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爱国黄乃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74
颗粒名称: 一生爱国黄乃裳
分类号: K820.8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黄乃裳,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福建闽清人。他一生追求进步,参加变法维新,后到南洋拓植垦荒,又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奋斗一生,受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黄乃裳8岁入私塾,12岁时,因家境困难,半耕半读。同时,他在美以美年议会中倡设教徒福利组织“保险会”,以便贫苦教徒的丧事互助。这时,他在教会乃至社会上已有较高的声誉与名望。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6年,黄乃裳在福州创办《伸报》,但两年后便遭段祺瑞政府阻挠而关闭。1920 年1月,应孙中山之邀,他到广州任元帅府高等顾问。次年6 月,因病返闽休养,仍应福建省长萨镇冰之请,出任省长公署高等顾问。1924年9月22日,黄乃裳病逝。
关键词: 黄乃裳 传略 福建

内容

黄乃裳(1849~1924),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福建闽清人。他一生追求进步,参加变法维新,后到南洋拓植垦荒,又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为祖国强盛、人民幸福奋斗一生,受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黄乃裳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父黄庆波是农村木工。黄乃裳8岁入私塾,12岁时,因家境困难,半耕半读。
  同治五年(1866年),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薛承恩到闽清传教,乃裳相信神力才可以导人弃恶为善,因而受洗入教,学习传道。八年(1869年),他参加福州基督教年议会传道考试,取得教士资格,被派在福州东街福音堂传道。次年,因病回闽清调养。十年(1871年),随牧师许扬美赴古田、尤溪、沙县、顺昌、延平(今南平)等地传教。十一年(1872年)秋受聘为福州天安堂文书,曾用福州方言翻译《旧约全书》、《庇哩亚问答》等书,以帮助传教。十二年(1873年)秋,他被年议会聘为书记,负责编辑《年会录》,次年又任美以美会创办的会报《郇山使者》月报(后改为《福建会报》)和《华美报》编辑,逐渐接受科学知识和文明进步思想。光绪元年(1875年),他在《郇山使者》上发表劝人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文章,又与人合写《革除缠足论》等文章,揭露抨击这种残害妇女的封建陋习。同时,他在美以美年议会中倡设教徒福利组织“保险会”,以便贫苦教徒的丧事互助。光绪二年,他开始研习举子业,学做八股文。次年考县学获第二名。同时努力学习英语。四年(1878年),协助薛承恩翻译《天文图说》和《圣经图说》,随后又译出《美国史略》 等书。
  光绪十四年(1888年),乃裳参加府试,中了秀才。他一面传教,一面尽力为教会办教育,倡办了福音、培元和英华等书院。他认为教育可以开发民智,是治本之方,因而身体力行亲自任教。他在自述中写道:“十余年之中,见夫外力之侵迫,国势之孱弱,民治之腐败,社会之颓落,妄希有所效力于国家。”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这时,他在教会乃至社会上已有较高的声誉与名望。
  光绪二十年(1894年),乃裳参加乡试中举。这时他注重经世致用之学,竭力搜寻其他有实用的古今书籍,见则必买,买则必遍读之。如是数年,积书至几万卷,思想、学业都有了重大的进步。同年,他独资在福州创办《福报》。二十三年(1897年),乃裳赴北京准备应试。次年春,恰值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维新变法。乃裳见“时会可乘”,十分振奋,八次上书给光绪帝,提出种种维新建议。但变法旋即失败,他被立案追查究办,幸得友人帮助,于同年8月逃离北京返回福建。二十五年(1899年),他怅然携眷下南洋至新加坡,经其女婿林文庆医师介绍担任《星报》总编辑,几个月后即辞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他赴沙捞越拉让江流域考察,寻觅垦荒地。七月,由古晋的福建侨领王长水介绍,林文庆、邱菽园作保,与沙捞越国王订立《垦约》17条,借款三万元供移民垦殖,并将垦殖地诗巫改名为“新福州”。八月,返回福建招募垦农,先后三次在闽清、古田、闽县、侯宜、永福、屏南等地招得一千余人带往“新福州”,其中携眷而去的有130多家。经四年努力,把诗巫一带开发为当地重要的农、工、商经济区,还兴办了学校、礼拜堂等文化设施。
  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乃裳以“垦务”已成,而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便离开沙捞越回国准备投身革命。他途经新加坡时与爱国华侨陈楚楠、张永福等过从甚密,抨击清政府的专制和腐败,努力推动革命。不久,即携带陈楚楠等翻印的邹容所著《革命军》(改名《图存篇》)5000份回国,在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散发。同年十月,他到广东潮州与革命党人许雪秋商讨革命起义问题,次年一月回厦门任《福建日日新闻报》主笔。三十三年(1906年)夏,应孙中山之邀,他和许雪秋到新加坡参加了中国同盟会,详细讨论在闽粤组织起义等问题。次年一月,他回到福建,在福州创办简易师范学堂,并创立教育会,自任会长。后来他又兼任英华、培元及福音三书院的教务长,同时往延平、建阳、邵武各县,积极宣传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革命党人积极行动,准备光复福州。九月十八日(11月8日),黄乃裳组织英华、培元、福音三书院学生成立炸弹队,第二天又亲举大彩旗, 率领学生及商团民众数百人列队进城,配合革命军与清军作战。 福建光复后,他被举为福建政务院副院长兼交通司司长。他亲书一副对联挂在家中:“专制已摧,大伸素抱;共和待建,何得安居,'表达了他将继续为建立共和而奋斗的心愿。接着,他又以个人名义通电南洋各地进行筹款,并将所得70多万元全部支援福建政府。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10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黄乃裳对此极为愤慨,坚决反对,遂回闽清从事教育和公益事业。不久,袁世凯派爪牙汪声玲把持福建政务,逮捕了黄乃裳,并企图加害。因遭到国内外人士群起反对,袁世凯才不得不释放被关押了三个多月的黄乃裳。
  1916年,黄乃裳在福州创办《伸报》,但两年后便遭段祺瑞政府阻挠而关闭。他回到家乡,全心致力于家乡的建设。1920年1月,应孙中山之邀,他到广州任元帅府高等顾问。次年6 月,因病返闽休养,仍应福建省长萨镇冰之请,出任省长公署高等顾问。1924年9月22日,黄乃裳病逝。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