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陳江丁氏宗祠碑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5089
颗粒名称: 重建陳江丁氏宗祠碑記
分类号: K877.42
页数: 2
页码: 311-312
摘要: 三傳至碩德公,徙居陳江,遺命諸子,即所居營祠堂焉。梧州公捐金營復,廣袤如舊,猶歉於未備,而諄諄囑其子也。頃計部公謁吿歸,聚族而,僉謂是役也鉅,匪力弗濟。族人袝祠而舍者,咸願以地歸焉。拓祠地周圍可七十餘丈,綜其費幾千餘金,五閱月而吿竣事。族姓七千餘指,群集序列,尊者司課獻,卑者職趨蹌,享奠旣畢,宴飮而落之。而司理寧文君將其長老命來委記於貢生翔。蓋禮敎墜而習俗錮,至有執政大臣,祭於私寢,爲官法彈糾,煩人主敕代營廟者。祠面匯流,日之吿成也,海潮三至其下。萬曆二十六年庚子重陽,賜進士榜眼及第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尙書前吏部左部侍郞兼侍讀學士眷生黃鳳翔頓首拜饌。
关键词: 泉洲 丁氏 碑记 宗祠

内容

《禮》:“大夫三廟。”丁氏宗祠,則梧州守槐江公承父志,續先構,而今計部光元君拓之。不稱廟而稱祠,何?此世傳享嘗之外,崇追遠之祀者也。丁氏之先,自洛入閩,曰節齋公者,居郡城文山里。三傳至碩德公,徙居陳江,遺命諸子,即所居營祠堂焉。瓜瓞日蕃,循沿餘三百載。嘉靖庚申歲,毀於兵,封承德公傷之,語梧州公曰:“不可以當吾世而湮宗祠。”梧州公捐金營復,廣袤如舊,猶歉於未備,而諄諄囑其子也。頃計部公謁吿歸,聚族而謀,僉謂是役也鉅,匪衆力弗濟。計部君惻然曰:“父命之矣,吾烏敢自愛其力?”悉罄祿餘,規畫詳恪。族人袝祠而舍者,咸願以地歸焉。君厚輸其直。拓祠地周圍可七十餘丈,綜其費幾千餘金,五閱月而吿竣事。門廡軒敞,寢室覩邃,庭墀閑豁,饗饋有室,齋庖有所。族姓七千餘指,群集序列,尊者司課獻,卑者職趨蹌,享奠旣畢,宴飮而落之。因相與揚觯言曰:“夫蓄源深者,疏爲衆派。枝葉茂者,庇及本根。以吾祖之祠於兹土也,自承德公而下營之凡三世,乃今赫赫奕奕,逾用改觀,惟宗實嘉賴之。吾儕朝夕於斯,異日者永永俎豆於斯,其又敢忘大德!願圖刻石誌之。”而司理寧文君將其長老命來委記於貢生翔。夫廟祀隆殺,以世數爲限。議者謂服盡之祖,遠而不祭〓有後之宗,疏而不袝,顧孝子順孫,永言似續,其曷有涯矣!《禮》云:“致愛則存,致慤則著。”祖先棲神之宅,英爽盼蠻,世世靈承,其爲存且著,孰大焉?徒援廟祭,自抑殺,而季諸榛莽,夷爲寢室也。水木源本之思,寧無感愴?蓋禮敎墜而習俗錮,至有執政大臣,祭於私寢,爲官法彈糾,煩人主敕代營廟者。宋公庠發憤陳疏,著爲令式。惟時在位公卿,自文潞公而外,未聞有相踵感憤者也。冠紳薦享,下同委巷,矧寥寥遠祖乎?今承德公追遠一念,子若孫克績緖而恢張之,且令丁之子姓,駿奔對越者,仰思祖德,俯篤本支,是報本之孝,睦族之仁,一舉兩得也,於以風世厚矣。抑《楚茨》之詩有之,“神保是格,報以介福”,而是祠有福徵二焉?祠面匯流,日之吿成也,海潮三至其下。祠旁有柏樹,一夕產奇葩數本,觀者詫爲異祥。丁氏之族人,咸欣欣相語者曰:“吾祖祠報成,賜於計部君,而錫厥祉,以逮諸宗也。”夫承德公之子若孫若曾孫,三以科第起矣,而皆用敦行世,其家僉閫我昌君、鄕進士德昌君,亦質有文武者,大於公之門,熾萬石之閥,方且未艾,不佞於計部君有厚羨焉,爰樂爲之記。
  萬曆二十六年庚子重陽,賜進士榜眼及第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尙書前吏部左部侍郞兼侍讀學士眷生黃鳳翔頓首拜饌。

附注

豎立於大宗祠外

知识出处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陳埭丁氏回族宗譜》

出版者:綠葉敎育出版社

吾丁氏之回族,係來自阿拉伯的穆斯林之後裔,南宋末年,由蘇行賈卜住於閩泉,元末遷居晉江之陳埭。自一世祖節齋公爲始,歷今七百餘載,裔傳二十七世二萬多人,遠播海內外者亦不計其數。若此之綿且遠,世而增昌,發展成了被譽爲“陳域萬人丁”的大姓巨族。

阅读

相关人物

黃鳳翔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