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仙游县范氏族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7096
颗粒名称: 《楹联集》
分类号: I207.6
页数: 4
页码: 61-64
摘要: 潇洒襟期兴亦豪,仰止景仁道德,一代功名高宋室,生平惟存忠恕。却虏作长啸声,义田世泽长。(2)秦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曾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明,(3)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989-1052)。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著有《范文正公集》。(4)东晋名医范汪,(6)宋代诗人范良遂,(9)宋代侍御史范纯仁“元佑年(1086)同知枢密院事。追封许国公,(10)东汉名士范丹,桓帝诏其为茉芜长,闾里歌曰。
关键词: 楹联 范氏 范仲淹

内容

源自尧裔,
  望出高平。⑴
  责君碎斗显忠爱(,2)
  后乐先忧法圣贤。⑶
  有祛病回春妙手,(4)
  存先忧后乐雄心。
  盐官淡泊心常乐,⑸
  潇洒襟期兴亦豪。⑹
  揽辔澄清,列芳名于八顾,⑺
  先忧后乐,俪伟望于一韩。⑻
  博大开君,经筵反复陈说,⑼
  清廉律已,莱芜歌颂相闻。(10)
  表世风流,仰止景仁道德,(11)
  冠朝人物,称扬文正功勋。(12)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13)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14)
  尘甑养晦,(15)
  揽辔待清。(16)
  沼吴归隐,(17)
  述汉成书。(18)
  生平惟存忠恕,(19)
  胸中广具甲兵。(20)
  杖策定入关计,(21)
  却虏作长啸声。(22)
  四海云霞开曙色,
  五湖烟水荡春光。(23)
  党祸诛连、子宁刈爱,(24)
  邓公应梦,母为留名。(25)
  文正家声,
  龙图世泽。(26)
  文正家声大,
  义田世泽长。(27)
  注:
  (1)高平郡,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2)秦项羽谋士范增的事典。
  范增(公元前277-204),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人。善代谋。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常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明,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进士。仁宗天圣初,任西溪盐官。康定元年(1040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积极防御西夏,注重联合羌族,深受其尊重。工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著有《范文正公集》。
  (4)东晋名医范汪,字玄平,博学多才善医。
  (5)宋代诗人范固,字无外,负才不羁,安贫自乐。
  (6)宋代诗人范良遂,字次卿,自号墨庄居士。放情山水,不慕荣利,长于诗歌。其兄显贵,他宁静淡泊,潇洒自豪。
  (7)东汉光禄勋主事范滂,字孟博,征羌人。为清诏使,使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8)范仲淹事典,见(3)。
  (9)宋代侍御史范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以博大开上意,忠笃革士风。元佑年(1086)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相。言朋党之祸,反对治蔡确安州诗狱。次年,出知颖昌、太原、河南等府。八年复相。以目疾乞归,卒谥忠宣,追封许国公。
  (10)东汉名士范丹,一作范冉,字云史,外黄人。桓帝诏其为茉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卖卜于梁沛之间,结草屋而居,有时绝粮。闾里歌曰:“甑中生尘范云史,釜中生鱼范茉芜。”三府累辟不就,卒谥贞节先生。
  (11)指宋代名人范景仁的事典。
  (12)见注(3)。
  (13)马列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1893-1969)自题联。
  (14)江苏苏州范仲淹祠堂联。俎豆:祭祀器皿。
  (15)见注(10)。
  (16)范滂(137-169),东汉汝南郡征羌人,字孟博,举孝廉,时冀州饥荒,农民纷纷起义。他为清诏使,登车执辔(音pei,马的缰绳),有意澄清吏治,每至州境,贪官闻风而逃。因而得罪宦官。汉灵帝建宁二年,大杀党人,他自往狱中,与母决别,谓母曰:“愿母割不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
  (17)范蠡,春秋时楚国宛人,字少伯,曾仕越国,为大夫,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攻灭吴国。遂退隐于太湖宜兴。相传与西施一起,制陶器为生。后入齐国,更名夷子皮,至陶(今山东定陶县),称朱公。一生以四海为家,经商致富。
  (18)范晔(398-445年),南朝宋顺阳人,字蔚宗。博涉经史,历官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删定自《东观汉记》以下诸书,撰成《后汉书》,成一家之作。
  (19)范纯仁(1027-1101年),仲淹次子,字尧夫,官至尚书仆射、中书侍郎、观文殿大学士。曾曰:“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每告诫子弟:“苟以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20)范仲淹的事典。他官至陕西四路安抚史,参知政事。宋仁宗时,与韩琦率兵同拒西夏,夏人相诫曰:“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
  (21)范文程(1597-1666年),明末清初沈阳人,字宪斗。本为明代生员,万历末年投奔努尔哈赤,参与军国机密。历仕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他策定清军入关之计,清朝开朝典章制度多出其手。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保。杖策,执鞭。
  (22)范镇,宋代华阳人,字景仁。中进士第一名,宋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知谏院,历任翰林学士,封蜀郡公。少时作《长啸却胡骑赋》。晚年出使辽国,辽人见之曰:“此长啸公也。”
  (23)见注(17)。
  (24)见注(16)。
  (25)范祖禹,宋代成都华阳人,字淳夫。范镇从孙系,官至秘书正字、给事中,曾从司马光编篡《资治通鉴》。相传祖禹出生时,其母梦见金甲神人入寝曰:“吾汉将军邓禹也。”故名“祖禹”。
  (26)见注(3)。
  (27)义田:以瞻养赈济族人的一种田庄。

知识出处

福建省仙游县范氏族谱

《福建省仙游县范氏族谱》

本谱选载上追溯到唐代履冰,下截止至2001年底,主要记载当代仙游范氏族人的出生、死亡、婚娶、出嫁、入赘、出祖的变迁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