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大臣张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52
颗粒名称: 抗倭大臣张经
分类号: K820.8
页数: 4
页码: 62-65
摘要: 张经,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人,明朝抗倭大臣。他率领抗倭军民在浙江大败倭寇,立下不朽战功,却受奸臣诬告,被冤杀,但他的抗倭之功永远受到民众的推崇。张经于明弘治五年出生。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世宗下令罢免应天巡抚屠大山,张经因负连带责任,改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以代替屠大山。江南人民长期受倭寇侵犯,不满张经按兵不动,纷纷责怪他纵容管寇。廷讯时,张经向世宗陈述这次歼灭倭寇的经过,并说自己任总督以来,先后斩杀和生俘倭寇共达5000人之多。但世宗还是听信严嵩的谗言,终于在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冤杀张经。张经有功反遭诛戮,天下人都为他鸣不平。张经善为诗,有《半洲诗集》7卷传世。
关键词: 张经 传略 福建

内容

张经(1492~1555),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明朝抗倭大臣。他率领抗倭军民在浙江大败倭寇,立下不朽战功,却受奸臣诬告,被冤杀,但他的抗倭之功永远受到民众的推崇。
  张经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出生。父亲张海,家贫而孤,随母蔡氏回外家。外家无后,张海和张经都袭用蔡姓。张经及第成名后,才恢复张姓。
  张经自幼勤读经史,长大后体貌魁伟,具文才武略。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任浙江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给事中,后升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协办都察院事。他秉性刚直,不畏权贵。兵部尚书金献民接受宁夏总兵种放的贿赂,他带领同官提出弹劾,金献民因而告病辞职;河南巡抚潘埙匿灾情不报,也被他弹劾去职。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是专门侦察官民言行的特务机构,官校们挟势勒索,大为民害。 他上疏说,此辈“譬则虎狼蛇虺,遇者无不毒噬”,建议予以撤除,为世宗所采纳。
  西南地区苗、瑶、壮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明政府采取“改土归流"政策,对少数民族逐步实行直辖。由于汉官勒索、徭役频繁,常常引起少数民族武装反抗。特别是广西大藤峡地区(今生平县东北)的瑶族,从成化年间就爆发反对“衣食租税”和反抗汉族官吏、卫所军官的武装暴动。明政府屡次派兵镇压,还是此伏彼起。嘉靖十六年(1537年),以侯公丁为首的瑶族武装占据罗滩,攻城杀官。世宗见事态严重,任命张经总督两广军务。 张经一到广西,即与御史邹尧臣定计,诱擒侯公丁,并乘胜分兵两路,直趋罗滩,摧毁其根据地,继而尾追瑶族队伍到林桐以东,把他们从中截断。向西逃遁的瑶兵被杀1300人;大部分向东逃避,进入罗运山,拒险继续抵抗。张经又派翁万达移师攻打,生擒400多人,投降者2900多人。世宗以张经镇压瑶民反抗有功,升之为兵部左侍郎,进秩一级。
  这时,安南国相莫登庸杀其王自立,内乱不息,长期不向明政府进贡,且又侵占中国边境土地。明政府决定兴师问罪,派原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毛伯温到广西,与张经会商进兵。廉州知府张岳和广西副使翁万达相继进言,认为安南“日事干戈,无暇请贡,非胆敢阻兵拒险抗上国远征安南则劳师糜饷,实非上策,应该“慑之使不敢不从气张经和毛伯温采纳他们的建议,一面用重兵压境,一面派张岳入安南,晓以利害。结果,莫登庸谢罪,避免了一场战祸。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由日本浪人、武士及不法商人纠合而成的倭寇,因有内奸汪直、徐海等的勾引,在我国沿海地区大肆杀掠。明政府为抵御倭寇,特在沿海设置总督大臣,并征召广西僮人俍兵前来参战。朝廷认为,张经“曾平瑶乱”,在少数民族中有威望,特调派他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张经初到任时,因各将位崇气骄,与倭寇作战屡次失败。世宗下令罢免应天巡抚屠大山,张经因负连带责任,改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以代替屠大山。当时,倭寇两万多人盘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数愈聚愈多。张经每日选将练兵,准备等俍兵齐集,一举尽歼倭寇。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江南人民长期受倭寇侵犯,不满张经按兵不动,纷纷责怪他纵容管寇。世宗闻知,大为恼怒,限期要张经进剿。这时,权相严嵩南干儿子、兵部侍郎赵文华巡海督师到浙江,催促张经进兵。赵文华自恃与严嵩关系特殊,对张经颐指气使。张经以自己位望在赵之上,对他也不客气。文华又向张经索贿白银2万两,张经更不买账,因而激怒赵文华。适值倭寇四出劫掠,文华督战更急。张经答以:“贼狡且众,待永、保兵至来攻,庶万全。”文华认为张经瞧不起自己,极为恼怒,便伙同浙江按察使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赵文华刚上疏,永顺、保靖的俍兵刚好开到,在石塘湾打一胜仗。三十四年五月初一日,倭冠数千人突然从水陆两途进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带领保靖俍兵、总兵俞大猷带领永顺的俍兵由泖湖向平望急进,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楔入,合战于王江泾。激战数日,倭寇大败,被杀死1900多人,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取得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浙江取得大捷,北京世宗皇帝看到赵文华的奏疏却下诏逮捕张经。浙江捷报传到北京,给事中李用敬、闻望云陈奏:“王师大捷,倭气夺,不宜易帅。请召回锦衣使者。”世宗认为李、闻二人与张经结党回护,将他们廷杖后削职为民,仍把张经逮捕到京下狱。
  世宗想弄清浙江大捷的真相,问到严嵩,严嵩说:“徐阶、李本浙江人,皆言张经养寇不战,文华、宗宪会谋进剿,经冒以为功。”廷讯时,张经向世宗陈述这次歼灭倭寇的经过,并说自己任总督以来,先后斩杀和生俘倭寇共达5000人之多。但世宗还是听信严嵩的谗言,终于在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冤杀张经。张经有功反遭诛戮,天下人都为他鸣不平。到了穆宗隆庆(1567~1572年)初年,张经的孙子懋爵上京申诉,冤情才得申雪。诏令恢复原官,赐谥襄愍,移葬于侯官县祭酒岭。张经善为诗,有《半洲诗集》7卷传世。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