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2137 |
颗粒名称: | 20.蔡州(今河南新蔡)赵德〓家族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2 |
页码: | 279-280 |
摘要: | 唐至五代时军功世家。赵德〓,初为秦宗权的右将,因讨伐黄巢有功,而授申州刺史。光启初年,秦宗权割据蔡州,命赵德诬攻取襄阳,并为襄州节度使。后朱全忠攻蔡州,秦宗权屡败,赵德诬乃以山南东道七州降,并与朱全忠同讨宗权。当时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赵德〓为副使,加忠义军节度使。蔡州平,以功累加官爵,封淮安郡王。其子赵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赵德〓死后,赵匡凝即为襄州节度使。在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后赵匡凝为荆襄节度使,其弟赵匡明为荆南留后。当时藩镇割据,不复奉朝廷,唯独赵匡凝、赵匡明兄弟贡赋不绝。朱全忠弑唐昭宗,将谋代唐,害怕匡凝兄弟不从,便遣使告之,赵匡凝对使者哭着说’“受唐恩深,不敢妄有它志!”朱全忠大怒,派兵前去攻打,赵匡凝兵败,逃至金陵,后卒于淮南。其弟赵匡明,字赞尧,也以父贵,为江陵府文学。后以军功历肃、峡二州刺史。其兄赵匡凝兵败后,他便举族奔蜀,王建待以宾客。及王建称帝后,他被任为大理卿、工部尚书。后卒于蜀。子孙后居成都。(《新唐书》卷186《赵德谨传》,《旧五代史》卷17《赵匡凝传》,《新五代史》卷41《赵匡凝传》,《永乐大典》卷16991) |
关键词: | 赵氏 家族 剑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