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692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中华民族,江河泱泱,瓜瓞绵绵,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共创的五千年文化,灿烂辉煌,是始终维系炎黄一家的精神纽带,是长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史不绝书。祠堂是家族的中心,象征着祖先和家族沟通心灵的长城,是子子孙孙永世不忘的守望的精神家园。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她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漫的时空隧道,保持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我们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之根,是凝聚炎黄子孙心中永恒的情结。今天,许慎学术研究会编辑出版《泉郡许氏宗祠》一书,旨在应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之需,促进社会和谐。
  泉郡是一方热土,具有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量的先民从中原移居而来,在这里披荆斩棘、 艰苦创业,将落后的闽南地区,拓展成为膏腴沃壤、物华天宝的宝地。同时,又不断发展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早在宋元时期,泉州这一偏僻海隅之区,就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清以来,泉州人大量向外移民,拓殖南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成为今日全国著名侨乡。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才彦俊杰。泉州独特的祠堂文化,记述着祖辈箪路蓝缕、开疆拓土的业绩,蕴藏着深厚的木本水源的亲情良知,相伴相依着传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这一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可谓全国罕见。在泉州,随处可见的祠堂、家庙、宗祠,不但建筑宏伟壮观,而且融注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相映而成泉州一大独特的文化景观,交织成为炎黄子孙一种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这些祠堂,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兴发无限的思古幽情,让人看到生生不息的尊宗敬祖的情怀,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更使人感受到炎黄一家的温馨。
  泉郡许氏宗亲,包括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分布于三百多城镇和乡村,人口约有四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流播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都保持着浓浓的血缘亲情,思亲念祖的感情始终非常强烈,木本水源的观念不断加深,“立名节,敦实学,笃其志,励子孙”,不忘其本的意识很强。明清以降,泉州向外拓殖,不少民系又向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移居。这种思亲念祖的感情又加深一层。直到现在,由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才辈出,建宗祠,立家庙,修祖谱,如春风拂地,处处开花。所有的祠堂都建得华丽壮观,金碧辉煌,深感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既思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英明伟大,亦感祖先的恩泽受惠无穷。今天泉郡许氏宗祠、大宗、小宗约有三百多座, 洋洋大观,与其他姓氏构成为泉州地平线上一大人文景观。
  这部《泉郡许氏宗祠》,按泉郡地区的各个市、区、县、镇逐一编排,尽量反映其全貌。主要记录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宗祠的概貌,使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懂得自己血管里流的血是从哪里流来的; 二是宗祠的地点,方便人们寻根追踪,使其不忘其祖;三是祠堂的姓氏渊源,祖德宗功,让其后人引以自豪;四是族中的历史人物,激励后代子孙奋发向上;五是子孙的繁衍流播,让人们守望相助,保持和加强联系,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部《泉郡许氏宗祠》,以人为本,追本溯源,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汲取精华,扬弃糖粕,树立新时代的新理念,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其在全面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部《泉郡许氏宗祠》,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欣喜之余,欣然命笔,谨以为序。
  2006年11月8日

知识出处

泉郡许氏宗祠

《泉郡许氏宗祠》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泉郡许氏宗亲,包括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分布于三百多城镇和乡村,人口约有四十多万人,其中不少流播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姓与其他姓氏一样,都保持着浓浓的血缘亲情,思亲念祖的感情始终非常强烈,木本水源的观念不断加深,“立名节,敦实学,笃其志,励子孙”,不忘其本的意识很强。明清以降,泉州向外拓殖,不少民系又向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移居。这种思亲念祖的感情又加深一层。

阅读

相关人物

许集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