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东阳(今浙江东阳)赵公藻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159
颗粒名称: 42.东阳(今浙江东阳)赵公藻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297-298
摘要: 宋代皇族的一支。赵公藻为赵匡胤之弟赵廷美之后。因太宗生于浚仪(今河南开封),以“浚仪”为郡望。廷美以宗室之亲封“魏王赵公藻因家于洛阳,幸免于“靖康”之难,随高宗南渡,赐公藻第宅于东阳南关。其后赵与暹、赵与调、赵与淮、赵若恢叔侄,一科四进士,家族始显。赵若恢将其家族迁城内。其孙赵希德迁东阳巍山。至明代成为东阳四大姓之一(另外三姓为卢、张、吴)。赵贤意,官绵州兵备道;赵忠浩,山海关抗后金守将;赵祖鹏,进士,官翰林编修;赵明锋,进士,官光禄寺卿。至清为东阳十大姓之一(另外九姓为李、吴、王、陈、张、金、马、杜、卢)。赵睿荣,进士,任福建德化知县、福清县同知;其同胞兄弟赵睿雍有文名,著有《悔木山房诗文稿》8卷4册。清同治初年,又有一支赵氏宗室,为避兵燹举家迁东阳降祥头。其祖为赵世将,金破汴京,随高宗南渡,敕赐地于永康(今浙江永康县)。这支赵氏家族迁东阳后,使赵氏成为东阳十大姓之首。(沈明光:《东阳家诺资料琐论》,载《谱牒学研究》第3辑)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东阳

内容

宋代皇族的一支。
  赵公藻为赵匡胤之弟赵廷美之后。因太宗生于浚仪(今河南开封),以“浚仪”为郡望。廷美以宗室之亲封“魏王赵公藻因家于洛阳,幸免于“靖康”之难,随高宗南渡,赐公藻第宅于东阳南关。其后赵与暹、赵与调、赵与淮、赵若恢叔侄,一科四进士,家族始显。赵若恢将其家族迁城内。其孙赵希德迁东阳巍山。至明代成为东阳四大姓之一(另外三姓为卢、张、吴)。赵贤意,官绵州兵备道;赵忠浩,山海关抗后金守将;赵祖鹏,进士,官翰林编修;赵明锋,进士,官光禄寺卿。至清为东阳十大姓之一(另外九姓为李、吴、王、陈、张、金、马、杜、卢)。赵睿荣,进士,任福建德化知县、福清县同知;其同胞兄弟赵睿雍有文名,著有《悔木山房诗文稿》8卷4册。清同治初年,又有一支赵氏宗室,为避兵燹举家迁东阳降祥头。其祖为赵世将,金破汴京,随高宗南渡,敕赐地于永康(今浙江永康县)。这支赵氏家族迁东阳后,使赵氏成为东阳十大姓之首。(沈明光:《东阳家诺资料琐论》,载《谱牒学研究》第3辑)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