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2193 |
颗粒名称: | 76.休宁(今安徽休宁)赵汸家族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2 |
页码: | 316-317 |
摘要: | 明代文化世家。赵汸,字子常,其先为陇西人。唐朝中和年间,先祖赵思举家迁到新安海宁(治所在今安徽休宁县)之龙源里。其后世孙赵安庆,官至西隅总管;安庆生赵光祖,为宋京庠学官;赵光祖子赵大振,官至淮东漕司总管;赵大振子赵梦营,为将仕郎;赵梦营子赵弥孝,官至浦江税官;赵弥孝子赵象元,号可齐,才识超异,元时初任休宁县令,迁婺源丞,改授信州司狱,后授杭州仁和县令,未及赴任而卒于扬州。赵弥孝子赵克明,号松庄,“孝友敦厚,乡称善人”。娶同邑汪氏,生五男二女,赵彷即其幼子。赵汸自幼资禀卓绝,初就外傅,读朱子四书,多所疑难,乃尽读朱子书,由是有悟,遂励志圣贤之学,不事举子之业。稍长,遍诣郡之师儒,遂有负笈四方之志。先是往拜九江黄楚望先生为师。黄氏之学,以精思自悟为主,其教人引而不发,赵汸一再登门,乃得六经疑义千余条。再往并留住二年,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后又从临川虞集为师,获闻吴澄之学。归后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鸡初鸣辄起,澄心默坐。由是造诣精深,诸经无不贯通,而尤邃于《春秋》。著有《春秋师说》3卷、《春秋集传》15卷。因《礼记》经解有“属辞比事《春秋》教”之语,乃著《春秋属辞》8篇。又以为学《春秋》者,必先考《左传》事实,乃著《左氏补注》10卷。当时天下兵起,他转侧于干戈间,颠沛流离,而治学不懈。明太祖初定天下,诏修《元史》,征他参与其事。书成辞归,不久即去世,享年51岁。学者尊称其为“东山先生”。(《明史》卷182《赵汸传》,《献徵录》卷114《东山赵先生汸行状》) |
关键词: | 赵氏 家族 休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