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台回归刘国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64
颗粒名称: 率台回归刘国轩
分类号: K820.8
页数: 2
页码: 115-116
摘要: 刘国轩,字观光,福建长汀人,是台湾郑氏政权的主要将领。他顺应历史潮流,接受清朝和平统一台湾的条件,反对一些人继续武装抵抗的企图,为清朝和平统一台湾作出贡献。当郑成功兵临漳州城下时,刘国轩开门接应, 使郑成功攻占漳州。他因功被郑成功授为都督佥事,管护卫后镇。此后,他随郑成功转战各地,屡立战功。清廷调集兵力反攻,郑经所据城池相继失守,刘国轩只好放弃惠州,从海上返回厦门。后因双方分歧较大,谈判未成。他在天津倡修水利,教民种植南方水稻,深受民众爱戴。清廷赠封光禄大夫、太子少保,以彰其完成国家统一之功。
关键词: 刘国轩 传略 福建

内容

刘国轩(1628~1693),字观光,福建长汀人,是台湾郑氏政权的主要将领。他顺应历史潮流,接受清朝和平统一台湾的条件,反对一些人继续武装抵抗的企图,为清朝和平统一台湾作出贡献。
  刘国轩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幼年习武,臂力过人。 清顺治三年(1646年),他只身到漳州投军,由城门守卒升为千总。但他仰慕郑成功抗清义举,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派人向郑成功投诚。当郑成功兵临漳州城下时,刘国轩开门接应,使郑成功攻占漳州。他因功被郑成功授为都督佥事,管护卫后镇。此后,他随郑成功转战各地,屡立战功。
  顺治十八年(1661年),刘国轩随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去世,郑经继任,命刘国轩驻守鸡笼山,负责招抚高山族人。康熙五年,升为右武卫,驻守半线 (今彰化)。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叛清,派人到台湾请郑经出师声援。刘国轩随郑经率师回到厦门。但不久郑经即与耿精忠产生矛盾。同年六月,郑经率军进入泉州,耿精忠派兵攻打。刘国轩奉命迎战,在涂岭打败耿军。康熙十四年,刘国轩率兵进驻潮州,屡败清兵,名扬南粤。康熙十五年,他率军进入惠州,使闽西南和粤东大片地区都被郑经所据有。清廷调集兵力反攻,郑经所据城池相继失守,刘国轩只好放弃惠州,从海上返回厦门。
  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以刘国轩为中提督,总督各军。同年六月,他率军攻取海澄县,以功晋升为武平伯、征北将军。他督师乘胜北上,连克长泰、同安、南安、永春、安溪、德化等县,进围泉州。后清军大兵前来援助,刘国轩只好退守厦门。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清军进攻厦门,左武卫林升督师抵御溃败。刘国轩率师退回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去世,郑克壤嗣位。刘国轩晋升为武平侯,掌管军事。同年十月,他率精锐部队驻守澎湖,抵御清军。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政府为和平统一台湾,派黄朝用赴台议和招抚。刘国轩以国家统一为重,力促郑克塽遣林良瑞等人为使臣,随黄朝用到福州会见总督姚启圣,商谈和平统一事宜。后因双方分歧较大,谈判未成。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水师提督施琅率水师攻澎湖。 刘国轩率兵船抵抗。经过几次接仗,因清军人多势众,刘国轩战败,逃回台湾。
  这时施琅进行招抚,郑氏政权内部意见不一。黄良骥等人主张放弃台湾,逃往吕宋,继续反清。刘国轩坚决反对,主张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当他发现黄良骥等人乘郑克塽人与清朝来使谈判之机,已移辎重在船,准备攻取吕宋作为反清基地时,立即前往阻止。他晓以国家民族大义,力劝郑克塽和郑氏集团中人归附清朝,使施琅顺利统一台湾。
  刘国轩随郑克塽到北京,清廷褒誉他说:“海上数十年不得安宁,今汝奉主归命,以大一统,汝功甚懋”,授为天津卫左都督总兵。他在天津倡修水利,教民种植南方水稻,深受民众爱戴。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刘国轩病逝。清廷赠封光禄大夫、太子少保,以彰其完成国家统一之功。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