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上郭氏四房族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3681
颗粒名称: 《埭上郭氏四房族谱》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078-1079
摘要: 该谱系惠安“白奇郭”分房谱,修于民国年间之手抄本。
关键词: 埭上 族谱 氏族谱系

内容

按:该谱系惠安“白奇郭”分房谱,修于民国年间之手抄本(残本)。白奇地处惠南海滨,旧称“九乡郭”,乃一回族聚居区。1990年正式成立“百崎回族乡”,辖区包括白奇、埭上、里春、后海等十三个自然村。
  据谱载,白奇先世于元代由浙江富阳徙泉,一世祖德广公肇基晋江法石坡庭,传至三世仲远公开基惠安白奇。
  追本溯源,白奇郭姓之始祖当属阿拉伯后裔,其回回名为伊本·库斯·德广贡,汉名则称郭德广。1978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法石乡发现元代墓碑一方,刻有中、阿二种文字:“晋、惠元郭氏世祖坟莹”以及“坡庭”、“百奇”等字样。该墓碑的发现,为研究白奇郭氏族人的渊源提供了重要文物证据。
  然而,长期以来白奇郭氏族谱又自称为郭子仪之后代,显然系元、明战乱及民族歧视政策所致。元代统治者压迫汉人、南人,而明朝建立后则反过来排斥蒙古人和色目人,致使本属回回之“白奇郭”,不得不攀附名将郭子仪以求得生存之机。
  “白奇郭”属“海路回族”之一支,具有航海开挂精神,其后裔向海外发展,在南洋以马来西亚槟城居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次之,可惜族谱未能详载。
  出国史料
  十七世
  家发公,生于光绪九年癸未(1883),卒民国三年甲寅(1914),享年三十二,殁于马来亚之吉礁。
  家神公,生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卒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殁于马来亚之槟城。
  家冬公,生卒年月日未详,旅食马来亚之槟城,因航海遇难,骨骸未归。
  十八世
  灯公,生卒未详,往马来亚之槟城。
  修涂公,未娶,往马来亚之槟城,后因船上遭风,溺水身亡于槟城海面。

知识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本书计有两册。上册包括鲤城、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县(区)的资料部分;下册包括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四个市(县)的资料和作者的研究论文。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少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