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益都(今山东青州)赵秉忠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176
颗粒名称: 59.益都(今山东青州)赵秉忠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307-308
摘要: 明代文化世家。赵秉忠,字季卿,号〓阳。据其族谱载:“赵氏始祖讳谨,蓟州枣强县人也。因花马州军兵作乱,兄弟偕逃,避居山东。一托足于临胞县之行山,一栖于益都县之郑母(村)。”父亲赵禧,为人正直。为县吏时,有一指挥蒙冤下狱,赵禧为其伸冤,指挥获释,感恩图报,把女儿送给赵禧为妾,赵禧力辞不受。赵秉忠是赵禧少子,自幼好学上进,年15,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秉忠考进士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明代开国以来第74位状元。他的“状元卷”,遗传至今。该卷不知怎地被带出朝廷,到了赵家。赵家的子孙世代珍藏,1983年,赵秉忠的第十四代孙赵焕斌把它献给了国家。中状元后,赵秉忠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进官为中允。中允为皇太子东宫衙门的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不久,擢为谕德。谕德也为皇太子属官,掌赞道德。万历三十二年,奉命出为会试同考官,录取了一批名士。赵秉忠因取士得人而备受时人称赞。不久,赵秉忠升为太子庶子,侍从太子,备顾问。万历四十年,奉命出为江苏乡试主考官,取士得人,后来有若干人成为一代名臣。晋官为太子东宫衙门詹事府的副长官——少詹事,迁为职司礼仪、贡举诸事的礼部的副长官——侍郎,加官太子宾客。不久,又擢为礼部长官——尚书。魏忠贤擅权时,被罢官,从此后归隐田园,著书立说。著有《〓山集》25卷、《江西舆地图说》1卷。天启七年(1627)卒,享年52岁。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益都

内容

明代文化世家。
  赵秉忠,字季卿,号〓阳。据其族谱载:“赵氏始祖讳谨,蓟州枣强县人也。因花马州军兵作乱,兄弟偕逃,避居山东。一托足于临胞县之行山,一栖于益都县之郑母(村)。”父亲赵禧,为人正直。为县吏时,有一指挥蒙冤下狱,赵禧为其伸冤,指挥获释,感恩图报,把女儿送给赵禧为妾,赵禧力辞不受。赵秉忠是赵禧少子,自幼好学上进,年15,补府学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秉忠考进士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明代开国以来第74位状元。他的“状元卷”,遗传至今。该卷不知怎地被带出朝廷,到了赵家。赵家的子孙世代珍藏,1983年,赵秉忠的第十四代孙赵焕斌把它献给了国家。中状元后,赵秉忠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进官为中允。中允为皇太子东宫衙门的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不久,擢为谕德。
  谕德也为皇太子属官,掌赞道德。万历三十二年,奉命出为会试同考官,录取了一批名士。赵秉忠因取士得人而备受时人称赞。不久,赵秉忠升为太子庶子,侍从太子,备顾问。万历四十年,奉命出为江苏乡试主考官,取士得人,后来有若干人成为一代名臣。晋官为太子东宫衙门詹事府的副长官——少詹事,迁为职司礼仪、贡举诸事的礼部的副长官——侍郎,加官太子宾客。不久,又擢为礼部长官——尚书。魏忠贤擅权时,被罢官,从此后归隐田园,著书立说。著有《〓山集》25卷、《江西舆地图说》1卷。天启七年(1627)卒,享年52岁。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