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父祈天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5162
颗粒名称: 葬父祈天文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页码: 369-370
摘要: 丁斐英,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月十四夜燈前草。爲父柩暴露,一淚一血,今幸安葬有地,懇恩垂仁,錫以昌吉事。口無擇言,行皆循矩,乃三代之長者,而兩朝之端人。欲舉魄以回家,恐鄕人之不諒,爰移襯於安福,忽水泥之相侵。嗣是,斐諧晉秦、庭和姑婦,雖勉強以度日,終不寐於終霄。三八節氣中,遇歌遇泣,心傷父骸之口口十六春秋際,每坐每行,腸斷卜葬之無期。兹者豫章赣州府堪輿廖魁九,憫斐苦心,指以葬所。因稱貸於親朋,集腋成裘,刮目前之薪米,鳩工營墳。伏惟上帝仁慈,凡在昆蟲草木,咸沾化機;矧此忠厚枯骸,寧遺佳壤。俾山川之秀,咸萃於斯;使水蟻之兇,不入其穴。鬼神兮守護,孫子兮熾昌。匐匍哀,感激弗勝。
关键词: 泉洲 丁氏 稿序 丁斐英

内容

丁斐英,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月十四夜燈前草。
  爲父柩暴露,一淚一血,今幸安葬有地,懇恩垂仁,錫以昌吉事。斐父克樹,原係順治甲午南安縣弟子員。秉姿鈍魯,賦性孝恭,趨庭務先意承志,甚得親之歡心,連枝懷旣翕且愉,無歉弟之情分。而且爲人怛率,發念慈悲,見鄕憐有急,樂爲解排;覩道旁不平,常懷憤恨;遇孤窮,隨有傾與;觸露髏,輒思安埋。口無擇言,行皆循矩,乃三代之長者,而兩朝之端人。緣丁卯敎讀蠟山,方懷升斗以畜子,詎臘望羽化書館,徒瞻杖履而生哀。欲舉魄以回家,恐鄕人之不諒,爰移襯於安福,忽水泥之相侵。爾時斐病稍差,翼中之雛,尙待哺養,罄懸無措,架上之鳥,豈能奮飛?永夜寒燈,獨對老母,憐雙影冷晨殘雨,但餘酸淚濕靑衫。嗣是,斐諧晉秦、庭和姑婦,雖勉強以度日,終不寐於終霄。三八節氣中,遇歌遇泣,心傷父骸之口口十六春秋際,每坐每行,腸斷卜葬之無期。兹者豫章赣州府堪輿廖魁九,憫斐苦心,指以葬所。地居南安石隴,穴在鋪頭獅山,負乙揖辛兼辰兼戌,業是文趙,乞從渭陽。因稱貸於親朋,集腋成裘,刮目前之薪米,鳩工營墳。謹涓葭月初七辰時,奉父安厝。愧不知山,旁觀者吉兇參半;苦無獨斷,當局者得失未分。憑功兄世馨之取裁,勖以當用;聽衆人議論之互岐,不無猜疑。心搖搖,懸旌不停流水;情悄悄,剪梨苦無幷刀。伏惟上帝仁慈,凡在昆蟲草木,咸沾化機;矧此忠厚枯骸,寧遺佳壤。叩乞憐念,敕賜臧亨。俾山川之秀,咸萃於斯;使水蟻之兇,不入其穴。鬼神兮守護,孫子兮熾昌。匐匍哀禱,感激弗勝。

附注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月十四夜燈前草

知识出处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出版者:綠葉敎育出版社

吾丁氏之回族,係來自阿拉伯的穆斯林之後裔,南宋末年,由蘇行賈卜住於閩泉,元末遷居晉江之陳埭。自一世祖節齋公爲始,歷今七百餘載,裔傳二十七世二萬多人,遠播海內外者亦不計其數。若此之綿且遠,世而增昌,發展成了被譽爲“陳域萬人丁”的大姓巨族。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斐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