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林洪氏路西份道西公二房家乘》出国史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3432
颗粒名称: 《英林洪氏路西份道西公二房家乘》出国史料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811-812
摘要: 本节《英林洪氏路西份道西公二房家乘》的出国史料包含廿七世人物的介绍。
关键词: 英林 家谱 氏族谱系

内容

廿七世
  笃斋公,生同治七年戊辰年(1868)七月初七日,卒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三月初三日,享年五十六。妣谢氏,侧室施氏。嗣子四,源盾、源紫、源琴溯儒君三子入承、源大。
  先严讳溯叶,号笃斋。生值家窭,诸弟又幼稚,少时常往深沪贩鱼,以逐什一之利,期以奉养二亲,抚育诸(弟)。奈当时先祖父债台高筑,诸债权人一见先父作此肩挑小贩,咸来迫索,遂使微末生理因以中止。而家中二亲及诸幼弟,一日三餐亦难举火矣。然先父不以受此挫折而馁志,且更因此而加奋发,用是拜别亲庭,南渡菲岛。依人作嫁,备受艰辛,凡有所得,无不悉数寄回,以赡家费。而家道亦由是稍舒焉。胡天不祚,二老相继弃养,先父在岷,一闻噩耗哀痛,逾恒碍关河远阻,又值岷江西美〓兵,船舶稀通,未由奔丧凭棺一恸,并以亲奠窀穸,越年客地事平,乃得言旋。为先祖父母追荐功果,以尽人子之职。继而都洪拘怨,斗祸剧烈多年,所吾乡夙居边界,适当其冲,兼以乡小人贫,御侮乏策,苦唤奈何,乡人咸岌岌自危。先父见此情势,不惜巨资,百计筹防,俾无风鹤之恐。吾乡得以存在者,实先父力也。至今乡人犹啧啧称赞不置……,迨民国甲寅年再赋归来,便兴工庀材建造厦屋,工程之大,历将一年……。翌年春即偕家母及诸儿侄赴岷。斯时也适值吾族侨外之人,提倡开办学校于英林,冀以启发民智,先父亦参列发起人且被选为司库,至筹资之时,先父首捐钜款以为之倡……。且也民国以来,丧乱靡常,苛捐杂税,纷来叠至。而乡中之人,矢都贫穷之家,不胜诛求,当先父之日见力不足者,恒代为缴纳,庶免悍吏之来叫嚣,〓突鸡犬为之不宁,是岂仅举乡之受赐,即邻里亦多钦羡焉。至若友于之情,待人接物之和蔼,以及为胞功兄弟之谋立嗣续,则其余事耳。嗟夫,综吾父之生平及其行事,均足为后人法,乃以身体素弱,晚年又患痰疾,竟於归家甫及二载,遽尔去世,呜呼……溯全公,生光绪七年辛巳(1881)九月初八日,卒公元一九五〇年庚寅二月初二日。妣林氏,继妣施氏,如室王氏。子三,源璧、源埕、源篇。女三,新姑适型厝蔡文焕君、趁姑、闷姑。
  恭题溯全公传
  溯全公世居晋之玉坂乡,球扼公之三子也。幼时以家境清淡,读书不多,然深明大义,力田服贾,能博堂上欢。年十余岁,以乡居无所展其抱负,向乡人之往菲岛经商者,实繁有徒,奋翮图南,斯其时矣。在菲多年,回家数次。交友以信,取与以义,众望翕归,而家道亦小康焉。公天性和平,醇朴无华,自奉虽甚俭约,而待客则殷礼有加,每好施与。自菲岛回梓,必备各种良药,以济人之急。黎里有急难,每义形於色,必岀为排难解纷。有不务正业或好惹闲非者,辄纠正之,而横逆加诸己身者,则多不较,于以见公之度量,亦是乡里所推重者也。公德配林氏早逝,继娶施氏。生男二,源璧先生其长也;次源埕,于春间来南浔就学。女二,长采蘩,适型厝乡蔡文焕;次采藻尚幼。庶室王氏,生男源篇,女采蘋订婚于〓州乡王家。公今年五十有三岁,精神强健,蔗境自宜,克享遐龄,以为闾里钦式焉,是为传。
  螺阳蔡受谦书於南浔黉舍

知识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本书计有两册。上册包括鲤城、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县(区)的资料部分;下册包括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四个市(县)的资料和作者的研究论文。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少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