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青春与生命的奉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3735
颗粒名称: 5.青春与生命的奉献
分类号: D634.1
页数: 4
页码: 1135-1138
摘要: 华侨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以自己付岀的重大牺牲为代价的,这在上文已略有所及。在本小节内,我们将进一步用具体资料和有关统计数字加以论述。“智朴,生咸丰辛亥,卒光绪丁亥,往洋被虎噬死”;“兆走,生同治壬戌,卒光绪甲辰,殁洋船内、葬大海”;以上几例足可表明,华侨在海外既要与天奋斗,又要与人奋斗。总之,华侨在海外胼手胝足、茹苦含辛,劳动条件之恶劣,生活的坎坷与折磨,加上人为的迫害与摧残,致使大多数人天不假年、短寿而终。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奉献于居住地的发展和连结中外友好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键词: 华桥 “海上丝路” 青春

内容

华侨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以自己付岀的重大牺牲为代价的,这在上文已略有所及。在本小节内,我们将进一步用具体资料和有关统计数字加以论述。
  且先看看《郑谱》的几条材料:
  “智朴,生咸丰辛亥(1851),卒光绪丁亥(1887),往洋被虎噬死”;
  “兆走,生同治壬戌(1862),卒光绪甲辰(1904),殁洋船内、葬大海”;
  “元森,生光绪己卯(1879),卒光绪乙巳(1905)”,婚后不久“渡洋,旋以病归,未几而殁。”
  “光易,生光绪乙未(1895),卒民国癸亥(1923),殁南洋,遭却匪所害。”
  以上几例足可表明,华侨在海外既要与天奋斗,又要与人奋斗。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摧残下,许多人或身陷虎口、或葬身鱼腹,或为瘴疠所袭“未几而殁”,或被窒息“洋船”(看来郑兆走是被拐骗的“猪仔”)而抛尸大海……
  在其他族谱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华侨惨死于殖民者的枪口之下⑲,以及“舟覆”、“失船”等等惨痛的记录。而更多的华侨大众挣扎于超负荷的劳动之中,和饥饿、热病相威胁的死亡线上,在族谱中则通常只能以“有去无回”、“卒葬未详”而一笔略过,或者根本就没有记载。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统计了《郑谱》及其他部分族谱中的华侨寿命:
  说明:
  1.各谱均以明确记载生卒时间为统计依据。
  2.表中“生卒起迄时间”,系指各谱最早一位华侨的生年和最迟一位华侨的卒年。
  3.永春其他3部族谱为《儒林宋氏》、《蓬莱尤氏》、《华房陈氏》。
  4.安海9部即本书上篇安海《金墩黄氏》等9部族谱。
  以上两表表明:
  一、两表共计14部族谱,范围包括晋江、永春、厦门等闽南主要侨乡,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统计出来的平均寿命大致接近(38岁上下),表明这个统计数字可资凭据。
  二、华侨的平均寿命远比国内及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低。据统计,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35岁。从数字上看,华侨的平均寿命略高于国内,但有两个情况不应忘记:其一,华侨绝大多数是成年以后才出洋谋生的,而国内人口寿命的统计则包括当时死亡率极高的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如果扣去15岁以下的少儿不计在内,则国内人口的平均寿数显然会大幅度上升;其二、族谱中有相当一部分华侨的生卒失考,特别是“卒葬不详”,如上列《郑谱》1068人中,只有736人可资统计,尚有1/3以上的人因生卒缺记而无从统计。这一部分人估计多属死于非命而早年夭折,因而族人无从查询与记录,他们的寿命一般都要低于其他族人。因此,如果把这部分人也考虑进去,则华侨的平均寿数必定还要降低下来。至于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据有关统计,在本世纪初即达49岁21,明显高于华侨的平均寿命。
  三、《郑谱》中,30岁以下死亡的计244人,占总数(736人)的33.15%;而表〈三〉中的《宋谱》、《尤谱》、《陈谱》,30岁以下死亡的30人,更占总数(76人)的39.47%,表明华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当英年有为之际,却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总之,华侨在海外胼手胝足、茹苦含辛,劳动条件之恶劣,生活的坎坷与折磨,加上人为的迫害与摧残,致使大多数人天不假年、短寿而终。他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奉献于居住地的发展和连结中外友好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

知识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本书计有两册。上册包括鲤城、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县(区)的资料部分;下册包括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四个市(县)的资料和作者的研究论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