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赵胡之墓揭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057
颗粒名称: 三、赵胡之墓揭秘
分类号: K820.9
页数: 8
页码: 82-89
摘要: 据文献记载,赵佗“寿逾百岁",逝世时,太子赵始已故,乃传位给孙子赵胡。建元六年,闽越王郢派兵攻打南越边邑,赵胡并没有马上派兵反击,而是利用外交手段,请汉朝出兵。汉武帝很赞赏赵胡的忠义,能够恪守职责和遵守盟约,就派遣大军南下前往讨伐闽越。汉军还没有越过阳山岭,闽越王的弟弟馀善就杀了郢来投降。于是汉军就停止讨伐的行动。而赵胡的王陵却在无意中被世人发现,从而使这个赵氏家族向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广州市考古队闻讯赶到现场,一名瘦高的队员顺着石缝勇敢地滑下了墓室。赵胡身穿丝缕玉衣躺在主棺室的正中部,四周放满了大量随藏物品。
关键词: 家族 赵氏 揭秘

内容

据文献记载,赵佗“寿逾百岁",逝世时,太子赵始已故,乃传位给孙子赵胡。
  建元六年(前135),闽越王郢派兵攻打南越边邑,赵胡并没有马上派兵反击,而是利用外交手段,请汉朝出兵。他在奏书上说:“南越和闽越都是中国的藩臣,不应该自派军队攻击。现在闽越派军队侵略臣,臣却不敢派军队去攻打他们,祈求天子下诏处理。”汉武帝很赞赏赵胡的忠义,能够恪守职责和遵守盟约,就派遣大军南下前往讨伐闽越。汉军还没有越过阳山岭,闽越王的弟弟馀善就杀了郢来投降。于是汉军就停止讨伐的行动。
  汉武帝派庄助把汉军讨伐闽越的经过告诉赵胡。赵胡感动地说:“天子竟然为臣遣军队去讨伐闽越,臣就是死了也没有办法报答这一大恩德。"并决定派遣他的儿子赵婴齐到长安去当宿卫。又对庄助说:"敝国刚被外敌侵略,请您先回去,我随后就去晋谒天子。”庄助离开以后,赵胡的大臣们劝谏说:“汉朝派军队去讨伐闽越王郢,也是以行动对我们的警告。况且先王从前说过,侍奉汉天子,希望不失礼就可以,最重要是不可以听了天子的好话就去晋谒,一旦去晋谒回不来,那可就糟了。”赵胡认为有道理,就藉口生病,终于没有去晋见。十几年后,赵胡真的因患重病而死,谥号为“文王”。①文献有关赵胡的记载并不多,但后来发现的赵胡陵墓,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物资料。
  前文说到,人们对赵佗的陵墓,找寻了一千多年,至今仍没有找到。而赵胡的王陵却在无意中被世人发现,从而使这个赵氏家族向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今广州市区北部,有一座海拔49. 7米的小山,山势南北长东西窄,形如卧象,故得名象岗。象岗原与越秀山相连,是越秀山最西边的一个小山岗。这座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小山岗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元明时,这一带古树参天,野花遍地,牧笛嚎亮,樵歌悠扬,是一处野味十足的名胜,曾招来不少厌烦都市生活的观光客。“象岭樵歌”还有幸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也就是在明代,由于扩展广州城、大开北门的缘故,象岗与越秀山被拦腰切断,成为一座孤零零的小山。清代在象岗山顶建有城防炮台——巩极炮台,与其北面和东北面的保极、永宁、耆定三炮台共同构成广州城北的坚强防线。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象岗被划为军事禁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的荣耀并不能长久地留在现代人的记忆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象岗的名字失去了往昔的魅力,几乎被人们忘掉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广州这个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繁华都市,地皮紧张、价位暴涨。象岗山一带正是广州最繁闹的地区之一,它的北面是大宾馆、大酒店、民航和车站(火车站和汽车总站)集中分布的地区,东西两面是游人如织的越秀山公园和流花公园,车水马龙的解放北路和东风路繁华无比,沿路商肆鳞次栉比,几无方寸空闲之地。1980年底,广东省基建处不惜巨资,在象岗顶挖山平土,历时3年,把山岗削低了 17米,平整出一块约5000平方米的地皮,计划在此建造4幢高层公寓楼。1983年6月9日,当北面的第一幢楼动工开挖地基时,揭露出了一些大石板(即墓的顶盖板),石板与石板之间裂缝下面,空洞洞的,一片漆黑。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终于醒来了,它睁开了眼,疑惑地注视着20世纪80年代人世间的巨变。
  广州市考古队闻讯赶到现场,一名瘦高的队员顺着石缝勇敢地滑下了墓室。“千万注意安全。闻到不同气味或听到异响,迅速往上撤。”同伴关心地叮嘱着。事后,这位第一个下到墓室探险的考古队员,写了一篇题为《象岗探秘一广州南越王墓发掘散记》的回忆文章,生动地叙述了这次冒险活动的经过:我小心地选好落脚的地方,抬头一望,墓顶石块多数已经断裂,不少落入墓室,四壁石块也有变化,使这个幽暗的冥官更显得阴森可怕,但我还来不及惊慌,便被眼菌景象吸引住了。墓顶和前室四壁都有朱墨绘的卷云图案,可见古墓是富丽堂皇的。前室两侧是东西耳室,有过道相通。我轻步跨入东耳室,映入眼帘的珍宝简直不可胜数:那斑驳陆离的大铜壶、铜缸倒卧在室中,一件件大铜提筒、铜鲂等排列有序地放在一起,一排整整齐齐的铜编钟在电筒光辉映下泛着绿光,彩绘漆钟架仍存。仿佛墓主刚刚离去,那悠扬的古钟声,依稀还在墓中回旋激荡。以过去发掘过的塞葬经验来看,我初步判断还没有人进入过此墓——墓葬没有被盗,这是一座千载难逢保存完整的大墓。面对着许多宝藏,我疑似自己在梦幻中。想不到自己成了这座封闭了 2000余年的神秘古慕的第一个探索者。我想起《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发现财宝时的神态,而现在,我连“芝麻、芝麻,开门吧!”这句咒语都来不及说,就置身于一堆古代宝藏中。墓顶多次传来问话,探询弛下的情景,我却惊愕得一时忘记了回答,兴奋、惊奇交织在一起,使我忘记了置身于一个随时都可能发生险情的古墓中。
  老麦和小陈等见下面没有动静,又着急地连连发问:“下面的情况怎么样?有什么随葬品吗?”“有,有许多文物。”我回答着,发现自己的音调有些异常。后室有一道石门,关得紧紧的。我想从门缝中窥看后室,里面却非常黑,一切都看不见。
  老麦在上面要我带一二件文物来鉴定,我小心取下了一个铜编钟、一件大玉璧,记下了它们的位置。就这样,我在墓下停了约10分钟。同伴们七手八脚,把我从石缝中拉了上来。我还来不及擦掉身上的泥水,就激动地向老麦等汇报:“墓室没有被盗,下面有许多珍宝……”墓道、前室及东、西耳室发掘结束后,出土了许多精美的文物,令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但他们心里明白,重头戏还在后边,全墓的中心——主棺室还被双扇石门紧紧关闭着,依然重复着千余年来同样的日日夜夜。他们尝试移开门前的一段石门槛,用力推石门,石门安然不动。又在门下用液压千斤顶,也未能移动分毫。于是,他们只好用挖地道的方法,从石门底下向里挖了一段仅容一人的小坑道,然后派人进去探明情况。《象岗探秘》一文继续写道:我们仰躺在坑道中,两手攀扶着石门底,双腿蹬地,像《封神榜》里土行孙一样从地下道遁入室内。
  主室内一团漆黑,宁静得令人心惊。我们拧亮手电筒,像幽灵般爬起身。手电在幽暗的墓室失去了原来的光亮,变得十分黯淡,似萤火虫光一样。使这冥冥的地宫,在微弱的光柱下更加神秘莫测。室内跌落了不少垫石,使本来就不很大的主室更显得狭窄,一种幽禁感觉涌上心头,四壁像在向我们压了过来。这封闭了2000余年的主室,充满了潮湿腐朽的气味。阵阵阴风徐徐飘来,扑在我们身上,顿觉一阵阴冷,不寒而栗。我们倒吸了一口冷气,定了定神,才轻步进入室内。墓主的棺椁已经腐朽,6个安在外椁的大铜兽首衔环却仍然完好,东倒西歪躺在地下,双眼圆瞪,张牙露齿,在灯光的映照下,泛出道道令人心寒的绿光,恶很狠地盯着2000年后从地下冒出的三个不速之客。在棺椁位置内,我们发现了许多玉器,还有宝剑箭镞等,室东邻还有一座大型屏风的铜构件。而更多的器物,还掩盖在泥土和石块下,等待重见天日。①后来在清理主棺室时,在基主的腰下发现了一枚明净铮亮、金光闪闪的龙钮金印,印文是“文帝行玺”。这时人们才明白,墓主原来就是南越国的第二代国王——赵胡。
  赵胡陵墓的发现,不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金器、银器、铜器、玉器、丝绢、玻璃、象牙等奇珍异宝,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还使我们看到了赵胡生前的生活情况。因为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在冥冥世界中仍能像活人一样生活,因此,把生前的一切统统搬入地下……赵胡身穿丝缕玉衣躺在主棺室的正中部,四周放满了大量随藏物品。
  其东侧室则躺着4位夫人,从随藏的印章和许多精美的随藏品可以断定,她们是南越王宫的嫔妃。
  其西侧室则有7位女性,被直接放置在铺地木板上。经鉴定,其中6名为青、壮年女性,其生前身份可能是赵胡的奴仆或贴身内侍,另一名是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从其随带着一颗无字小玉印来看,她的身份应为奴仆之首。其后藏室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器物,主要以炊器、储盛器和盥洗器为主,130余件器物中约有30多件内装家禽、家畜和海产品。此外,室内还出土有烧煮食物用的燃料——木炭。以上情况表明,后藏室是储藏食物、放置炊器与储容器的库房。
  其前室则有马车1辆,男性1人,身带铜印1枚,印文为“景巷令印”,说明此人生前曾任南越国的“景巷令”(詹事的属官,职掌王室家事)。
  墓内东耳室随藏品非常丰富。室内整齐地陈放有多套嗣、石、漆木质乐器和多种青铜器,其中酒器甚多。室内近门道处放置1具殉人。从出土物品多为宴乐用具来看,东耳室就是赵胡的宴乐之所,室内的殉人似为敲击钟磬的乐伎(殉人北边分布有铜编钟、石编磬)。不难想象这样的宴乐场面:赵胡生前在大臣的陪伴、美姬的簇拥下,一边饮酒,一边观看美女在音乐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
  墓内西耳室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其中有铜器、铁器、玉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以及金银器、玻璃器、象牙器、皮甲、药材、五色药石等等,应是专门存放各种物品的库房。
  另外,墓道中也埋有殉人,还有漆木车模型、大陶瓮、车饰和仪仗饰等随藏品。
  从以上的介绍,不难看出各个墓室的不同功用及其相互关系。主棺室是墓葬的中心,用来安放墓主的棺椁;东侧室是墓主嫔妃的葬所;西侧室是墓主贴身侍女的“居室后藏室是象征烹制食品的厨房和放置器具的储藏室。东、西侧室和后藏室与主棺室之间均设有木门,可以自由进出。这一结构,实际上是对南越王宫寝殿的模拟。其中主棺室象征着南越王居住的寝殿;东侧室象征着后宫嫔妃的居室;西侧室象征着南越王的贴身女侍或奴仆的聚居之所;后藏室是南越王宫内直接为南越王服务的厨房和储房的模拟。
  前室与主棺室之间有一石门,与各室之间设置的木门含义不同。木门可以开启,以木门相隔的各墓室实际上是相通的;而石门的后边安装有自动顶门器,不能够开启。所以,石门的内外分属两个天地。如果说石门内象征着王宫的生活区,那么,石门外象征的则是王宫生活区的附属建筑。
  前室与东、西耳室以木门相隔相通。前室内置一辆漆木车模型,并殉葬了一名“景巷令”,象征为南越王备车马,供墓主的灵魂出游之用;东耳室是供墓主灵魂宴饮娱乐的场所;西耳室是专门存放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库房。这三室,简单地说,前室象征供南越王专用的车库,东耳室象征歌'舞宴乐厅,西耳室象征仓库。
  前室与墓道之间也设置了一道石门,此门是整座墓的总入口,既象征南越王宫的大门,又担负着防盗的重任,所以门后也安装有自动顶门器。墓门外放有一辆漆木车模型,殉人可能就是车夫;另外还有一些仪仗饰,说明此车是供墓主出行用的。石门口的殉人,可能象征王宫门前的守卫。
  从上述的墓葬情况,可以想见赵胡生前的生活是多么奢侈浮华,赵氏家族在南越的权势和威望是多么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胡墓中竟发现了15具殉人,经体质人类学家鉴定,这些殉人多是被击砸后脑致死的,有的可能是自缢而亡,可见赵氏家族是如何的残酷!人殉,曾是古代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早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存在为氏族首领殉葬的现象(殉人一般是妻妾)。进入商周奴隶社会后,人殉这一残酷的社会现象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在一个贵族大墓中曾发现殉人多达90人。但在秦汉以后,人殉现象逐渐减少。西汉时期,不管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掘都表明,人殉在中原地区基本上被禁止不存在了。而偏居岭南的南越国,却保留着人殉习俗,这说明南越国的赵氏家族是如何的愚昧、野蛮……

附注

① 黄淼章:《象岗探秘——广州南越王墓发掘散记》,《岭南文史》第10辑。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