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官吏张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51
颗粒名称: 爱国官吏张岳
分类号: K820.8
页数: 3
页码: 59-61
摘要: 张岳,字雄乔,号净峰,福建惠安人,明朝官吏。他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张岳于明弘治五年十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好学,以大儒自期。十一年, 会试成进士,授职行人,掌朝觐聘问事。张岳洞察其奸,认为南巡实存隐忧,而且劳民伤财,便与兵部郎中黄巩等伏阙泣谏,劝阻南巡,却遭跪曝五日,廷杖几死,并被贬为南京国子学正。不久,张璁又借口张岳选贡不用新法,将他贬为广东盐课提举。廉州盛产珍珠,官吏、百姓常盗采珍珠。张岳博览群书,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以程、 朱为宗。”著有《圣学正传》、《载道集》、《小山类稿选》、《名儒文类》、《泉州府志》、《惠安县志》等。
关键词: 张岳 传略 福建

内容

张岳(1492~1553),字雄乔,号净峰,福建惠安人,明朝官吏。他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张岳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十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好学,以大儒自期。正德八年(1513年),乡试中解元。十一年,会试成进士,授职行人,掌朝觐聘问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春,宁王朱宸濠蓄谋反叛,勾结太监刘瑾、幸臣江彬,唆使武宗南巡。张岳洞察其奸,认为南巡实存隐忧,而且劳民伤财,便与兵部郎中黄巩等伏阙泣谏,劝阻南巡,却遭跪曝五日,廷杖几死,并被贬为南京国子学正。
  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嗣位,厘定冤案,张岳官复原职,迁右司副。以母老乞便养,改任南京武选员外郎,又历主客郎中。当时,朝廷方议帝王祭祖礼仪,张岳与首辅张瑰意见不合。张璁恼恨,贬其为广西提学佥事,寻改江西提学。不久,张璁又借口张岳选贡不用新法,将他贬为广东盐课提举。他虽屡遭贬谪,并无怨言。一上任,就革除种种盐务弊端,强调盐吏要为民着想,推行“以田办盐,以亩科税”,盐务走上正轨。十七年(1538年),张岳迁廉州知府,“督民垦弃地,教以桔棒运水”。廉州盛产珍珠,官吏、百姓常盗采珍珠。他在任四年,“未尝入一珠气在他的影响下,从此无人敢再盗珠。嘉靖初年,属邦安南的权臣莫登庸弑主自立,久未入贡。十五年(1536年),世宗遣官往诘,后又遣右都御史毛伯温至西南视师,准备征战。张岳对总督张经和毛伯温说:安南内乱,莫氏弑主属实,但乃“彼国内乱”,“未尝有所侵犯”,不宜急于用兵,“若必用兵,胜负利钝,非岳所敢知气他主张通过谈判不战而降之。毛伯温采纳他的意见,留他为广东参政,分守海北,与莫登庸会谈。十九年(1540年),莫登庸降,张岳因之加俸一级,赐银币。不久,张岳奉命征讨琼州黎民反叛,又以功加俸并赐银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经言官推荐,张岳升任右佥都御史,抚治即阳,旋移抚江西。是年,江西九江、袁江、袁州、广信等州、县先涝后旱,颗粒无收,百姓饥馁又遭暴敛,苦不堪言。张岳关心民痍,报请朝廷停租减税;又将自己仕宦的积蓄,连同赈济款兑成大米数十万石,赈济饥民。当时,夏言罢相,朝廷“赐莹",要在广信7县攫取千金,张岳把它改为百金。严嵩兼武英殿大学士,朝廷“赐第”,又要在江西增敛五百金,张岳以江右民穷极,加以抵制,并贻书严嵩,讽以“切戒奢侈”。因此,严嵩恨之入骨,伺隙加害。他却坦然自陈:“棱棱寒骨,死时惟少马革一张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张岳迁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时广东封川瑶人苏公乐据寨称王。他招讨并行,分兵夹击,仅两月即平息叛乱。翌年春,升任兵部右侍郎,平定广西马平等县的僮民骚乱,先后俘、斩四千,招抚二万余人。二十六年(1547年),张岳召拜刑部右侍郎。连山李金与贺县倪仲亮等人所率武装长期出没在湖南衡、永、郴、桂一带,他留任征讨, 终使骚乱平息。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张岳出任兵部左侍郎,到京视事仅三日,即遭严嵩排斥,被差往总督湖广、贵州、四川军务,负责平定蜡尔山区苗民叛乱。满朝文武皆视此为畏途,张岳却知难而进,说:“一日未死,当为朝廷办一日事。刀锯鼎镣,正吾儒立身致命之所。”他开府沅州,合三镇兵10万人,亲至铜仁督阵,分头出击。他一面斩首恶,毁山寨,一面分别善、恶、顺、逆,实行区别对待,终于平定“湘、贵二省苗患气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月,张岳卒于任所,州官视殓,见他衣、床、褥、席皆陈旧绽裂,万分惊讶地说:“公简俭一至此耶!”他驻沅州5年,从不取沅人一物;出丧之日,沅人迎哭不绝。叙功复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襄惠。
  张岳博览群书,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以程、朱为宗。”著有《圣学正传》、《载道集》、《小山类稿选》、《名儒文类》、《泉州府志》、《惠安县志》等。

知识出处

福建爱国名人

《福建爱国名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福建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出一批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仁人志士。本书辑录了部分爱国先贤的事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