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任村许氏简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711
颗粒名称: 埔任村许氏简况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1
页码: 23
摘要: 本宗祠介绍了埔任村位于泉州古城北门外清源山西南麓,北邻环山社区花园头、过坑村,东近山兜村,泉漳铁路从村西边纵贯。村中驻有泉州市公安局、劳动教养所、拘留所、武警三中队,村北辟有泉州市花卉博览园,村西濒临西湖公园、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埔任村的历史应追溯到南宋之初。其后陆续有涪江陈氏、河南萧氏、济阳蔡姓、荥阳潘氏、东鲁学氏、开闽王氏、太岳高阳瑶林许氏等聚居。太岳一支系于清代乾隆年间从清源山龙降村迁来,高阳、瑶林二支估计也于清初沿海迁界时从晋江徙至。较有名的为民国37年参与清源山赐思岩“
关键词: 埔任村 泉州 许氏简况

内容

埔任村位于泉州古城北门外清源山西南麓,北邻环山社区花园头、过坑村,东近山兜村,东南接后茂社区王厝村,西南连普明村。北高干渠从村东边穿过,泉漳铁路从村西边纵贯。村中驻有泉州市公安局、劳动教养所、拘留所、武警三中队,村北辟有泉州市花卉博览园,村西濒临西湖公园、市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据出土文物略考,埔任村的历史应追溯到南宋之初。最早居民有白姓,其后陆续有涪江陈氏、河南萧氏、济阳蔡姓、荥阳潘氏、东鲁学氏、开闽王氏、太岳高阳瑶林许氏等聚居。
  埔任许氏源流,由于文革动乱、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族谱轶失,难以详考。但从零星资料可知,太岳一支系于清代乾隆年间从清源山龙降村迁来,高阳、瑶林二支估计也于清初沿海迁界时从晋江徙至。现有20户101人。
  埔任许氏历史上名人凤毛麟角,较有名的为民国37年参与清源山赐思岩“开闽许氏宗祠”重建的许满堂、许友用等。许满堂时为开明乡绅,与清末民初泉州名人汪辉煌等交游,著名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曾为许满堂祖莹墓志铭篆额。许友用为民间画师,曾为开元寺飞天彩绘。当代有高级农艺师许国栋,曾任市种子公司经理;高级教师许添泉;军转干部许君礼,曾多年任市公安局某所所长;民营企业家有许国环、许志胜、许耀辉等;许添源,主编有《清源山志》、《清源山摩崖选粹》著有诗文选集《我爱清源山》,《野蔷薇情思》等书。1994年任“清源天湖”工程技术主办,2001年荣聘为河南《许氏名人录》名誉副主编。许月照,现为环清社区主任。
  埔任许氏无专祠,相公爷宫为全村诸姓敬奉田都元帅神明之所,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许氏义芳曾参与筹建。现存相公爷宫及石刻楹联二副。
  大门联:佛法无边水面昙花开咒钵;神威有赫云头帅字展买旗。
  大厅联:灵府种善根随处修金心是佛;岱崧留正气至今凝碧水舞波。
  大门联系清同治进士翰林龚显曾撰题。大厅联署“古丰州王登瀛敬撰并书”。

知识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泉郡许氏宗祠》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泉郡许氏宗亲,包括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分布于三百多城镇和乡村,人口约有四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流播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都保持着浓浓的血缘亲情,思亲念祖的感情始终非常强烈,木本水源的观念不断加深,“立名节,敦实学,笃其志,励子孙”,不忘其本的意识很强。明清以降,泉州向外拓殖,不少民系又向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移居。这种思亲念祖的感情又加深一层。

阅读

相关人物

许添源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