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范氏族谱》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3808 |
颗粒名称: | (一)试析“辈字”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1 |
页码: | 77 |
摘要: | “辈字”是指按其家族、宗族所规定的辈份所属的字相命名,明确标示其所在家族、宗族世系中所属的辈份、行次。“辈字”同样含有积极和消极因素。“辈字”的性质是以封建社会家族为中心,依据血缘关系的嫡、庶、远、近来区分亲与疏的一种等级制度的身份标志。明宗支,分族属,增强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就是通过这种“亲亲”关系,来模糊家族内部的上尊下卑,给阶级社会不平等事实披上温和而敦厚的外衣,因而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有效工具。它的另一方面,在探求姓氏中的实际操作与运转情况,至少可明确,它在研究家族繁衍、迁徙流转,辨析世系、寻宗追祖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在研究村落群居、封建世族、宗法论理诸问题上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
关键词: | 范氏 族谱 试析 |
本书始修于宋,宋庆历六年(1046年)皇帝宋仁宗御制范氏族谱序,曰“谱岂可不作,亦岂可徒作”、“范氏族谱,其尚钦哉!”宋皇祐三年(1051年)又有续谱,文正公为续修家谱作序,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又有一部续谱,其后能见鲜少,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高平堂范氏族谱、玉田范氏族谱出现。然由于房系不同,昭穆不明,且肇平、肇箕兄弟入广(业)以来已有470余年,未曾修谱,日居月诸,世运年湮,有失传之虞。今族亲为编修谱牒,派员到省内外广泛收集族史资料,时复三秋,几易其稿,经编写人员的辛勤劳作,终于完成这一浩瀚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填补了广业里范氏族谱的一项空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