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邳(今江苏睢宁)赵伦之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130
颗粒名称: 13.下邳(今江苏睢宁)赵伦之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页码: 275-276
摘要: 南北朝隋唐时官宦世家。相传为汉丞相赵周之后。赵伦之祖父赵彪,字世范,官至治书侍御史。父亲赵裔,字彦胄,东晋平原太守。赵伦之字幼成,南朝宋武帝刘裕起兵时,以军功被封为闻中县五等侯,累迁雍州刺史。武帝北伐,赵伦之又因有功,被封霄城县侯、安北将军,镇守襄阳。少帝刘义符即位后,拜其为护军。元嘉三年(426),拜镇军将军,不久,又迁为左光禄大夫、领军将军。两年后卒。赵伦之的姐姐赵安宗,于东晋升平四年(360)嫁刘靖,兴宁元年(363)生刘裕,即宋武帝。赵伦之的儿子赵伯符,字润远,少好弓马。赵伦之镇守襄阳时,他为竟陵太守。后为宁远将军,领兵居宫城北,负责宫城的治安。宋文帝即位,累迁徐、兖二州刺史。元嘉十八年(441),为领军将军。二十一年(444),转为豫州刺史,第二年,又被任为护军将军,封为丹阳尹。其子赵倩,娶宋文帝第四女海监公主,后因公主与人私通,文帝下诏离婚,并杀死公主的私生子蒋美人,赵伯符“惭惧发病卒",谥曰“肃”。赵伦之七世孙赵绰,在唐朝武德年间,以战功官至右领军卫将军。赵绰的儿子赵进,官至屯田郎中、魏州刺史;赵环,娶高祖女长乐公主,历迁左千牛卫将军;其女为中宗后妃,追册为和思皇后。(《南史》卷18《赵伦之传》,《宋书》卷46《赵伦之传》,《宋书》卷41《后妃传》,《旧唐书》卷51《后妃传》,《嘉定赤城志》卷8,《幾辅通志》卷25,《元和姓纂》卷7)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隋唐

内容

南北朝隋唐时官宦世家。
  相传为汉丞相赵周之后。赵伦之祖父赵彪,字世范,官至治书侍御史。父亲赵裔,字彦胄,东晋平原太守。赵伦之字幼成,南朝宋武帝刘裕起兵时,以军功被封为闻中县五等侯,累迁雍州刺史。武帝北伐,赵伦之又因有功,被封霄城县侯、安北将军,镇守襄阳。少帝刘义符即位后,拜其为护军。元嘉三年(426),拜镇军将军,不久,又迁为左光禄大夫、领军将军。两年后卒。赵伦之的姐姐赵安宗,于东晋升平四年(360)嫁刘靖,兴宁元年(363)生刘裕,即宋武帝。
  赵伦之的儿子赵伯符,字润远,少好弓马。赵伦之镇守襄阳时,他为竟陵太守。后为宁远将军,领兵居宫城北,负责宫城的治安。宋文帝即位,累迁徐、兖二州刺史。元嘉十八年(441),为领军将军。二十一年(444),转为豫州刺史,第二年,又被任为护军将军,封为丹阳尹。其子赵倩,娶宋文帝第四女海监公主,后因公主与人私通,文帝下诏离婚,并杀死公主的私生子蒋美人,赵伯符“惭惧发病卒",谥曰“肃”。
  赵伦之七世孙赵绰,在唐朝武德年间,以战功官至右领军卫将军。赵绰的儿子赵进,官至屯田郎中、魏州刺史;赵环,娶高祖女长乐公主,历迁左千牛卫将军;其女为中宗后妃,追册为和思皇后。(《南史》卷18《赵伦之传》,《宋书》卷46《赵伦之传》,《宋书》卷41《后妃传》,《旧唐书》卷51《后妃传》,《嘉定赤城志》卷8,《幾辅通志》卷25,《元和姓纂》卷7)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