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宫之难":赵氏的灭族之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043
颗粒名称: 四、“下宫之难":赵氏的灭族之灾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25-28
摘要: 自造父受封,始有赵氏,继奄父助周宣王中兴、赵衰助晋文公创霸业、赵盾独揽晋国朝政十几年,赵氏家族已繁衍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显贵大族。谁知突然飞来一场灭族之祸,赵氏家族成员全部遭杀害,仅剩下一个遗腹子。这一灾祸的发生,首先与赵氏家族的势力日益壮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后不久,赵盾也去世了,其子赵朔继承爵位。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均在朝中执掌大权。公元前587年,景公提拔自己信任的栾书任中军主将,执掌国政,就是要向赵氏家族发难的一个信号。而导致这次灾祸的直接原因,则是赵氐家族的内讧。公元前 586年,赵婴齐与赵朔之妻、晋景公的姐姐庄姬私通,对于这一丑闻,赵同、赵括十分气愤,非要将赵婴齐逐出晋国不可。
关键词: 赵姓 家族 灭族

内容

自造父受封,始有赵氏,继奄父助周宣王中兴、赵衰助晋文公创霸业、赵盾独揽晋国朝政十几年,赵氏家族已繁衍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显贵大族。谁知突然飞来一场灭族之祸,赵氏家族成员全部遭杀害,仅剩下一个遗腹子。
  这一灾祸的发生,首先与赵氏家族的势力日益壮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元前600年,成公卒,景公继位。后不久,赵盾也去世了,其子赵朔继承爵位。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同、赵括、赵婴齐均在朝中执掌大权。特别是在晋景公三年(前597),赵朔为晋国大将率军救郑国,取得大捷,并于这一年娶景公的姐姐庄姬为妻,赵氏家族的地位更如日中天,成为晋国的望族。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卿族势力,晋景公接受尾大不掉的古训,决定向赵氏家族发难。公元前587年,景公提拔自己信任的栾书任中军主将,执掌国政,就是要向赵氏家族发难的一个信号。
  而导致这次灾祸的直接原因,则是赵氐家族的内讧。公元前586年,赵婴齐与赵朔之妻、晋景公的姐姐庄姬私通,对于这一丑闻,赵同、赵括十分气愤,非要将赵婴齐逐出晋国不可。赵婴齐看到晋公室对赵氏的意见已经很大,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便对其兄赵同、赵括说:“由于我在晋国,栾氏等贵族才不敢发难,我若离开了晋国,赵氏必然会遭祸患。我今后保证不再与庄姬发生关系,请不要赶我走!”赵同、赵括因为不满赵婴齐与公室的勾结, 最后还是把他赶走了。
  庄姬因为赵婴齐被逼出走,便向她的弟弟晋景公进谗言说:“赵同、赵括兄弟俩要作乱。”于是,晋景公便和掌管全国刑狱、纠察之事的司寇屠岸贾谋划诛灭赵氏。他们以灵公被赵氏家族所杀为借口,声称赵氏将阴谋叛乱,要对赵氏进行诛族的惩罚。向与赵氏家族关系密切的晋军元帅韩厥,出面为赵氏说好话,认为晋灵公被杀时,赵盾已逃亡到国境边上,先君晋成公时以为无罪,故未追究,说明赵盾无罪。现在要杀害他们的后代,是违背先君的意志。罔杀无罪,这样做是犯上作乱。但屠岸贾则说,朝廷大事记都写着“赵盾弑其君”,赵盾自然有罪。
  韩厥见无力挽救赵氏家族灭亡的命运,便暗中告知赵朔,要其率族逃难。赵朔不肯走,只是对韩厥说:“你一定不要让我赵家断绝后代,那样我也就死而无恨了。” 不久,一场灭族之灾就降落在赵氏家族的头上。屠岸贾没有清示晋景公,就与诸将率兵攻进赵氏居所下宫,杀死赵朔、赵同、 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氏家族被难之时,赵朔的妻子庄姬已怀孕在身,闻知有变,便逃入景公宫中去避难。赵朔门下有两个心腹之人,一个叫公孙杵臼,一个叫程婴。赵氏遇难之时,公孙杵臼问程婴:“你为什么不和赵氏一起殉难?”程婴回答道:“赵朔的妻子有遗腹子, 若幸而生个男孩,我就把他抚养成人;假使生的是女孩儿,我再去死也不晚。” 过了不久,庄姬生下个男孩。屠岸贾听到消息,便带兵来到宫中搜查。庄姬急中生智,将孩子用布裹起.,藏到她的裙子里,她祷告说:“如果赵氏该绝后,你就哭;假使赵宗不该灭,你就别出声。”及至屠岸贾来到宫中搜查,小孩居然一声没响,侥幸掩饰过去,未被发觉。
  程婴和公孙杵臼担心屠岸贾再去搜查,便商量解救办法。公孙杵臼问道:“扶助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和从赵氏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赴难而死容易,立孤更难。”公孙杵臼对程婴说:“赵氏对你的恩泽深厚,你就勉为其难,我从其易,先赴难而死吧。”两人运筹已定,便从民家取来一个婴儿,穿上锦绣衣服,伪装成赵氏孤儿,由公孙杵臼抱着藏在首阳山中。程婴则装作惧怕株连、贪图赏赐的样子,向屠岸贾告发赵氏孤儿的下落。屠岸贾带兵到山中找到了公孙杵臼和婴儿,一齐杀死。正当屠岸贾离开都城的时候,程婴带着真的赵氏孤儿,隐居到盂山(今山西盂县县北)中去了。
  程婴这一藏就是15年。在这深山老林里,与鸟兽为伴,又当爹又当娘,忍饥挨饿,风风雨雨,将一嗷嗷待哺的婴儿抚养成一个英俊少年。他给孩子起名为赵武,教导孩子为家族的复兴而努力。后人为了纪念程婴这位赵氏的大恩人,将盂山改为藏山。
  景公十七年(前583),晋景公忽患大病,久医不愈,于是请卜者卜之。韩厥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串通卜者。卜者原与赵朔为旧友,也有意为之,于是在景公面前卜了一卦,说“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并解释说,大业在晋的后裔因冤狱未申,其阴魂不散, 致使景公患疾;只要为受辱的鬼魂申了冤,其病就不治而愈。大业之后,有秦、赵两姓,在晋国只有赵姓。卜者的意思非常明白, 即要恢复赵姓的采邑与爵位。
  晋景公听了卜者的话,信以为真,便召来韩厥问道:“赵氏还有后人吗?”韩厥把公孙杵臼和程婴藏赵氏孤儿之事告诉了景公。因此景公召回了赵武、程婴,让赵武仍承袭赵朔的爵位和田产。 后来,赵武在韩厥等人的支持下,杀了屠岸贾,并“灭其族”。 晋平公十二年(前546),赵武被任为正卿,赵氏又重新掌管了国家军政大事。
  当赵武成家出嗣之后,程婴便对赵武说:“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你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孟宣与公孙杵臼。”赵武哭着请求程婴不要离己而去,程婴坚定地说:“不可!他们以为我能成事,故先我而死。今我不去告慰,他们还会以为我的事没有办成。”说罢自尽。为感激程婴扶赵氏之功,赵武为之服齐衰三年,并每年春秋两季,祭祀一次,世世不绝。据《史记•赵世家•正义》记载:直至唐宋之际,“河东(今山西省永安县)赵氏祠先人,犹别舒一座祭二士矣”。所祭二士,即程婴与杵臼二人。
  元朝人纪君祥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了一部悲壮动人的历史剧《赵氏孤儿》(原《赵氏孤儿大报仇》),这出剧搬上舞台后,因其故事曲折,情节动人,不但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成为长演不衰的剧目,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产生了影响。早在18世纪,它就流传到欧洲,被翻译为英、俄、德、法等文字。法国的大作家伏尔泰,还把它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后,引起轰动。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