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庄大田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976
颗粒名称: 8.庄大田起义
分类号: K249.305
页数: 1
页码: 431
摘要: 又端公,名龙池,一字重斋,序三。公长兄侍波公由举人议叙知县,公由康生议叙,历任建宁府学、凤山县学训导,旧谱误指为捐职。公之调任凤山也,值逆匪林爽文之变。有庄大田者,凤山县盗魁也,乘乱起,与爽文合,以十二月十三日陷凤山,邑令杨大奎死之。公先期出城招募义兵,得二百入,鸣鼓直犯贼营。贼拥公见首逆,逆素闻公重名,不敢加害,谓此无与学官事,劝公速归。公虽归,念城垣巳破,闽省援兵三路渡海至,皆观望不进,乃慷慨欷歔,投袂而起,帅二百人前往。贼众虑其首,仍释之也,谋先杀公以闻,而公竟遇害矣,时乾隆丁未年正月十九日巳时。福州《颍川陈氏族谱》卷四,陈为涵撰“又端公殉难始末”
关键词: 古代史 历史事件 庄大田起义

内容

又端公,名龙池,一字重斋,序三。公长兄侍波公由举人议叙知县,公由康生议叙,历任建宁府学、凤山县学训导,旧谱误指为捐职。公之调任凤山也,值逆匪林爽文之变。林故彰化县大理杙人,恃其所居地险族繁,谋为不轨,以乾隆丙午年十一月起事,叠陷彰化、诸罗县治。有庄大田者,凤山县盗魁也,乘乱起,与爽文合,以十二月十三日陷凤山,邑令杨大奎死之。公先期出城招募义兵,得二百入,鸣鼓直犯贼营。贼拥公见首逆,逆素闻公重名,不敢加害,谓此无与学官事,劝公速归。公虽归,念城垣巳破,闽省援兵三路渡海至,皆观望不进,乃慷慨欷歔,投袂而起,帅二百人前往。时贼党云集不下数万人,闻公来皆大骇,执公见首逆。公复大骂,逆顾谓公曰,吾极知公忠义,顾我辈举事,实迫不得巳,但当剽刃酷吏胸中,以雪吾忿耳,何敢与公较?公今归无再来。公归乃益愤,谓贼不死,吾何可独生,……卒往陷贼中。贼众虑其首,仍释之也,谋先杀公以闻,而公竟遇害矣,时乾隆丁未年正月十九日巳时。二百人亦骂贼不屈歼焉。……公死于凤邑埤头街,得其尸归葬。……福州《颍川陈氏族谱》卷四,陈为涵撰“又端公殉难始末”

知识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考究有些姓氏在台湾的开基年代时,不应忘记他们先辈的足迹来到此地的时间,不知还要早多少年!早期的开拓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带眷属,单入匹马,于荆棘丛莽中苦斗一生。这种情况,直至清初康、雍时代,犹甚普遍。从族谱看,移民携眷同往或在台婚娶者,在康、雍之前,占的比例很小,因而又形成这么一种情况: 被认定为某姓之开基祖者,跟他同时甚至更早往台者,还有很多。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