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晋邑〓山祥凤蔡氏二十七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874
颗粒名称:
晋邑〓山祥凤蔡氏二十七世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519-521
摘要:
本节包含了晋邑〓山祥凤蔡氏二十七世人物的介绍。
关键词:
蔡氏家谱
氏族谱系
族谱
二十七世
内容
祥焕公,发唾公四子,字祖烂,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元月十七日,卒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八月初三日,殁于〓叻坡。
祥榜公,发碗公之子,生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九月初七日,往〓叻。
祥鹄公,发平公嗣次子,发瓶次子入承,号慎修,字祖鸣,生光绪六年庚辰(1880)十二月廿五日,卒光绪卅二年丙午(1906)元月十八日。公殁于氓地。妣王氏。子二,长由江,次由敬。
祥抛,发悦公次子,生民国四年乙卯(1915)元月初八日。配郎茅氏,名猫理,吕宋女,生民国七年戊午(1918)。
祥苔、发〓公次子,生光绪卅二年丙午(1906)十月廿四日。
配□氏,名曼理,吕宋女,生民国元年壬子(1912)十一月十七日。子,长由固,次由嘉,三由赠。
祥让公,发巧公之子,号存礼,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五月十一日,卒民国七年戊午(1918)元月廿八日,公殁于〓希蚋。
妣郑氏;继妣潘氏。子一,由宜、养。
祥报,发流之长子也,生道光庚寅年(1830)八月二十七日,卒咸丰丙辰(1856)三月十九日,卒在吕宋氓希腊。嗣子由川。
祥〓,发作之长子也,生同治癸亥年(1863)十二月初九日,卒光绪壬午年(1882),葬吕宋氓希腊新山中。
祥定,癸乞之次子也,号止静,生咸丰己未年(1859)七月十九日,卒民国丁巳年(1917)二月二十日,卒在小吕宋岷衣蚋,葬新山唐人塚地。娶瑶林乡许氏。子由委。
祥富,发佞公次子,生公元一八六八同治戊辰年四月初三日,卒年失记,七月十六日,亡葬菲岛。妣施氏,娶菲女。子二,长由秉,次由围。'祥烧,发石公之子,生光绪年间,卒民国□年十一月十九日,年二十多岁,亡在菲律宾。
祥銮公,发洘公之五子,生公元一八八八光绪戊子年六月初七日,卒公元一九七一年辛亥五月廿一日,八十四岁。公往菲多年,临终返乡,葬在本处仑山。妣吴氏,继妣吴好娘。
祥〓君,发驾之嗣子,生公元一八六三同治癸亥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公元一八八二光绪壬午年七月廿一日,葬吕宋马尼拉新山中。
祥七公,发绥公之六子,生公元一八七三年同治癸酉年三月十六日,卒□年四月廿七日。公卒葬在菲律宾。子二,养长子由交,嗣次子由芳、祥平之子入承。
祥佗公,发编公之四子,生公元一八六六年同治丙寅六月廿二日,卒公元一八九五年光绪乙未十一月廿二日。妣许氏。养子由聘。
祥滋公,发豫公次子,往吕宋不回。
祥风公,发豫公三子,往〓叻不回。
祥贼公,发勺公次子,生咸丰四年甲寅(1854)六月廿日,卒于吕宋,年月日时莫考。
祥〓,字祖芳,发艾公四子,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正月十九日。妣庄氏,继妣施氏,三配吴氏。子,长由宗,次由灯,小长祥汫次子入承。
翁讳祥〓,字祖芳,明德公之季子也。世居泉之晋南〓山,务农为业。明德公艾得翁,亲视如拱璧,未尝稍有皆笞。翁虽少即有成人器量,性忠厚,孝友为怀,不以嬉戏经心。〓龄东渡台湾,依季父学贾。第以家贫亲老,己又雏年,未能少获微赀为双亲甘旨之奉,何如长依膝下,日承欢笑之为得也。乃决计归来,灌园食力,贩菜卖葱,助父家政。旋又念稼圃终难发达,人生富贵须及时,故未冠又随人渡菲。时菲岛为西班牙属国,民智未开,商况寥寥,翁所得虽无多,而能日积月累,为自营生计之基础。及美人领有斯地,富庶繁华不可名状,商场因之大展,日臻月盛。翁往还十年间,获利不下数千余金。囊橐既丰,顿生乡思,因是荣归,盖筑大厦,为明德公晚年乐地。时明德公夫妇,臻眉寿犹能同享福焉。於〓,世之所称白手成家者,若翁可谓无愧斯言已。翁今老矣,阅历既多,心气愈和,乡邻间事有关于公益者,未尝不努力提倡,俾致其成。或有纠纷难者,亦未尝不婉言劝导,必使其平而后已。是翁之存心行事,大有古风焉。岁庚午,翁适由菲旋里,时是乡学校初立,措施未尽周到,乡人咸以总董目翁,翁亦毅然自任,不以劳烦为辞,经营处置,各得其宜,化一乡之陋俗,合三甲为同堂,使一班莘莘学子,青年志士,获治今时之新文化教育,为将来之大伟人,未始非翁之热心教育,崇重师道以成之也……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日长至通家第惠西伯庭郭宗阶拜撰祥姜公,发挨公嗣子,往〓眼不归。妣施氏。子一由椅。
知识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本书计有两册。上册包括鲤城、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县(区)的资料部分;下册包括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四个市(县)的资料和作者的研究论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