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瑟江翁姓宗譜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翁氏族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970
颗粒名称: 12.瑟江翁姓宗譜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夫人生由于父母,阅世相继而有祖父母以为之先。知有父母而不知历代之祖父母,岂足以言知哉?知而不就之则遗忘,不免犹无知也。谱也者,誌之具也。凡先人行次,或昭或穆,子孙可以为序;行事或隐或显,子孙可以为由。此而孝悌之风生,礼让之俗作,皆谱之以为据,其关系岂细故哉?吾翁氏之谱就于前者可稽,自始祖弘楚国左丞起于梁之原城,传于鞠为二十七世祖,传轩为三十四世祖。迁官于闽者轩也。迁莆田竹啸庄者何也。何子则,则子嗣昌、巨隅、部、邾、郭。
关键词: 福建 家谱 翁氏

内容

夫人生由于父母,阅世相继而有祖父母以为之先。知有父母而不知历代之祖父母,岂足以言知哉?知而不就之则遗忘,不免犹无知也。谱也者,誌之具也。凡先人行次,或昭或穆,子孙可以为序;行事或隐或显,子孙可以为由。此而孝悌之风生,礼让之俗作,皆谱之以为据,其关系岂细故哉?吾翁氏之谱就于前者可稽,自始祖弘楚国左丞起于梁之原城,传于鞠为二十七世祖,传轩为三十四世祖。迁官于闽者轩也。迁莆田竹啸庄者何也。何子则,则子嗣昌、巨隅、部、邾、郭。
  巨隅迁于本县漆林,为漆林始祖。历七传至若美公迁瑟江,为瑟江始祖。自是以来,一传于象,再传于懋,三传于仕楷,继述相仍,凭藉先声,守而不失,旧谱所载宜其然乎?然水以源深而流长,木以根深而畅茂。曰通、曰进、曰逵、曰奇、曰寄,皆仕楷之子。开创之余,身后有人矣。历唐、而宋、而元、而明,时久而支分渐盛,兄弟同气聚而为居者一,析而为户者三,曰南、日北、曰中,乃其户之名也。户既有三,则里胥军役亦以三而分之。虽然户之不一,而亲亲之情,岁时伏腊往来相聚,吉则相庆,凶则吊之。男子婚娶各求气类,而不苟于贪饕,一以邑之世家为择贤之地,其课子孙则咸有师儒以董学政,使不陷于愚,其给使令则有慵仆之丁资之出入,此吾瑟江翁氏家法相传,守而不失,永无忝于漆林之传也。是皆由谱牒之修于宋,绍于元,重修于道明伯理之祖,故人人尚廉耻,知礼教而敬让有如是焉。
  团居既之,支派尚存,有析居于县中小桥,有析居于龙江长厚,有析居于福州洪塘者,皆今成化、弘治、正德间之初分也。虽远近相悬,溯源穷流,一笃于亲爱,亦曷相遗哉!观世人易视族谱以为虚文无裨,甘于散逸而不恤,无他,忌者怠于修,耻以富与贫者等;昧者怠于修,不能以愚与贤者等。故昭穆不明,尊卑无序,甚至或以众暴寡,以富欺贫,以强凌弱,至于戚戚懿亲视为途人,一膜之外,便为胡越,由无谱故也。此世人之通病也。
  天兴悯世之病,而窃恐蹈之者,不揣固陋,乃仍以吾翁氏旧谱增修之,录其端而掇其末,采以族论,参以家传,昭穆行次,一一备书,是皆瑟江之派漆林之裔也。顾吾瑟江之翁皆宗于少府监巨隅公;竹啸、马栏、涂洋、朱紫坊、清江翁,皆宗于长史嗣昌公;文赋里高景翁宗于工部尚书部公;长乐稠巷、蚶墩翁宗于仁亮公;江阴玉屿翁宗于若洲公;潮州之唐步翁宗于景倩公,其流派相通。其建州之崇安、丹山,润州之丹阳,则以僖、传、信为宗,皆始祖何之弟也。若宁波、浦城、龙岩,福之福宁、双源、福州,旧谱所载,宜有根据,不为扳援。故谱一观如绳贯珠、玉在盘,昭昭可考,于今难悉载矣,故不得与瑟江之谱并致详焉。
  呜呼!古者诸侯世国,卿大夫世家,死者有庙,生者有宗,以相次也,是以历百世而不能忘。贤人君子尊祖敬宗者,能体悉此意,存谱以示子孙,则人伦明于上,族属亲于下矣。苟谱俱存,不能追念祖德,所行与谱违',若盲者视、聋者听,茫然不知所谓,此非谱之咎也,人也。
  是为序。
  明正德十五年庚辰阳月,水部员外郎十七世孙邑庠生天兴顿首序.

知识出处

翁氏族谱

《翁氏族谱》

讲述了翁氏族谱这次修谱工作得到海内外宗亲的大力支持。清江宗亲玉兴,令嗣元碌、元松、元炳兄弟提供珍藏的清代《京兆翁氏族谱》手抄本十册;北高东皋金狮、国胜两宗亲提供珍藏的《先祖遗像》彩像本两册;北高美澜永勇宗亲提供手抄本《三桂世系实录》一册;漆林玉美宗亲向福建省图书馆借录《翁氏历代族谱》和新加坡出版的《翁氏族谱》各一册;涵江区镇前毅彪宗亲提供《台闽六桂堂族谱汇编》一册。这些为编修新谱奠定资料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