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井埔朱氏大宗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638
颗粒名称: 4、井埔朱氏大宗祠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657-658
摘要: 琳井朱氏大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原名“唐古田令朱公祠”简称“古田祠”,为纪念入莆始祖朱巩而建。唐末中原纷扰,士宦纷纷南迁,巩随父户部尚书光启入闽。乾符六年三月,黄巢遇近福州,闽帅郑镒知巩忠勇,辟为团练使。执乃悉倾家资,招募智勇,分屯要害,巢莫敢近,郡赖以安,后迁古田令。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攻入唐都长安,群方鼎沸,士大夫皆以乱不乐仕进。巩沿撤至莆,悦莆之山明水秀,遂卜筑小龟屿楫壶桥之左(今井埔)家焉。配肖氏,生三子,曰:无逸、山则、无苟。肖氏妈葬黄石后洙,碑曰:“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肖氏墓”。嗣后,子孙即在望江岭造祠纪念。世称望江,井埔两祠为上下庙。后遭元季兵燹望江祠废。
关键词: 井埔朱氏大宗祠 名迹 莆田

内容

琳井朱氏大宗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埔村,原名“唐古田令朱公祠”简称“古田祠”,为纪念入莆始祖朱巩而建。巩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咸通十年进士,唐宰相朱敬则八世孙也。唐末中原纷扰,士宦纷纷南迁,巩随父户部尚书光启入闽。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三月,黄巢遇近福州,闽帅郑镒知巩忠勇,辟为团练使。执乃悉倾家资,招募智勇,分屯要害,巢莫敢近,郡赖以安,后迁古田令。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攻入唐都长安,群方鼎沸,士大夫皆以乱不乐仕进。巩沿撤至莆,悦莆之山明水秀,遂卜筑小龟屿楫壶桥之左(今井埔)家焉。配肖氏,生三子,曰:无逸、山则、无苟。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巩追思先世,携子无苟回固始省亲,遇疾而卒,葬先莹之侧。肖氏妈葬黄石后洙,碑曰:“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肖氏墓”(今移置宗祠内)。嗣后,子孙即在望江岭造祠纪念。五传至德公,又在井埔建祠,前座为家庙“朱氏祠堂”,后座为家塾“群仙书社”,“群仙书社”八传至默公,宋高宗封默为侯,勒J赐“显济庙”,又易祠为“显济庙”。世称望江,井埔两祠为上下庙。后遭元季兵燹望江祠废。
  明正统十四年,泉州十八世孙右副都御史鉴公来莆瞻扫祖祠,愀然不乐,乃谋族众于琳井重建。当时建有拱门、甬道、广场,两座相联的祠宇,占地数亩。祠内盈联曜目:正厅内“沛国庆辇基地由颖亳光州迁兴莆泉晋川岳钟灵特表千秋,向阳传谱牒派历汉唐炎宋至元世明清簪缨理起相承百代。”“地纪莆阳忠孝节廉羡我祖光前裕后,堂名琳井师儒将相望吾宗继往开来”,正厅口“往跻十哲千秋炳,仕历五朝百世馨”;大门口“莆阳开甲第,闽学衍云初。琳井家声大,古田世泽长。孝友传家宝,诗书处世长。琳井流芳,古田衍庆”;口落“支传南宋名贤裔,派衍盛唐宰相家。”如此文物古迹竟在文革期间毁为平地,实为可恨。
  一九九一年,经晋江溜石宗亲创议,由井埔古田令后裔组成重建委员会,在旧址予以重建。占地666.411?,建筑面积191.1m2,正厅面积127m2,进深三柱,面宽三间,重檐款山顶抬梁穿斗结构,更名“朱氏大宗祠”。于一九九三年底竣工,为海内外宗亲寻根拜祖提供思敬的胜地。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莆田朱氏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后,舜典名书记之焉。世传至唐宰相敬则公,凡一百零七世也。敬则字少连,世居于亳,以孝友闻,一门六阙,累朝族显,公炳正朝纲,以忠正义烈,史炳丹青。敬则生光顺、光迪。光顺居南阳,五传而工部侍郎澥公,因洛乱,携子太卿贻范、司勋贻逊,司门贻业避地于侯官,而复入仙邑之党田。太卿公生㺲,以明经授浙右监司,因诸贤黄河之变,侍母老,不拜朝命。改官仓守,因开屋石阜,故其世系为:光顺生守温、守温生子浑、子浑生申锡、申锡生石阜世系入闽始祖澥,澥生三子:贻范、贻逊、贻业,贻范生珏为石阜世系入莆始祖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