。传说有族人富翁朱三赊,小时家贫,所需火油、草纸、火柴都得赊欠,因此父母起其名为“二赊”。至赊立,大发,占有土地分布三十六乡一带,年收租粮万三石。1998年,柯朱宗亲在祖墓中发现十三世少贤公砖志一块。证实他是宋朝进士震子公次子迁入的。震子公官福清县尉,理宗宝祐癸卯补入太学。砖存朱国良、朱发林家。
  坪洋井头朱,138户,820人,琳井系,伯高公之后。诏赐寿官盛斋公,修职郎双轩公,例赠武信郎敬轩公、余轩公,登仕郎美士公,乡进士凌川公,子德公,国学生正培公均从此出。解放前有朱新豪迁渠桥,朱亚桂、朱文桃迁华亭宝雀洋,朱光棣徙新加坡。1964年朱春音、朱金瑞、朱进荣、朱元双、朱章明移民邵武。朱金林迁径里。
  田厝朱,27户141人。系朱厝尾分支,琳井系。建兴隆朱社。
  东洙朱,琳井系,怀祥公之后,90户430人。今人朱文喜,清华大学毕业,原任莆田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工作成绩突出,国家环保局等单位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地质工程师朱金洪迁南平。
  桂山岩厝朱,石阜系,11户47人。门前山有祖墓一座,葬朱君松、朱继昌和朱开先。君松、继昌黄石人,与开先子树生同在黄石街经商。
  北高镇澄江(后程口)朱:175户1031人。石阜系金紫房。始祖进公。明进士朱文环,定州学正朱贵阳,举人朱璠,清举人朱贽、朱卷俱从此出。澄江为石阜系早期定居之地,有多支宗亲外迁开族。据老一辈回忆,十五世肇长公长子迁福清龙田;十六世忠公迁金山;廿一世有人迁大石(岱峰);十九世回侯公迁留山。今存有明正德十五年进士定州学正朱公墓碑一面,万历四十五年柏东朱公(廿二世)圹志一面,文字甚详,属宝公世系,准公、容公之后。澄江表字:辅于肇初士,维侯振宗祖,大本忠廉孝,亦荣公余卿。古有祖祠一座,已毁。现任龙岩矿务局水泥厂党委书记朱棠珍出此。朱金玉,朱光辉1964年迁建阳麻沙吕顿。会计师朱玉仁,副处级,于1969年迁江西南昌弯里。
  埕山码头朱,石阜系,40户。自黄石金山迁此。
  岱峰(大石)朱,186户,444人。石阜系,自澄江迁此。历代表字为:仁义礼智信,尧舜伯汉卿,开明长进,科甲联芳。今人朱文新整理各房世系,上溯至舜高公生二子:伯锦、伯舞,岱峰朱俱为其后。文新子朱瑞章,任县委副书记,伯锦之后。朱元万,国防科委教授,朱炳钗,军医院校教授,伯舞之后。明字辈全六三迁高峰山前仔,开位子明玉迁福井东田。近代移民有:朱富、朱天连移居建阳麻沙,朱建武、朱建华、朱炳廉移居建阳徐市。高峰山前仔朱,石阜系,18户,106人。始祖全六三自大石迁此。福岭东田朱,石阜系,15户,87人。始祖开位自大石迁此。
  埭头镇潘宅亭朱,32户,191人。传说为朱“阁部”之后,琳井系,明末迁此。原住大蚶山西麓,后迁潘宅亭。有祖祠一座已毁。今存朱秀夫木雕像一尊,高30公分,着明代官服,腰系玉带,背刻“明万历八年×刻,朱秀夫公×庚辰年三月×申时生”等字迹。存本村刘国诚家。今人朱金魁,水利工程师。部分宗亲曾迁居闽北。
  武盛北渚朱,34户,196人,琳井系,绍禄公于明中叶自黄石迁此。至第六代文峰公生六子,属奕字辈(长子奕周,余忘其名),称“六奕”。今中学高级教师朱元钟出此。《北渚林朱氏族谱》由第十二代裔孙应澄编写,已成帙。
  东峤镇赤岐朱,石阜系,自黄石塘下迁此。今分居顶房、下房、仙厝三村,共714户,4635人。下房村东南山丘上有古墓一处,以此地岩石为碑,文曰:“正统八年,岐山彦胜朱公之墓”,相传彦胜公之后分顶房、下房。仙厝村现存古木质围屏一付,雕有乡进士朱国宝为其叔朱志亭偕淑配林儒人七十双寿的序言,记述:“志亭翁自唐进士浙右监司都宫郎中讳丑公入莆九世祖迁湖公由澄江卜居湖厝,至始祖美祥公遂聚族于岐山”等字迹。所记志亭公上下四代排行表字为:“尔、祯、思、叟”与塘下表字完全相同。志亭字立思,为思字辈,仙厝之祖。传说志亭有土地1200多亩,被称为“立思王”。今人有莆田县公安局局长、全国先进公安局长朱金杯出此。
  前江下命朱,石阜系,200户1305人,社炉名“太平社”。今人朱文渔,三明市汽车运输公司驾驶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共福建省党代会代表。朱金玉,北京市木材烘干厂厂长,企业家。朱云子世宗,莆田县人寿保险公司经理。朱凤连,莆田市邮政储汇局局长。
  东庄镇西温朱,自坑园迁此,9户,56人。
  忠门镇蛎山朱,12户54人,琳井系。今人朱国民,在北京经营木材。朱天恩在涵江办药厂。朱国清,城厢区农业银行干部。
  忠门街朱,琳井系,朱金荣先祖自城厢田尾迁此,已历四代。金荣任笏石医院医师。荣弟金华、金富、金贵。金华任浙江省立医院副院长。
  平海镇石塘朱,106户,750人。
  湄洲岛高朱朱,今分居两村:上朱:176户,844人。下朱:241户,1047人。均为琳井系。始祖鹏基公于清康熙年间由黄石迁居湄洲岛。基子伯昭、伯亮分居上朱、下朱。现今存纹侯、恭侯、嘉侯、献润、献臣、献奠、献佐、学顺等朱氏古墓数座。1978年在白石山发现嘉庆庚午年(1810)墓碑一块,为朱学贵及其子奕香,奕杰,奕彩之墓。学贵为紫筠房二十七世。高朱表字:伯振侯献,学奕为信仁,仕子志公卿,万年传富贵、历代继重兴。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莆田朱氏通谱》

本书由莆田朱氏通谱编写委员会和朱玉华在一九九九年十月编写的朱氏族谱系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