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1974 |
颗粒名称: | 6.清初迁界惨况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5 |
页码: | 426-430 |
摘要: | 自洪泰公开基岑山,……迨至大清顺治庚子十七年,兵燹, 迁都,门庭鞠为茂草,堂阶尽属秽芜,父子兄弟,流离失所,族谱一尽失落。至康熙壬戌廿一年,复归故土。《温陵浔海施氏大宗族谱》“遵元公藏谱志”耽王之变,甲寅三月也,海上交乱,千戈三年,边境居民, 暴掠不堪。又一年康熙十九年辛酉,上谕回籍。同上迨顺治辛丑,滨海遭迁,吾家是以星散四方,不得相保。同上孺人陈氏,实甫公弃世时,子当九岁,际播迁之日,厥居折毁,荒村灶冷。顺治辛丑,海寇侵入,銮之城毁焉。(康熙)十四年乙卯,始复界,族人复鸠集铜山,止略过半。 |
关键词: | 族谱 施琅 家族 |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考究有些姓氏在台湾的开基年代时,不应忘记他们先辈的足迹来到此地的时间,不知还要早多少年!早期的开拓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带眷属,单入匹马,于荆棘丛莽中苦斗一生。这种情况,直至清初康、雍时代,犹甚普遍。从族谱看,移民携眷同往或在台婚娶者,在康、雍之前,占的比例很小,因而又形成这么一种情况: 被认定为某姓之开基祖者,跟他同时甚至更早往台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