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濠州(今安徽凤阳)赵德胜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175
颗粒名称: 58.濠州(今安徽凤阳)赵德胜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明代军功世家。赵德胜,原为元朝义兵长,隶王忙哥麾下。明太祖攻取滁阳,其母在城中,他便弃妻来降。明太祖非常高兴,赐其名,并授帐前先锋。后随明太祖南征西战,多次立下战功,先后被授总管府先锋、领军先锋、中翼左副元帅、后翼统军元帅、佥江南行枢密院事。陈友谅举兵围攻南昌,赵德胜率所部背城而战,腰部中箭,深入六寸,忍痛拔出,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死,年仅39岁。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其子赵睿,世袭清浪卫指挥。赵德胜父亲赵仁,有子五人,除赵德胜外,分别为赵均祥、赵鉴、赵端、赵裕,赵德胜居第二。除赵均祥早卒外,“余皆忠义才武”,有名于世。赵鉴,官至弘卫指挥佥事;赵端,屡从征伐,积战多功,历升福建升化卫指挥佥事,居六年致仕,以其子赵麟代职,逾年复召拜镇国将军、广东都指挥同知,后召入京,赐贲还乡卒。赵裕,兴化卫正千户。赵端之孙、赵麟之子赵本,袭任邳州卫指挥使,累官至山东都指挥佥事;赵端曾孙赵辅,字良佐,袭职为济宁卫指挥使。明景帝嗣位,尚书王宜等以将才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守怀来(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成化元年(1465),以中府都督同知拜征夷将军,与韩雍讨伐两广蛮,还封武靖伯。三年(1467),总兵征辽东,连战有功,晋侯。八年(1472),廷议大举搜河套,拜为将军,陕西、延绥、宁夏三镇兵皆听其节制。赵辅自己要求辞侯,乞世伯。皇帝许其世伯,侯如故。十二年(1477)解营务。家居10年卒。赠容国公,谥“恭肃赵辅少俊辩有才,善词翰,多交文士,又好结权幸。因此一生虽多次被弹劾,但“卒无患气赵辅子赵承庆嗣伯,协守南京。正德初年,因得罪刘谨,被削半禄闲住。四传至玄孙赵光远,万历中镇湖广。明亡乃绝。(《明史》卷133《赵德胜传》,《明史》卷155《赵辅传》,《献徵录》卷6《追封梁国公赵德胜神道碑》、卷110《山东都指挥佥事赠武靖伯赵公本神道碑》)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濠州

内容

明代军功世家。
  赵德胜,原为元朝义兵长,隶王忙哥麾下。明太祖攻取滁阳,其母在城中,他便弃妻来降。明太祖非常高兴,赐其名,并授帐前先锋。后随明太祖南征西战,多次立下战功,先后被授总管府先锋、领军先锋、中翼左副元帅、后翼统军元帅、佥江南行枢密院事。陈友谅举兵围攻南昌,赵德胜率所部背城而战,腰部中箭,深入六寸,忍痛拔出,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死,年仅39岁。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其子赵睿,世袭清浪卫指挥。
  赵德胜父亲赵仁,有子五人,除赵德胜外,分别为赵均祥、赵鉴、赵端、赵裕,赵德胜居第二。除赵均祥早卒外,“余皆忠义才武”,有名于世。赵鉴,官至弘卫指挥佥事;赵端,屡从征伐,积战多功,历升福建升化卫指挥佥事,居六年致仕,以其子赵麟代职,逾年复召拜镇国将军、广东都指挥同知,后召入京,赐贲还乡卒。
  赵裕,兴化卫正千户。
  赵端之孙、赵麟之子赵本,袭任邳州卫指挥使,累官至山东都指挥佥事;赵端曾孙赵辅,字良佐,袭职为济宁卫指挥使。明景帝嗣位,尚书王宜等以将才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守怀来(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成化元年(1465),以中府都督同知拜征夷将军,与韩雍讨伐两广蛮,还封武靖伯。三年(1467),总兵征辽东,连战有功,晋侯。八年(1472),廷议大举搜河套,拜为将军,陕西、延绥、宁夏三镇兵皆听其节制。赵辅自己要求辞侯,乞世伯。皇帝许其世伯,侯如故。十二年(1477)解营务。家居10年卒。赠容国公,谥“恭肃赵辅少俊辩有才,善词翰,多交文士,又好结权幸。因此一生虽多次被弹劾,但“卒无患气赵辅子赵承庆嗣伯,协守南京。正德初年,因得罪刘谨,被削半禄闲住。四传至玄孙赵光远,万历中镇湖广。明亡乃绝。(《明史》卷133《赵德胜传》,《明史》卷155《赵辅传》,《献徵录》卷6《追封梁国公赵德胜神道碑》、卷110《山东都指挥佥事赠武靖伯赵公本神道碑》)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