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许氏泮公陵园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784
颗粒名称: 唐五代许氏泮公陵园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文明保护单位介绍了公生三子,长子达公,泮公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893年),官居侍御。开拓闽疆、功业伟观、勋绩卓著、世代簪缨、宗支藩衍、德泽远播五湖四海,苗裔几百万人。泮公卒于唐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已末(959年),享年67岁.偕德配夫人蔡氏合葬于晋江十四都湖厝村钟舍湾东墓围仔,号田螺吐舌,迄今千载.年湮代远,泮公陵墓及其田螺吐舌风水堀,万代发祥,以陵园围墙为界及前面田螺吐舌堀“由陵园文物保护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许春安先生主持,泉州市文联主席许在全先生与理事长许春团先生.为,竖保护碑“
关键词: 泉州市 许氏泮公陵园 唐五代

内容

吾族始祖、讳爱,公生三子,长子达公,居蓬山,次子川公,居西花,三子泮公,居瑶林,为瑶林二世祖:泮公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893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924年,出仕五季,官居侍御。开拓闽疆、功业伟观、勋绩卓著、世代簪缨、宗支藩衍、德泽远播五湖四海,数百个乡庄.枝荣叶茂,苗裔几百万人。
  泮公卒于唐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已末(959年),享年67岁,偕德配夫人蔡氏合葬于晋江十四都湖厝村钟舍湾东墓围仔,穴坐癸丁兼丑未,号田螺吐舌,迄今千载.年湮代远,泮公陵墓及其田螺吐舌风水堀,于1997年3月19日复修,并挖六角井大小各一口,吸取地下泉源,使灵穴福地,万代发祥,同年五月告竣,1998年3月15日,由福建省晋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以陵园围墙为界及前面田螺吐舌堀”。1998年4月5月清明节,由晋江市政协副主席许国劲先生,宣读晋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文件,由陵园文物保护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许春安先生主持,泉州市文联主席许在全先生与理事长许春团先生。为“唐五代许氏泮公陵园”竖保护碑。
  1999年4月6日清明节.由晋江市人大副主任吴松茂先生和许氏泮公陵园理事会名誉理事长许经魁先生,为“唐五代许氏泮公陵园”文物保护举行揭碑典礼。以示许氏泮公陵园,地灵穴旺、麟趾呈祥、世代永存。陵园重修,既为许氏海内外裔孙寻根谒祖和祭拜先祖的圣地,又为宏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加强与海内外文化交流,并为围头半岛增添一大景观。

知识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泉郡许氏宗祠》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泉郡许氏宗亲,包括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分布于三百多城镇和乡村,人口约有四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流播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都保持着浓浓的血缘亲情,思亲念祖的感情始终非常强烈,木本水源的观念不断加深,“立名节,敦实学,笃其志,励子孙”,不忘其本的意识很强。明清以降,泉州向外拓殖,不少民系又向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移居。这种思亲念祖的感情又加深一层。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春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