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墘林氏十七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381
颗粒名称: 大墘林氏十七世
分类号: K820.9
页数: 9
页码: 36-44
摘要: 充闾,金圈公养子,生同治辛未年三月十八日,卒在日里。拱渎,金定公次子,生同治甲戌年四月初七日,卒光绪甲辰年九月十八日,往仰光。招财,岳定公长子,生光绪癸巳年四月十三日,卒在实叻,失纪。拱耙,思定三子,生同治壬申年九月十七日,卒宣统辛亥年五月十一日,卒在吉隆坡。拱行,致忠次子,生光绪丁丑年八月初四日,往吉隆坡谋利,卒民国戊午年九月十四日。拱顺,致忠五子,生光绪庚寅年十二月初二日,往实明坡求利,卒民国戊辰年二月十一日。拱且,汉定三子,生道光丙午年十一月十九日,卒光绪口年十二月十八日,埋在吕宋。娶李氏,卒在功;续娶李氏,卒在叻。拱汝,训然长子,生光绪乙亥年正月二十日,卒光绪壬寅年六月二十一日。
关键词: 族谱 大墘 林氏 十七世

内容

充闾,金圈公养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三月十八日,卒在日里。
  拱不,金定公长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十月二十四日,卒在仰光。
  拱渎,金定公次子,生同治甲戌年(1874)四月初七日,卒光绪甲辰年(1904)九月十八日,往仰光。
  招财,岳定公长子,生光绪癸巳年(1893)四月十三日,卒在实叻,失纪。
  拱耙,思定三子,生同治壬申年(1872)九月十七日,卒宣统辛亥年(1911)五月十一日,卒在吉隆坡。
  拱行,致忠次子,生光绪丁丑年(1877)八月初四日,往吉隆坡谋利,卒民国戊午年(1918)九月十四日。
  拱饮,致忠四子,生光绪戊子年(1888)九月初八日,往吉隆坡,卒宣统辛亥年(19H)六月二十一日。
  拱顺,致忠五子,生光绪庚寅年(1890)十二月初二日,往实明坡求利,卒民国戊辰年(1928)二月十一日。
  拱招,国定长子,生同治丁卯年(1867)八月初三日,卒在外夷,失纪。
  拱吉,国定次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正月三十日,卒口年闰四月初四日,往吉隆坡谋利。
  万安,日定公三子,生同治己巳年(1869)九月二十三日,卒在口力。
  拱且,汉定三子,生道光丙午年(1846)十一月十九日,卒光绪口年十二月十八日,埋在吕宋。
  拱拈,天定长子,生道光庚戌年(1850)二月二十六日,卒在吕宋,失纪。
  水湖,天定次子,生同治乙丑年(1865)十二月初八日,卒民国丁卯年(1927)十一月二十七日,卒在仰光。
  贵夫,身定长子,生道光己亥年(1839)七月初四日,娶刘氏,卒在外夷。
  连发,致训次子,生咸丰癸丑年(1853)五月初四日,卒民国丁巳年(1917)三月初五日,卒在叻。娶李氏,卒在功;续娶李氏,卒在叻。男三。
  经济,致奢养次子,生同治戊辰年(1868)七月初六日,卒在吉隆坡。
  拱乞,皆定之子,生咸丰乙卯年(1855)五月初七日,卒光绪戊戌年(1898)六月初六日,卒在仰光。
  拱让,致霸长子,生同治乙丑年(1865)四月二十九日,往吉隆坡,卒光绪甲辰年(1904)正月十一日。娶李氏。
  基墙,致寝长子,生光绪丙子年(1876)十一月十六日,卒民国甲子年(1924)正月十二日,往叻。娶陈氏。
  拱肯,致老次子,生光绪辛巳年(1881)十二月初八日,往吉隆坡,卒宣统己酉年(1909)九月初九日。
  水阵,致老四子,生光绪辛卯年(1891)四月二十七日,卒民国甲寅年(1914)九月十五日,卒在吉隆坡万挠。
  谦吾,瑞麟长子.生光绪己丑年(1889)三月二十日,卒光绪乙巳年(1905)七月十七日,卒在吉隆坡。
  拱泉,致禁次子,生光绪丙戌年(1886)十二月十五日,卒光绪甲辰年(1904)四月初七日,卒在吉隆坡。
  藜火,致瓶长子,生光绪庚辰年(1880)八月二十五日•卒民国甲子年(1_924)二月初十日,往吉隆坡。
  碧溪,致生养子,生光绪丙申年(1896)十一月十八日。娶谢氏,生光绪□年九月十五日,往吉隆坡,卒民国甲子年(1924)九月二十日;续娶黄氏。子一女二。
  凤雏,旭照次子,生咸丰丁巳年(1857),往外夷,卒民国丙辰年(1916)。
  和尚,致王三子,生光绪□年。娶张氏,生光绪辛丑(1901)十一月二十二日,往叻,卒民国丁卯年(1927)正月二十一日。女一。
  苏吟,致口养子,生光绪壬午年(1882)十一月初三日,卒光绪壬寅年(1902)八月十一日,葬在外夷。
  拱棹,致燃长子,生光绪丁丑年(1877)十一月十五日。卒光绪丙午年(1906)二月初一日,在吉隆破谋利聚居。娶刘氏。生子一。
  拱致燃三子,生光绪乙酉年(1885)五月初一日,往吉隆坡,卒光绪乙巳年(1905)十二月十八日。
  拱由,金定三子,生光绪壬午年(1882)正月十四日,卒在仰光。
  养成,陈烈养三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九月十九日,在仰光,卒光绪壬辰年(1892)十月二十九日。嗣子半。
  严教,有来嗣长子,生光绪乙亥年(1875)三月初八日,卒光绪癸巳年(1893)六月十四日,葬在叻。嗣子半。
  新俊,有来次子,生光绪丙子年 1876)五月初一日。娶刘氏,生光绪辛巳年(1881)九月初八日,卒民国丁巳年(1917)八月二十七日,卒在吉隆坡。子一女一。
  魁田,粥定长子。生同治癸亥年(1863)十一月十一日,卒民国癸亥年(1923)五月二十三日。娶刘氏,续娶李氏,在外夷三娶姚氏。
  拱藻,喻定三子,生光绪□年一月十六日,在仰光卒。卒光绪辛丑年(1901)九月初八日。娶刘氏。
  拱昭,喻定四子,生光绪丙戌年(1886)正月初一日。少而头角峥嵘,颖异脱俗,入学而习孔孟诗书。长而负笈从师。至清季废科举,而远涉外国,历聘诸邦,学为儒医,活人无数,声称海国。至民国己巳(1929)捆载荣归。娶郑氏,续娶陈氏,侧室施氏。养子二女一。
  荣炎,海定三子,生光绪甲辰年(1904),卒民国癸亥年(1923)五月初七日,葬吉隆坡。
  拱练,草定之子,生光绪己卯年(1879)八月十八日,卒民国丁卯年(1927)十一月十四日,卒在吉隆坡。
  拱育,聚定养长子,生光绪戊子年(1888)正月十六日,卒光绪戊申年(1908)三月初八日,在吉隆坡。
  万曹,聚定次子,生光绪乙未年(1895)五月初一日,卒民国甲寅年(1914)五月二十八日,卒在吉隆坡。
  韭菜,字定长子,生光绪丁亥年(1887)二月二十五日。娶黄氏,生光绪壬辰年(1892)正月十四日,卒民国辛酉年(1921)八月初五日,葬在吉隆坡一号冢山。续娶黄氏。子六女三。
  火镜,字定次子,生光绪己丑年 1889)八月二十日,卒光绪丁未年(1907)十月二十日,葬在吉隆坡一号冢。
  身保,字定公三子,生光绪甲午年(1894)十月初四日,卒民国乙卯年(1915)十二月初七日,葬吉隆坡一号冢。娶刘氏。嗣子半;女一。
  溪水,坪定次子。生光绪乙亥年(1875)十二月,卒光绪己亥年(1899)十二月初七日,在吉隆坡。
  拱森,致添四子,生光绪庚辰年(1880)六月初六日,卒民国壬戌年(1922)十一月初三日,在仰光。
  拱奂,长定次子,生光绪丁丑年(1877)二月二十三日。娶郑氏,生光绪丁亥年(1887)十二月二十三日,卒民国己未年(1919)五月初三日,卒在吉隆坡。生子一,女二。
  治水,长定三子,生光绪庚辰年(1880) 十一月二十四日,卒民国丙寅年(1926)十一月,卒在吉隆坡。
  拱角,教定次子,生光绪戊寅年(1878)十二月初一日,娶番女㐷惹,生未详。
  拱搏,五定长子,生光绪丁亥年(1887)二月初八日,卒在巨港。
  拱肯,致森养子,生光绪壬辰年(1892)二月初五日,娶叶氏,续娶苏氏。卒在巨港。
  拱宣,省定次子,生咸丰丁巳年.(1857)九月十三日,卒民国乙丑年(1925)四月十二日,在仰光。娶胡氏。子一。
  守义,盛定长子,生同治戊辰年(1868)六月十九日,卒光绪辛卯年(1891)三月十三日,在夷卒。
  雨露,盛定次子,生同治壬申年(1872)六月,在吉隆坡,失纪。娶陈氏。
  亲辉,致梦五子,生光绪戊寅年(1878)十一月二十六日,卒光绪甲辰年(1904)六月十八日,往吉隆坡。娶陈氏。
  拱汝,训然长子,生光绪乙亥年(1875)正月二十日,卒光绪壬寅年(1902)六月二十一日。娶李氏,往叻卒,卒民国丙寅(1926)八月十二日。子一。
  拱洁,鳌定之子,生光绪丁丑年(1877)五月十一日,卒民国甲寅年(1914)五月十六日,卒在吉隆坡。娶张氐。子一。
  拱极,致谤长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五月初四日,卒民国丙辰年(1916)八月初七日,往夷。娶郑氏。子四。
  文生,致者之子,生光绪乙未年(1895)正月初三日。娶章氏,生光绪甲辰年(1904)五月,卒民国己巳(1929)正月初六日,葬在功吧往立九个石,坐西向东。生子二。
  拱镇,致读长子,生同治戊辰年(1868)八月二十四日,卒光绪壬辰年(1892)十月十八日。娶傅氏,生同治壬申年(1872)十一月初八日,卒在叻,卒民国乙丑年(1925)九月二十五日。
  拱真,亶定长子,生同治己巳年(1869)六月初二日,卒民国丙寅年(1926)二月二十六日,卒在吉隆坡。
  拱专,亶定次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十一月初八日,卒在外夷,未详。
  拱任,生光绪癸未年(1883)十月十六日,往外夷。娶刘氏,生光绪己亥(1899)正月二十九日,卒民国戊午年(1918)十二月初四日,葬星加坡;续娶张氏。子一女二。
  两缎,信定长子,生光绪丙戌年(1886)四月二十五日,卒民国壬戌年(1922)三月初八日。娶姚氏,生光绪乙未年(1895)三月二十三日,卒在叻,卒民国乙丑年(1925)十月十八日。
  拱悻,厚定长子,生光绪甲申年(1854)三月十七日,卒在外夷。娶杨氏,改节。
  拱培,大定长子,生咸丰甲寅年(1854)十一月十四日,卒在外夷。嗣子半,珠火。
  拱范,大定次子,生咸丰戊午年(1858)正月初一日,娶番女口氏,生卒在仰光。
  拱护,大定三子,生咸丰庚申年(I860)七月二十三日,卒在仰光,失纪。娶叶氏。
  拱浪,园入嗣子,生同治丙寅年(1866) 六月初四日,卒在夷。娶张氏。子一女二。
  登土,乾院长子,生光绪丙戌年(1886)十月初八日,卒在外夷,未详。
  拱炽,佳音嗣子,生同治壬戌年(1862)十二月二十五日,卒在外夷。
  拱浅,佳训三子,生同治庚午年(1870)九月十一日,卒光绪辛丑年(1901)二月初二日,在夷。
  章垂,佳训四子,生光绪庚辰年(188。)十月十二日,卒光绪庚子年(1900)十一月,在夷卒。
  四(1865) 六月二十七日,卒泗(1870) 二月十二日,卒在(1890) 五月二十八日,卒正月初一日,在仰龙魁,致顶长子,生同治己巳年(1869)四月二十五日,卒民国壬子年(1912)三月十三日,往吉隆坡。娶胡氏,生光绪口年正月二十九日,在吉隆坡,卒民国壬子年(1912)三月十三日,子一。
  鹤氅,致芸长子,生光绪丙子年(1876)二月二十日,卒光绪庚子年(1900)十月初四日,在夷。
  连来,金〓铜养长子,生光绪乙亥年(1875)九月二十三日,往夷,卒民国口口。
  拱祚,致钩养子,生同治乙丑年在外夷,失纪。嗣子半,泗水。
  力田,承定次子,生同治庚午年外夷,失纪。
  拱桂,戊定公子,生光绪庚寅年民国甲子年(1924)正月二十二日,往仰光。
  联春,煌定之子,生光绪己丑年(1889)光,卒民国戊辰年(1928)六月初五日。娶胡氏,生未详。
  拱阵,致读嗣长子,.生同治甲戌年(1874)七月初三日,卒在夷,失纪。
  拱两,周定四子,生光绪戊寅年(1878)六月二十一日,卒在夷,失纪。 .拱石,致对三子,生光绪庚辰年(1880)五月十一日。娶柯氏,生光绪戊子年(1888)七月二十日,卒在吉隆坡。
  拱辰,致总之子,生光绪甲午年(1894)六月二十八日,卒民国丙寅年(1926)六月初四日,卒在吉隆坡。娶胡氏。子二。
  拱尚,致杯之子,生光绪丁丑年(1877) 十一月二十一日,卒光绪癸卯年(1903)七月二十五日,往夷卒。娶刘氏,未婚归家别配。
  拱兜,致素次子,生光绪庚辰年(1880)五月二十八日,卒在夷,失纪。娶刘氏,子一。
  拱柔,致素三子,生光绪癸未年(1883)正月十一日,卒在夷,失纪。
  拱奇,致川次子,生同治丁卯年(1867)正月二十七日,卒民国甲子年(1924)十月初四日,卒在吉隆坡。娶刘氏。子二。
  金城,致勇养长子。生光绪乙酉年(1885)十月初八日,娶杨氏;续娶吴氏,生光绪壬辰年(1892)二月初九日,卒在叻,卒民国丁卯年(1927)四月十二日。子一。
  拱兔,致梅次子,生光绪辛卯年(1891)正月二十三日。卒在吉隆坡,卒宣统己酉年(1909)五月十一日。
  为忠,振文长子,生同治辛未年(1871)四月十九日。娶万鸦老港墘姚氏。子二女二。
  为周,振文次子,生同治癸酉年(1873)六月二十五日,卒光绪壬寅年(1902)十月十一日,葬在外夷万鸦老。娶万鸦老李氏。子一。
  甲戌,振文三子,生同治□年十一月初四日。娶万鸦老薛氏。
  子一。
  建章,振文四子,生光绪丙子年(1876)十一月初九日,娶万鸦老李氏。
  永星,振文五子,生光绪丙子年(1876)十二月初六日,往万鸦老营利,卒民国己巳年(1929)三月二十日,子四女六。卒在外夷,将衣冠葬虎空口内垵。
  开春,裕后之子,生光绪己亥年(1899)二月初九日,卒在夷,卒民国甲寅年(1914)正月十七日。
  拱判,致端长子,生光绪戊子年(1888)十月初六日,卒在叻,失纪。
  拱侯,致端次子,生光绪乙丑年(1889)五月初四日,卒民国戊辰年(1928)十一月二十七日,卒在助。娶赵氏°子二;女二。
  金灿,致路次子,生光绪丙申年(1896),在仰光。
  为居,寿春长子,生光绪庚子年(1900)八月初二日,卒民国己年(1917),卒在叻。
  玉塔,致总长子,生光绪丙子年(1876)三月初五日,卒葬在田光。娶陈氏,又在仰光娶缅甸女㐷生妞。子六女六。
  金钳,致蓄次子,生同治己巳年(1869)七月十五日,卒光绪庚子年(1900)十一月十八日,往夷。
  容临,致本次子,生光绪己卯年(1879)五月二十六日,卒民国丁卯年(1927)四月三十日,往吉隆坡。
  拱赏,人达次子,生同治己巳年(1869)九月二十六日,卒在叻。娶柯氏,卒在夷,失纪。
  拱致,湿花养长子,生光绪戊戌年(1898)二月十八日。娶番女。子二。

知识出处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泉州谱牒华侨史料与研究》

本书计有两册。上册包括鲤城、安溪、永春、德化四个县(区)的资料部分;下册包括石狮、晋江、南安、惠安四个市(县)的资料和作者的研究论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