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郑氏部属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970
颗粒名称: 4.郑氏部属传略
分类号: K820.9
页数: 8
页码: 410-417
摘要: 李启轩、李仕荣十世西园公,传有兄弟二人,但长次不知。启轩公其所出也,生庚莫考,卒于六月初十日。妈氏不知,卒于二月十二日, 葬西宅石坡厝内,……因子启轩为明朝沿扰都司,经受诰封。公为明朝沿扰都司,后归郑国姓,郑因改名郑祥。如从四,疑有兄弟,但无可考。妈陈氏,卒于五月十八日。启轩公有胞弟名卯,但不知所终,葬处忌辰亦不知。传有三女,一名惜金,聘于下店苏氏, 未嫁,自缢夭没,但不知是第几女。启轩公之子传饥死厦门,启轩一派至此绝祀。厝后所称墓埕,即启轩公佳城。据我们分析,这与李启轩任郑成功重要部将有密切关系。公出迎,一人幞头绯衣,状貌魁奇,遂相携以入。则必峙,乃刍粮,筑其版,幹为守御之具,今皆无之。
关键词: 族谱 郑成功 家族

内容

李启轩、李仕荣十世西园公,传有兄弟二人,但长次不知。启轩公其所出也,生庚莫考,卒于六月初十日。妈氏不知,卒于二月十二日, 葬西宅石坡厝内,……因子启轩为明朝沿扰都司,经受诰封。
  十一世启轩公,传即西园公之子。公为明朝沿扰都司,后归郑国姓,郑因改名郑祥。乳名曰四,或曰示。如从四,疑有兄弟,但无可考。旧谱无存,政绩莫考。传归郑时,为七十二阵 〔镇〕总都督,后因困海澄沉亡,卒于七月廿四日(按:卒日与上述不同)。妈陈氏,卒于五月十八日。生子一人,名字不知。
  (女)二人,长名险,适漳州后尾陈罔命,罔命子天赐,次女命酉,适西山郭氏,名子罕,子再查。启轩公有胞弟名卯,但不知所终,葬处忌辰亦不知。传有三女,一名惜金,聘于下店苏氏, 未嫁,自缢夭没,但不知是第几女。
  启轩公之子传饥死厦门,启轩一派至此绝祀。厝后所称墓埕,即启轩公佳城。
  附:锦堂乡予中亦《双溪地志》有关李启轩的记载:若考启轩公之雄略,在当时也,故如桓纠之才,助勤王而振族。隆武年间,受五军都督职,荡平海内。至永历年间,延平王郑国姓授以护驾左监,管七十二镇。进攻金陵, 身殉国难,而贾勇登先,奋不顾身者也。
  按:七十二镇系1654年设立,围攻海澄系1652年,故启轩必殉难于南京无疑,《双溪地志》所记是实。
  十四世仕荣公,力重五百斤,江尘四起,踞寨劫戮。至郑氏遁台,清兵剿我下平寨,乃□□左右十八入,乘夜逃避黄巢寺。 僧密报清兵环捉,荣察僧邑有变,嘱左右杀僧,逃遁于清,复归郑氏充海兵,围困海澄,在城下巡视,被枪打死。……按,该族宇清初颇受迫害,自十一世至十五世被清兵所掳及迁居台湾、广东等地者不少。据我们分析,这与李启轩任郑成功重要部将有密切关系。兹将族谱中此类资料摘录于下。
  (被清兵所掳族人):十二世公保,儿被掳,卖于扬州,长成逃回。兴都,被掳。十三世亥娘,被掳。耦,被掳。十四世酉,被掳。老曾,被掳。
  (往台族人):黄厝分一派往台七老爷庄。
  新厝分一派往台。
  下厝一派往台。
  后厅分一派往台。
  十一世启都,往台。
  十二世兴联,往台。兴肇,往台湾南路赤仔山。陈,往台。 燕,往台。赏,往台。惜,往台。三,往台湾竹户。兴协,往台湾南路七老爷庄。经意,往台湾北路。经慰,往台湾凤山县中庄。经□,往台湾凤山县中庄。兴戌,往凤山中庄。
  十三世乡瑞,名祥,谥兴将。生康熙己卯。公因往台,致殒于台。后骨骸拾归,用骸棺葬在松仔内吕家祖坟。乡贤,名远。 妣洪氏。公挈眷往台,住南路竹仔脚。乡熊,名壮,暨妣洪氏往台,住南路海线顶。戌,挈眷往台,住北路赤山五甲。乡开,往台湾北路。干,往台。酉,往台。凤,往台。孝卿,往台。亥, 往台。从,往台。乡侯,往澎湖。
  十四世鸿义,往台。鸿休,往台。尾,往台。俸,殒于台。 清,往台。
  十五世偶,往台。
  (迁移他省族人):十一世启□,往海坛。巧,往由东辽海港哩顺。
  十二世公宁,往广东惠州甲子所。兴考,在南澳。
  十三世秦,往海丰。三娘,往江西。进,往广东。春却,迁居海邦。乡顺,往广东惠州属香山澳。
  十四世连使,往海南。
  《南安石井双溪李氏族谱》江几郭国祚,字叔兴,号荣庵,南安蓬岛人。泉有江柺子,名几,为海上郑氏党,聚众邵武山中,蔓延衢信,其卒皆裹头露足,登高轻捷如飞,官军莫何。国祚年方二十余,与江右翁韬谋,为闽抚吴留村谕降书牍,越壑逾岩,抵其帐下。江发书怒, 欲杀之。伪总兵高茂方力谏劝降,释之归,而江几尚犹豫未决。 国祚偕韬径造吴公请见,陈江几可抚状,并请擅假书牍罪。吴大喜,立作手札,择有干略者偕行,江几遂率所部七万余人降。国祚让功不居,后改名世耀,应选翘关为千夫长。值台湾未靖,金门总兵陈龙以世耀善习水,简令率甲士结阵扬航,随靖海将军施琅平之,叙功加都督衔,授古北口游击。,圣祖北幸召见,解所御日本贡刀,令世耀跨赤骦以试,大嘉叹,迁参将,擢广东副将, 旋升广东广州总兵,御赐“折冲伟略”匾券。
  南安《蓬岛郭氏家谱•郭国祚传》吴朝植三房十三世祖文林郎、盐运使司、冠带乡宾书念公,讳朝植,印紫公次子,与郑成功举义复明,奉明正朔,众共推为盐运使司。
  公生明天窟乙丑年八月初二日,卒清康熙丙子年十月初十日,享寿七十有二。安人氏陈谥慎端,又妣氏卜讳未〓,谥勤节。公与陈安人合葬晋江三十三都乌垅山保福山。子四。
  泉州《黄龙榜头吴氏家谱》林昌裔十一世昌裔,字曰绵,茂标次子。海上藩前将军。生天启癸亥,卒顺治丁酉八月廿五日。
  晋江《锦江林氏五房宗谱》陈存庵、陈俶孝、陈未堂、陈绿厓存庵公讳播时,字子彦,天然公次子。从海上投诚,荐举才能,授布政司参议。
  俶孝公讳丰姚,字孙祐,子彦公长子。从海上投诚,授山西盂寿营参将,降补江西抚州守御所千总,升湖广沔阳卫守备。
  未堂公讳继芳,字孙在,子羹公长子。从海上投诚,任大定府通判、建昌府通判,署建昌府事,又署临川南丰沪溪南城宁都五县知县事。
  绿崖公讳宝锁,字大莱,小印公长子。隆武丙戌科举入,从海上归诚,授山东青州道佥事,补江南驿传道兼分巡扬州,管扬州龙江西新钞关佥事,升贵州粮驿道参议。著有访集、文集、论史事实,特传载《泉州府志》。
  泉州《鲁陈公谱》陈昌言昌言,字帝俞,号熙堂。庠生。永历己丑年国姓兴师莅铜, 命地方官陈名登考取,嗣委监纪。甲寅年世藩委任揭阳教授。
  东山《铜山南屿陈氏族谱》王廷院八世祖讳廷院,字翰伯。文庠生。康熙甲寅年,吴三桂据云南叛,称帝于衡州府,国号大周;福建南靖王烦亦叛。时明臣郑经踞台湾,起兵应于漳、泉,公与侄一江聚数百人投其麾下,授骑都尉,隶虎卫之职,自成一军。至丙辰年,公拒兵于兴化,国朝大兵至,兵溃,投乌龙江而死,寿四十岁。
  诏安《秀篆王氏族谱》谢昌岳通议大夫昌岳,后改名维,字绳腾,号摩诘,班最公长子。
  (按:昌岳属该族十三世,绳行)生灵慧极,为秋溪公所器。长而气岸自贵,无承色伛趋之行,识高才敏,遇事有断制,及强仕服政,犹为卓卓过人?读蓝湖李先生所为传略,得其概焉。生万历戊午十二月初六,卒康熙壬戌二月十八,寿周甲又五。娶三都肖氏,男迈英、揆英,女适同安十三都杨家。侧室肖氏,生男知翔,临冠而殁。公以康熙癸巳正月初六葬安溪湖头乡来苏里白土名林贵山,俗呼鹭鶿打潭;妈合次妇张氏瓦棺迁葬本都下房店后。
  蓝湖李日升曰:通义大夫维,邑垣广生,班最公家子。方太夫入之娠,先生而将娩也,里有山曰邱岩,高耸凌云,太翁时坐厅事,如梦似觉,见有持刺前曰:邱岩来拜。公出迎,一人幞头绯衣,状貌魁奇,遂相携以入。觉而先生诞,因命小名曰岩。五岁就学,更今名。班最公于先生所读书,书字于上曰,维岳降神,维国之翰。盖期之也。幼聪敏过人,读书成诵,即终身不忘。长于史学,素怀班定远之风。侍太翁太夫入左右,竟日不倦,维所意授,无不如志,间有指遣,不惮劳勚躬之,不以及诸弟,诸弟亦惟先生言是信,无有疆畛。年及壮,值明祚将移,于思明州获见国姓大将军,遂投笔以从,授主工官,久不调升。及大将军取东都,既定邑置郡,再逾月,南社群沸,一方骚动,都为不宁。大将军集诸文武议计,众嘿不知所出,先生从鹓班,私语僚友曰:此胡足恤。大将军闻之,趣前曰;汝何言之易欤?请详陈所以。先生曰,若果叛我?则必峙,乃刍粮,筑其版,幹为守御之具,今皆无之。其蠢然以动也,必土官驭之不得其道,请先发一檄,晓谕朝廷无他意,予兵三百人,某请往如南社,更为改置土官,申立条约,愿以三日奏平。大将军曰:即草檄来,勿少缓。先生请纸笔,一挥立就,进览,擢为工官给事中,领兵三百,指日前行,如所策以报。大将军叹曰:吾无知入之明,有谢某之才与学,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之。爰赏赍有加。自是而后, 凡事资以定画,历职至居守工官,即古大司空职。谦卑自牧,不以贤知先人,尤厚于桑梓,内而宗族,外而乡邻,莫不周全保护。永之南有周姓者,族众盛强,祖宇之西,溪流出焉,旧植樟树,以补其隙,高大茂密。督造某奉命斩伐备军工料,周族环树抗伐。督造声其罪,回禀大将军,将处以逆命。先生以孝思,力为之解,得免于难。今其树犹存,周之子孙,爱如甘棠,不忘先生德也。旧谱载:先生诗书素蕴,心性真诚,识时知变,指陈当世,得其机宜,默荫宗闾,厥功匪浅,可谓约而尽矣。先生字绳腾,号摩诘,先时状元讳孟公后也。
  永春《桃海魁斗谢氏族谱》谢茂才茂才讳揆英,字韬,号端百,摩诘公次子。少有志操,熟纲鉴、左氏传,生平作用,皆取材于是。……生崇祯甲申,卒康熙壬寅,葬本乡官埔。
  婿李亨谦曰:端百先生,吾外舅也。……先生甫冠,以才能应吏官荐,出宰长汀。时有刘总戎者,握重兵镇汀郡,权势赫焰,蹂躏疆宇,文庙庭员果正熟,兵士裸而就食树上,喧嚷无忌,司铎莫敢言。先生到任未迎旬,不敢安多征役徒,捕至不问,重处阶下,已而讯实,为兵复移送刘镇,必加责革,由是兵士敛束,民安其生。其治汀也,以仁爱为主,凡鞠狱反复详辨, 劝解晓告,非甚重情,不予杖笞,民服其明,且怀其惠。遭城陷,百姓保之,昼匿于家,夜护以行,卒传送至海上。古所谓爱民如子,民爱如父者信已,汀邑乘备载其政可考也。世藩稔先生勇敢有材,命管武职,领一军,论功行赏,仍以文衔食二千石, 俸不与恒同。后知天命有属,顺时休隐,寠贫自安。……卒于家,年七十有九。
   同上按:谢茂才之三男芳文,族谱有传,其传赞云:“端百公随摩诘庵侨居东都,望先生于海表,比归魁斗,先生年未逾龀。端百公不乐居乡,移家清溪,依阆湖〓戚李氏。”是以知谢芳文乃出生于台湾,而茂才后来即举家移安溪县矣。

知识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考究有些姓氏在台湾的开基年代时,不应忘记他们先辈的足迹来到此地的时间,不知还要早多少年!早期的开拓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带眷属,单入匹马,于荆棘丛莽中苦斗一生。这种情况,直至清初康、雍时代,犹甚普遍。从族谱看,移民携眷同往或在台婚娶者,在康、雍之前,占的比例很小,因而又形成这么一种情况: 被认定为某姓之开基祖者,跟他同时甚至更早往台者,还有很多。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启轩
相关人物
李仕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