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朱氏宗贤率领群众围海造田暨建设新农村彰德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608
颗粒名称: 岐山朱氏宗贤率领群众围海造田暨建设新农村彰德记
分类号: K828.9
页数: 1
页码: 541
摘要: 介绍了岐山朱氏所居之地,古属武盛里赤岐山昭庆社,今为东峤镇下房村,辖下房、顶房、先厝三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1750亩,人口5198人。岐山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耕地面积少,地瘠民贫,古时被称为“七区下屿底”,是莆田全县最为穷困的一个角落。历代宗贤和宗亲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沧海变桑田的决心,挖山筑堤,围海造田,为岐山人增添生存之地,发展之基,适应人丁繁衍,屋宇增多,村落扩大之需。此外,在村道交通,学校建设等方面亦有诸多建树。凡我后昆切当牢记,且为此继承发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为实现小康,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岐山而奋斗不殆。
关键词: 岐山朱氏 传记 莆田

内容

岐山朱氏所居之地,古属武盛里赤岐山昭庆社,今为东峤镇下房村,辖下房、顶房、先厝三个自然村。现有耕地面积1750亩,人口5198人。
  岐山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耕地面积少,地瘠民贫,古时被称为“七区下屿底”,是莆田全县最为穷困的一个角落。我朱氏先民为了生存,勤劳耕作,同时积极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计自清代开始,历经民国时期,特别是在解放以后,先后进行大小规模不等的十多次围垦,向海拓展,计增加耕地两千余亩,为原有面积的两倍还多。历代宗贤和宗亲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让沧海变桑田的决心,挖山筑堤,围海造田,为岐山人增添生存之地,发展之基,适应人丁繁衍,屋宇增多,村落扩大之需。此外,在村道交通,学校建设等方面亦有诸多建树。他们艰苦创业之劳,为子孙造福之功,流芳百世!凡我后昆切当牢记,且为此继承发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为实现小康,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岐山而奋斗不殆。
  附:历代围海造田及村建事迹统计。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莆田朱氏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后,舜典名书记之焉。世传至唐宰相敬则公,凡一百零七世也。敬则字少连,世居于亳,以孝友闻,一门六阙,累朝族显,公炳正朝纲,以忠正义烈,史炳丹青。敬则生光顺、光迪。光顺居南阳,五传而工部侍郎澥公,因洛乱,携子太卿贻范、司勋贻逊,司门贻业避地于侯官,而复入仙邑之党田。太卿公生㺲,以明经授浙右监司,因诸贤黄河之变,侍母老,不拜朝命。改官仓守,因开屋石阜,故其世系为:光顺生守温、守温生子浑、子浑生申锡、申锡生石阜世系入闽始祖澥,澥生三子:贻范、贻逊、贻业,贻范生珏为石阜世系入莆始祖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