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皇族的一支。
赵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赵允让五世孙。父亲赵不陋,官至武翼郎,从高宗赵构南下,听说明州多名儒,遂徙居焉。
赵善湘以恩补保义郎、监潭州南岳庙,转忠翊郎,又转忠训郎。庆元二年(1196)举进士,以近属转秉义郎,换承事郎。五年(1199),知余姚县。嘉定元年(1208),以招茶寇有功,为提辖文思院。出判无为军兼淮西转运判官、淮酉提点刑狱。四年(1211),改知常州。八年(1215),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十年(1217),知湖州。十一年(1218),迁知大宗正丞兼权户部郎官,改知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兼准西提举常平,兼知无为军。晋直徽阁,主管淮南制置司公事,兼知庐州,兼本路安抚,仍兼转运判官、提举常平。十三年(1220),晋直宝文阁,因平固始寇有功,赐金带。十四年(1221),晋直图阁,知镇江府。十七年(1224),拜大理少卿,晋右文殿修撰,知镇江府,封祥符县男,赐食邑。宝庆二年(1226),晋集英殿修撰,拜大理卿兼权刑部侍郎,晋宝章阁待制、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绍定元年(1228),因创建防江军、宁淮军及平定楚州叛寇刘庆福等有功,晋龙图阁待制,兼江东转运副使。三年(1230),晋焕章阁直学士。
四年(1231),与赵葵、赵范兄弟,平定李全等人叛乱,因功升兵部尚书。淳祐二年(1242),晋观文殿学士,守本官致仕,后卒。赠少师,赙赠加等。著有《周易约说》8卷、《周易或问》4卷、《周易续问》8卷、《周易指要》4卷、《学易补过》6卷、《洪范统论》1卷、《中庸约说》1卷、《大学解》10卷、《论语大意》10卷、《孟子解》14卷、《老子解》10卷、《春秋三传通议》30卷、诗词杂著35卷。
赵善湘有子四人:赵汝榛、赵汝棒、赵汝榗、赵汝楳。其中,赵汝楳,为丞相史弥远女婿。有孙10余人。(《宋史》卷413《赵善湘传》,《宋史》卷230《宗室世系表》,宝庆《会稽续志》卷2,宝庆《四明志》卷10,成化《重修毗陵志》卷11,嘉靖《浙江通志》卷43,景定《建康志》卷14,万历《淮安府志》卷22,咸淳《毗陵志》卷8,至顺《镇江志》卷15,《金陵新志》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