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俞大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53
颗粒名称: 抗倭名将俞大猷
分类号: K820.8
页数: 6
页码: 66-71
摘要: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是明代著名抗倭爱国将领,在驱逐倭寇、保卫海防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威震南疆,与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人们誉之为“俞龙戚虎俞大猷生于明弘治十六年。先祖俞敏,安徽凤阳人,随朱元璋起兵,任泉州卫百户。父俞原瓒,世袭百户,但家世渐衰,生活穷困。俞大猷小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做手工度日,他聪敏好学,颇有抱负。为诸生时,从王宜、林福、赵本学等学习《易经》,他能根据《易经》中的辩证思想观察时事, 分析事理,判断是非得失。他对兵法有浓厚的兴趣,对赵本学根据《易经》衍绎兵法心领神会。当时,闽南沿海常有倭寇出没,但还未引起地方官的重视。嘉靖帝不问真相,下诏将俞大猷逮捕问罪。
关键词: 俞大猷 传略 福建

内容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是明代著名抗倭爱国将领,在驱逐倭寇、保卫海防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威震南疆,与另一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人们誉之为“俞龙戚虎俞大猷生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先祖俞敏,安徽凤阳人,随朱元璋起兵,任泉州卫百户。父俞原瓒,世袭百户,但家世渐衰,生活穷困。俞大猷小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做手工度日,他聪敏好学,颇有抱负。为诸生时,从王宜、林福、赵本学等学习《易经》,他能根据《易经》中的辩证思想观察时事,分析事理,判断是非得失。他对兵法有浓厚的兴趣,对赵本学根据《易经》衍绎兵法心领神会。
  俞大猷20岁时,父殁,他弃诸生,继承世职百户,学习骑射,又向精通剑术的李良钦学习剑法,李良钦称赞他“剑术天下无敌”。俞大猷也以豪杰自命,立志为国干一番事业。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参加武科会试,中武进士第5名,升授千户,奉命守卫金门。金门民风剽悍,斗殴聚讼时有发生。俞大猷整顿军纪,导民礼让,秉公处理民间诉讼。第二年,同安、金门遇上灾年,民众饥饿乏食。他亲自办赈,深入乡里,察看灾情,切实拯救受饥者,使灾情得以缓和。俞大猷兼具文治武功的才能在此初次展露。当时,闽南沿海常有倭寇出没,但还未引起地方官的重视。 俞大猷则预见到,如不及早铲除倭寇,日后必酿成大患。于是上书监司,说明若不铲除倭寇,必然滋长蔓延,建议选将练兵,加强战备。岂料监司不但不采纳,反责他“小校安得上书!”将他杖责并革去职务。但俞大猷报国心切,当兵部尚书毛伯温准备出征安南时,他又上书陈述方略,请求从征。后来因出征未成行而作罢。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蒙古首领俺答汗侵扰山酉,朝廷下诏征集武士。俞大猷满怀爱国热情,往谒巡按御史徐宗鲁,毛遂自荐。徐宗鲁对他颇为赏识,把他举荐到兵部。俞大猷又向毛伯温上书,提出抵御俺答方略。毛伯温派他到宣大总督翟鹏处效力。翟鹏与他论兵事,深服其才识,但始终没有委以重任。俞大猷壮志难酬,只得辞归。毛伯温委他为福建汀漳守备,派驻武平县。
  俞大猷在武平县以文会友,并教士兵击剑习武。时有海寇窜犯武平,俞大猷率兵奋勇抵抗,俘斩敌300多人,因功擢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安南范子仪、范子流兄弟进犯钦州和廉州,俞大猷率兵出击,设伏兵击败进犯敌兵,取得重大胜利,以功升任琼州参将。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浙江倭患严重,俞大猷受命为宁(波)台(州)参将,前往浙江抗倭。从此,他驰聘于抗倭战场,开始了抗倭生涯。他先在宁波、绍兴等处击退倭寇,又调遣福建舟师,伺机入海追杀倭寇,焚烧倭船五十余艘,取得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胜利。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占据宁波普陀,俞大猷率水师进击,突然海上飓风大作,他所指挥的战船几乎颠覆,战士们号泣震天。他临危不乱,下令砍断船桅,安定船只,然后追击倭寇,斩敌300余,焚溺敌无数,取得战斗胜利。倭寇遭此大败北窜,以松江柘林为巢穴,四处骚扰。朝廷以张经为总督,指挥抗倭,升俞大猷为苏、松副总兵,在张经指挥下作战。次年春,倭寇越集越多,并四处侵扰,张经想等到俍兵到来后决战,但朝廷派赵文华来督战,张经不同意马上出战,得罪赵文华,以张经“养寇失机”罪名上报朝廷。正在这时,永顺、保靖兵到,张经马上开战,在石塘湾打了胜仗。五月初一日,倭寇数千人从水陆两路进犯嘉兴。俞大猷率永顺俍兵,配合卢镇带领的保靖俍兵和参将汤克宽率领的水师,在张经统一指挥下,合战于王江泾。经过数天激战,倭寇大败,被杀者1900多人,取得了东南抗倭以来最大胜利。
  但是赵文华据功为己有,还诬陷张经。嘉靖皇帝昏庸无能,竟冤杀张经。俞大猷愤愤不平,为张经申诉,也被降职。明朝的腐败,削弱了抗倭力量。倭寇又猖狂进犯苏州,直逼南京,并蔓延到常熟、江阴、无锡一带,出入太湖。俞大猷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荣辱,复与副使任环统兵抗倭,先后败倭于陆泾坝、三丈浦和嘉善,又会同王崇古追歼逃亡于海上的倭寇。由于他屡立战功,朝廷大臣都一致夸奖他的才干。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三月,俞大猷升任浙江总兵。
  俞大猷乘倭寇战败内讧之机,在沈庄袭击与倭寇勾结的海贼徐海,歼杀1600余人,徐海仓皇投水死。在抗倭战斗中,俞大猷总结出一套抗倭战术,并训练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被人们誉为“俞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总督胡宗宪诱杀倭寇首领汪直。 汪直部众毛海峰等占据舟山,守住险阻岑港。俞大猷和戚继光虽协力进剿,但倭寇死守,一时无法攻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七月,倭寇见浙江明军势大,转移到福建、广东一带骚扰。总督胡宗宪见倭寇离境,不督促诸将截击。后来御史李瑚知情上书弹劾,胡宗宪畏罪,把罪责推到俞大猷身上。嘉靖帝不问真相,下诏将俞大猷逮捕问罪。
  俞大猷入狱近两个月,幸友人陆炳相救,方得不死,革职发往山西大同戴罪立功。俞大猷到大同后,巡抚李文进慕其才能,结为知交。俞大猷为边塞军队创建一种独轮兵车,用以抵御骑兵。这种兵车配合步骑后,在安银堡大挫蒙古骑兵。李文进把俞大猷的创造上报朝廷,朝廷遂置兵车营。从此,明朝有了兵车。 不久,俞大猷又被起用为参将。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奉命到江西南部,会同讨贼,因功升任副总兵,协守赣南、汀、漳、潮、惠诸郡。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十一月,倭寇攻陷兴化,府城被焚劫一空,平海卫被倭据为巢穴。明朝廷急派俞大猷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会同刘显的部队前往围剿。 次年正月,俞大猷率部抵达兴化,与广东总兵刘显部会合。他认为兵疲不可速战,移檄催戚继光兵速来。四月,戚继光兵到,三路人马在巡抚谭纶指挥下向平海卫攻击。戚继光军队先登敌垒,他和刘显部继之,大败倭寇,斩敌首2200级,解放被掳人口3000人,福建倭患基本平定。同年冬,俞大猷回镇赣南。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因广东倭患又起,俞大猷奉命任广东总兵。时广东潮州有倭寇二万,与大海盗吴平互为犄角,而且各地农民起义,局势混乱。俞大猷到任后,首先招抚以陈绍禄为首的农民军和以伍端为首的矿工武装,把他们收编为抗倭军队。同年,俞大猷领导军民在海丰抗击倭寇,农民军冲锋在前,俞家军继随其后,大败倭寇。倭寇败后盘据海丰大德港,后在俞家军打击下,溃逃入海,广东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海贼吴平陷于孤立,假意归顺,俞大猷将他安置在诏安的梅岭。不久,吴平复叛,造战船数百,聚众万余,行劫于沿海诸县。福建总兵戚继光进击,吴平退守南澳。嘉靖四十四年秋,俞大猷率水师,戚继光率步兵,夹击吴平,大败之。吴平逃至饶平凤凰山,俞大猷遣部将汤克宽追击,吴平掠民船逃往海外,沿海倭患基本平定。但由于吴平逃走,俞大猷又被劾夺职。
  当时,河源、翁源的盗寇首领李亚元十分猖狂,四处劫掠人口。总督李桂芳留俞大猷剿办。他率兵十万,分五路直捣贼巢,生擒亚元,俘斩万余人,解救被掠人口八万人。以功复职,任广西总兵,并挂平蛮将军印。伍端死后,其党王世桥复叛,俞大猷剿抚并施,平定叛乱,以功进署都督同知。海贼曾一本原是吴平同党,降而复叛。隆庆元年(1567年),诏俞大猷暂督广东兵协讨。隆庆二年,曾一本犯广州,又犯福建。俞大猷合郭成、李赐军擒灭曾一本,平定叛乱,以功进右都督,还镇广西。嘉靖末年,广西古田僮族黄朝猛、韦银豹率众反叛朝廷,割据一方。俞大猷回镇广西后,巡抚集兵14万,属俞大猷指挥。他分兵七路,连战连捷,很快讨平叛乱,以功授世袭指挥佥事。但巡抚李良臣见俞大猷威镇南疆,因妒成忌,劾其“奸贪”。诏令俞大猷还籍候调,旋起任南京右府佥书,未到任,又以都督佥事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1573年)秋,俞大猷正准备进攻盘据澎湖的海盗,却另有一支海贼自漳泉向福宁一带侵扰。俞大猷遣兵追击,另派副使邓之屏率师攻澎湖。但风火寨被海寇乘虚攻击,把总被杀。俞大猷遭此败绩又被免去职务。万历四年经谭纶推荐,复以署都督佥事起右府佥书去训练他创造的兵车营。时俞大猷已70多岁了,其友李杜劝他说,年纪大了,不要再干了。俞大猷豪迈地说:“吾祖、父世官,享国厚禄,未有以报。平生志在西北,老当益壮,死而后已!”几年后因年迈体衰,三次上疏乞求辞职,均未获准。万历八年(1580年),因病死于任上。朝廷赠左都督,谥武襄,归葬泉州城北。
  俞大猷以儒生起家,文武全才,一贯以古贤豪自期,治军有方,通晓兵法,爱护百姓,在抗倭斗争中屡立战功。他不计个人得失,一生几起几落,始终忠贞报国,老而弥坚。足迹所至,都得到民众拥戴,称他为“俞佛”。金门、武平、崖州、宁波、饶平等地均建有专祠奉祀。他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留下的著述有:《正气堂集》、《兵法发微》、《剑经》、《沿海近事》、《续武经总要》等。俞大猷死讯传出后,东南沿海各地民众悲痛悼念,他的挚友黄吾野写诗悼挽云:“大星落东南,涕泣满城哀。百战功徒在,千秋梦不回。云销天地气,世绝古今才。寂寞廉颇馆,空余吊客来。”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