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宫·庙·祠·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643
颗粒名称: (四)宫·庙·祠·社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3
页码: 661-663
摘要: 本段介绍了北辰宫、太平社、长兴朱社、总兵府、东洲书社等。
关键词: 古建筑 名迹 莆田

内容

北辰宫:在黄石镇登瀛、井埔两村之间。明嘉靖年间(1566)由当时林下在老家乘聪里的浙江道御史朱俨会同全村朱、吴、卓三族共同倡建,祀玄天上帝;香火鼎盛。上世纪80年代重修扩建,面积25000平方米,为县级丈物保护单位。
  太平社:在黄石镇井埔、沟边两村村道文会处,建于元代,为石阜朱氏祖社,祀社公、社妈。社前一方祭台,为北辰宫玄天上帝出游时迎神接驾用。“文革”时被毁。1989年由朱成澄先生创议重建。
  篁岭堂:在黄石谷城宫右侧,石阜暮峰房三十世祖朱仲瑚所倡建,祀武圣帝君。俗称大帝爷庙,原与谷城宫隔一巷道,三开两进,庙宇高昂宽广,早年被毁。今存篁岭堂为谷城官附属建筑。坪洋井头显济庙:在东海镇坪洋井头,明代创建,上世纪60年代用作公共食堂,1983年朱王金创议重建。
  义城西社:在壕头北渚,清代创建。
  否星宫:在黄石镇七境村后院,明嘉靖年间、朱文汉,朱彬倡建,1958年毁、1983年重建,1997年迁建。
  龙苍祖社:在黄石镇斗南村,解放初毁,1985年重建。
  朱洙宫(威显祖庙):在灵川镇东洙村,原建在西亭山仔(红山仔)北侧山脚T.1958年被毁,1986年迁到本村现村址附近重建。
  长兴朱社:在灵川镇柯朱朱厝村,“文革”期间被毁,1988年重建。
  兴隆朱社:在灵川镇柯朱田厝村,“文革”期间被毁,1994年重建。
  清后古田祠:在黄石镇清后村东周境内,明朝期间,思存公自井埔迁居此地,其后裔在此建分祠,故名古田祠,今保存较完整。
  顺兴庙:在华亭镇兴沙宝雀洋,2000年被洪水冲毁,当年重建。
  凤山宫:在北高镇美澜村,创建时间未详,文革期间被毁为平地,一九九五年由本村朱氏宗亲倡议在原址上重建。
  总兵府:在笏石镇丙店村,明朝期间创建,前两座被拆除,今仅剩下后座,现改作祠堂,祀本村先祖神位。
  东洲书社:在黄石镇井埔村,明朝奉政大夫广东雷州府同知朱子宣创建。一九一八年南北军混战时被烧毁,1994年由朱成釜倡议重建。
  安泰兴社:在黄石镇井埔村,创建时间未详,一九九五年重修,现仍保持明朝建筑风格。
  显济书社:在黄石镇井埔村,创建时间未详,“明赠惠州府博罗县善政司朱应阳曾孙佛元孙泳来孙金、汾、泉捐白金拾两重建”(原屋糅字样尚存),一九九三年童修。
  福安书社:在黄石镇七境村后院境,一四八八年创建,一九二0年从古棒树旁迁建今址。一九五八年被拆除,一九八六年重建。“福安书社”匾额(原物)悬挂社门上。
  文峰岩凌云书院:在黄石镇塘下天马山,明代建为书院,朱湖曾在此读书,清代废为祠,一九五八年毁,二00—年重建。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莆田朱氏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后,舜典名书记之焉。世传至唐宰相敬则公,凡一百零七世也。敬则字少连,世居于亳,以孝友闻,一门六阙,累朝族显,公炳正朝纲,以忠正义烈,史炳丹青。敬则生光顺、光迪。光顺居南阳,五传而工部侍郎澥公,因洛乱,携子太卿贻范、司勋贻逊,司门贻业避地于侯官,而复入仙邑之党田。太卿公生㺲,以明经授浙右监司,因诸贤黄河之变,侍母老,不拜朝命。改官仓守,因开屋石阜,故其世系为:光顺生守温、守温生子浑、子浑生申锡、申锡生石阜世系入闽始祖澥,澥生三子:贻范、贻逊、贻业,贻范生珏为石阜世系入莆始祖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