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昆明(今云南昆明)赵光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212
颗粒名称: 95.昆明(今云南昆明)赵光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页码: 332
摘要: 清代豪门右族。该家族自称是宋宗室秦王赵德芳之后。先由湖州(今浙江吴兴)迁居绍兴之诸暨,嗣迁山阴(绍兴县)城外西宜、华舍二村,“族甚繁据其族谱载:“吾赵氏自元初僧人擅虐,惧祸阖族,但以读书务农为业,应试只入邑庠而止,故世无显宦。”赵光的太高祖赵大本,为明季生员。高祖赵宾,号超亭,始由绍兴迁顺天(今北京市),在康熙末年赘于三河陈姓。陈亦绍兴人,寄居三河(今河北三河县东)。曾祖赵文志,号翰臣,由三河吏员选江西宁都州吏目,调新建县典史。祖父赵煜宗,号润堂,三河县拔贡生,由四库馆眷录议叙州判拣发云南,为永昌府保山县知县,后历署易门、大姚、禄丰等县,遂家昆明。父亲赵坤,号厚田,未仕而卒。赵光,字蓉舫,号退庵。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转光禄寺少卿,五迁内阁学士,擢兵部侍郎,调户部。道光三年(1823),擢工部尚书,调刑部。八年(1828),命与尚书周祖培等督五城团防事宜,历兼署工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卒,谥"文恪赵光兄赵锡奎,弟赵百禄,其子赵廷璜等,均有名:(《清史稿》卷421《赵光传》,《赵文恪公(退庵)自订年谱》、《赵文恪公(退庵)遗集》,均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6辑第45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昆明

内容

清代豪门右族。
  该家族自称是宋宗室秦王赵德芳之后。先由湖州(今浙江吴兴)迁居绍兴之诸暨,嗣迁山阴(绍兴县)城外西宜、华舍二村,“族甚繁据其族谱载:“吾赵氏自元初僧人擅虐,惧祸阖族,但以读书务农为业,应试只入邑庠而止,故世无显宦。”赵光的太高祖赵大本,为明季生员。高祖赵宾,号超亭,始由绍兴迁顺天(今北京市),在康熙末年赘于三河陈姓。陈亦绍兴人,寄居三河(今河北三河县东)。曾祖赵文志,号翰臣,由三河吏员选江西宁都州吏目,调新建县典史。祖父赵煜宗,号润堂,三河县拔贡生,由四库馆眷录议叙州判拣发云南,为永昌府保山县知县,后历署易门、大姚、禄丰等县,遂家昆明。父亲赵坤,号厚田,未仕而卒。
  赵光,字蓉舫,号退庵。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转光禄寺少卿,五迁内阁学士,擢兵部侍郎,调户部。道光三年(1823),擢工部尚书,调刑部。八年(1828),命与尚书周祖培等督五城团防事宜,历兼署工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卒,谥"文恪赵光兄赵锡奎,弟赵百禄,其子赵廷璜等,均有名:(《清史稿》卷421《赵光传》,《赵文恪公(退庵)自订年谱》、《赵文恪公(退庵)遗集》,均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6辑第45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