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范氏族谱》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3795 |
颗粒名称: | 三、庆历改革 推行新政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4 |
页码: | 58-61 |
摘要: | 由于范仲淹和韩琦防御西夏的成功,仁宗于庆历三年四月将他们俩人提升为枢密副使。同年八月,仁宗又下诏,拜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升为副宰相。范仲淹奉调回朝后,面临着比抗御西夏更为艰巨的局面。当时的北宋内政,弊端丛生,特别是“冗官、冗兵、冗费”问题极为严重,使宋政府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有固定的数目。那些年老体弱的兵卒,应允许他们退伍归农。提出减少滥赏,减少纲运,收养战马于民间,停建观寺。中心目的是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这种“磨勘”制度;不仅防碍了人才的选拔而且使冗官现象更趋严重。范仲淹请求降诏:政绩卓著者破格提拔,不能胜任本职者另行安置,任内有罪者,至该磨勘日,视情节轻重,别取进止。 |
关键词: | 范氏 范仲淹 改革 |
本书始修于宋,宋庆历六年(1046年)皇帝宋仁宗御制范氏族谱序,曰“谱岂可不作,亦岂可徒作”、“范氏族谱,其尚钦哉!”宋皇祐三年(1051年)又有续谱,文正公为续修家谱作序,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又有一部续谱,其后能见鲜少,至20世纪90年代,才有高平堂范氏族谱、玉田范氏族谱出现。然由于房系不同,昭穆不明,且肇平、肇箕兄弟入广(业)以来已有470余年,未曾修谱,日居月诸,世运年湮,有失传之虞。今族亲为编修谱牒,派员到省内外广泛收集族史资料,时复三秋,几易其稿,经编写人员的辛勤劳作,终于完成这一浩瀚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填补了广业里范氏族谱的一项空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